简介:摘要:在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中,“一直”与“从来”等混用的偏误现象大量存在,本文在探讨“从来”是不是否定极项的本体研究的基础上讨论对其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本文通过可接受度判断来研究现代汉语普通话母语者对“从来”在“肯定”“隐性否定”“显性否定”等句法环境下的可接受程度,并以非否定极项“一直”为对照组,通过分析二者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来判断“从来”是不是否定极项,同时本文也分析不同允准语的允准能力强弱。结果显示,“从来”与“一直”在 “显性否定”下无显著差异,接受度都较高;但在“肯定”和”隐性否定”中表现出显著的差异,“一直”的接受度显著高于“从来” 。综合考虑二者在三组条件下的接受程度差异,本文认为“从来”应当被视为否定极项。此外,允准语“只” “ wh……wh”的允准能力较强。
简介:异化作为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理论,在通常意义上,一些学者无论是在批判资本主义非类本质人还是在对现代性的反思中,一被论及,就不由地会联想到呈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种种非人的丑态,其要么被完全否定,寄希望于共产主义的实现;要么被历史地承认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必经阶段,而尚未在这一阶段内作深度发掘。所以,批判异化、对全面的本质的人的展望不是目的,认为异化阶段是通向真正的人的过渡亦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异化并非一无是处,它本身也有积极的、肯定的一面。这种肯定的体现在其条件性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在促进着人们非异化生活意识的觉醒,共产主义运动的自觉,乃至向本质的人生活世界的过渡中提供着条件。
简介:【摘要】荒诞感是君特·格拉斯“但泽三部曲”的突出特色,但荒诞的背后,则是作者对传统、对社会、对历史的反思与质疑,是对一切终极价值和必然性的否定。当然,格拉斯的怀疑和否定最终并不是走向虚无主义,而是显示出了他对人类生存困境、生存意义的思索与探寻。本文就是从格拉斯对上帝存在和超人哲学的怀疑与否定入手,最终发现格拉斯所展现的“西西弗斯”式的生存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