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为掌握石岩区域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卫生状况,便于更好地监督管理。方法对2011年对该区域宾馆、旅社、招待所等公共场所公用脸盆、脚盆、毛巾、茶具和浴缸的卫生状况进行了大肠菌群监测。结论石岩区域公共场所总体不错,但还是受污染的一定程度污染。应加强法制宣传力度,改善公共场所卫生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石金钱龟龟甲粉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构建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石金钱龟龟甲粉高、中、低剂量组。小鼠以灌胃的方式给予不同剂量石金钱龟龟甲粉溶液后,分别测定各组脾脏指数、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MTT法测T、B淋巴细胞增殖,ELISA法测脾细胞上清TNF-α和IL-2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石金钱龟龟甲粉各剂量组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鼠脾脏指数,T、B淋巴细胞增殖,提升SOD、CAT、T-AOC水平和降低MDA含量;石金钱龟龟甲粉高剂量组在提高TNF-α含量和IL-2含量方面较显著。结论石金钱龟龟甲粉能有效拮抗环磷酰胺对小鼠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力。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麻醉方法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人参与收治的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患者76例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腰硬联合麻醉。两组患者麻醉准备与手术方法一致。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时间(3.40±0.06)min、优良率97.37%、不良反应发生几率10.52%,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患者,应行腰硬联合麻醉,以缩短麻醉时间,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MPCNL)的临床麻醉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接诊的MPCNL患者77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全麻组(37例)与腰硬联合麻组(40例),其中全麻组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处理,腰硬联合麻组采取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处理。观察记录两组麻醉效果、麻醉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腰硬联合麻组麻醉优良率明显优于全麻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联合麻组麻醉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皆明显低于全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临床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处理,可明显提高麻醉效果,减少麻醉时间,并降低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与传统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确诊为上尿路结石并采用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的患者368例,其中采用传统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172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者196例设为观察组,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一期结石清除率以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2%(180/196),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89%(153/17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期结石清除率为85%(167/196)高于对照组一期结石清除率为76%(131/1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3%(6/196)小于对照组为9%(15/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2.3±20.1)min,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90.6±22.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结石清除率高,手术适应范围广,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患者家庭护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的总结了5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现场讲解并演示的方法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出院指导。结果5例患者均无感染及胆漏的发生。结论加强对T管引流术后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指导,能够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了反复入院造成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