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为了对加速养护引起的普通混凝土抗氯盐渗透能力负效应进行改善,制作了4种掺矿物掺和料混凝土试件.在达到一定的初始强度后,试件被分别放入40,60和80℃水槽中进行加速养护.在28,100,200和300d龄期,根据ASTMC1202试验标准测定了试件的电通量,同时还对部分试件进行了快速氯离子扩散系数和压汞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加速养护会导致普通混凝土的抗氯盐渗透能力线性劣化,而通过掺加矿物掺合料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微观孔隙结构和负效应.对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而言,60℃是获得较优抗氯盐渗透能力的加速养护温度上限.20℃常温条件的预养护对减轻此负效应有利,同时随着测试龄期的增长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不断水化负效应也得以减轻.
简介:根据北京市冬季气温调研,确定室内冻融循环试验周期,分别对7组环氧沥青混凝土试件进行不同次数的冻融循环,通过室内三点弯曲试验得到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环氧沥青混凝土的弯曲劲度模量和断裂能,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环氧沥青混凝土的平面应变断裂韧度.研究结果表明:环氧沥青混凝土弯曲劲度模量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冻融循环次数为30次时,环氧沥青混凝土弯曲劲度模量的冻融损伤量为60%;环氧沥青混凝土断裂能和平面应变断裂韧度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冻融循环为15次时,环氧沥青混凝土断裂能和平面应变断裂韧度达到最小值.
简介:紫外线是导致西藏高原沥青路面早期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实测的紫外线辐射水平,进行了不同掺量的3种纳米级抗紫外线老化剂(TiO2,CeO2和炭黑)的SBR沥青紫外线老化试验.针对老化后的沥青,进行了常规指标(TFOT后的针入度比、软化点)和SHRP指标的评价.针对已老化不同时间(500,1000和1500h)的、掺加0.8%炭黑的沥青,分别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了抗紫外线老化剂的最佳掺量.结果表明,TiO2和CeO2不仅是好的紫外线吸收或屏蔽剂,而且是一种强氧化剂;炭黑是良好的抗紫外线老化剂,其最佳掺量为沥青质量的0.8%;沥青紫外线老化主要发生在老化前期,老化时间越长老化越严重.
简介:为了改善对路面宏观纹理特征的评价,用灰度差异矩阵(GTDM)刻画了沥青路面宏观纹理,并探讨了基于GTDM的特征指标在抗滑性能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数据采集包含37个路面现场测点,涵盖6种类型的沥青路面.基于三维宏观纹理数据的平均断面深度(MPD3)与平均纹理深度(MTD)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指数关系模型的R2为0.962.路面宏观纹理指标与60km/h速度下的摩擦系数(DFT60)之间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一个包含摆式摩擦系数测试仪测试结果(BPN)的非线性模型可以将DFT60与MTD或指标fcon联系起来.与MTD相比较,基于GTDM的fcon作为宏观纹理指标在抗滑性能评价中具有可用性,fcon描述了路面纹理总的高差情况和平均局部高差情况.较高的fcon值有益于提高沥青路面抗滑性能。
简介:为了同时克服超超临界机组机炉协调系统的大范围负荷跟踪和扰动抑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模糊调度、模型预测控制及扩张状态观测器等技术的模糊抗扰动预测控制方法.首先,在非线性度分析和子空间辨识的基础上,建立受控对象的局部状态空间模型.为了增强控制器的扰动抑制性能,采用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未知扰动和模型失配.然后,利用估计出来的扰动,设计基于局部模型的局部预测控制器并通过模糊调度技术将它们结合成模糊预测控制系统以进一步提高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糊抗扰动预测控制器能够在负荷大范围变化时取得较好的跟踪性能,同时对于扰动产生的不良影响具有抑制能力.
简介:应用比较分子力场法(COMFA)研究一系列硝基呋喃铵类化合物对毒性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为进一步药物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和结果:在研究的29个化合物中,用比较分子力场法得到一个COMFA模型,交叉验证系数为q2=0.538,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及合理性,非交叉验证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39,标准偏差SE=2.22,F=46.516;结论:此模型对设计和预测低毒性的硝基呋喃铵类化合物有一定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