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眼科住院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新模式对于疾病认知度和护理满意度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住院部2020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就诊的72例眼科住院患者,在抽签法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6例/组,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提供健康教育新模式,将两组眼科住院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疾病认知程度优于对照组,体现在观察组的用药知识评分(92.56±3.23)分、疾病知识评分(97.25±0.86)分和康复训练评分(92.63±3.52)分均高于对照组(85.63±5.28)分、(82.63±5.25)分、(72.63±5.25)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22%)高于对照组(83.3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眼科住院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新模式可以更好的提升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度,改善满意度,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在腰椎间盘突出疾病诊断中应用CT、MR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和特异度、敏感度分析。方法:医院于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时段接收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选取41例,均开展CT、MR诊断,临床病理诊断结果是疾病诊断金标准,根据其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MR诊断的准确率为97.56%(40/41)、CT诊断的准确率为82.93%(34/41),比对结果有差异(p<0.05);MR诊断方法的特异度、敏感度均高于CT,但比对无差异(p>0.05)。CT诊断在钙化、椎间盘积气的准确率高于MR,但脊髓变形、椎间盘变形、神经根受压、硬膜囊受压等准确率低于MR,但在钙化、椎间盘积气、脊髓变形以及椎间盘变形等方面两种方法诊断有明显差异(p<0.05),其他无差异(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疾病诊断中,应用MR诊断的安全性明显高于CT诊断,且准确率较高,可对椎管内构造情况清晰显示,利于更好的观察突出腰椎间盘部位和形态。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纵膈病变诊断中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接收的纵膈病变患者中抽取64例为对象,以随机对照为原则,经罗马数字排序法将其分为MRI组(n=32)和CT组(n=32),分别采取参照试验(核磁共振(MRI)检查)和研究试验(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 结果:CT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96.15%、检查准确度为93.75%,MRI组灵敏度为50.00%、特异度为65.38%、检查准确度为62.50%,数据代入统计后显著性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对纵膈病变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对病变类型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有助于医生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健康教育新模式应用于眼科住院患者对于疾病认知度和护理满意度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住院部就诊的72例眼科住院患者,遵循抽签法选择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患者给予健康教育新模式,对两组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和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的疾病认知程度较好,主要体现在观察组的用药知识评分(92.56±3.23)分、疾病知识评分(97.25±0.86)分和康复训练评分(92.63±3.52)分均高于对照组(85.63±5.28)分、(82.63±5.25)分、(72.63±5.25)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97.22%)护理满意度要比对照组(83.33%)护理满意度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新模式应用于眼科住院患者取得的效果更好,能够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度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分析和探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于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了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给予了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0.3±3.4)min高于对照组(42.1±2.7)min,而术中出血量(42.1±5.4)ml、离床时间(1.0±0.7)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5.3±4.2)h、住院时间(3.1±1.3)d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48.4±5.7)ml、(1.5±0.9)d、(19.3±5.1)h、(6.2±1.7)d,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月经恢复时间(31.4±5.1)d、工作恢复时间(24.1±7.2)d、性生活恢复时间(33.0±10.2)d等均早于对照组(35.7±5.6)d、(35.5±8.5)d、(42.3±10.9)d,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和手术指标,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90例,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的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受孕情况、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输卵管再通畅情况、术中出血量、停留尿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停留尿管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都短语对照组,而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术后腹痛消失时间都快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观察组,术后受孕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输卵管再通畅率高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治疗的方式相比,在宫外孕中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方式,具有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安全性高等特点,与现代女性的爱美需求相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探讨开腹术后切口脂肪液化(FL)与切口感染(SSI)的相关性。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行开腹手术后切口渗出患者73例,其中术后发生FL患者18例(FL组),发生SSI患者22例(SSI组),渗出前期为FL、后期合并SSI患者33例(FL+SSI组)。观察患者切口渗出时间、FL持续时间以及病原菌情况。FL组、SSI组和FL+SSI组患者切口渗出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FL+SSI组切口渗出时间最长,为(19.73±2.83)d;而FL组切口渗出时间最短,为(4.88±0.69)d。FL组FL持续时间为(5.78±0.86)d,明显低于FL+SSI组的(10.12±1.4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SSI组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检出率分别为18.18%、6.06%,明显低于SSI组的45.45%、3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金葡菌及白色念珠菌检出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术后切口FL与SSI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出现FL要正确及时处置,避免最后演变为SSI。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卵巢肿瘤剥除术临床应用。方法针对性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11月此段时间内所在科室收治的90例卵巢肿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90例患者分为2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者为开腹组(n=45),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者则为腹腔镜组(n=45),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和不同时段的卵巢功能情况。结果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开腹组,P<0.05,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术前,两组患者卵巢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腹腔镜组卵巢功能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卵巢肿瘤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而且手术创伤较小,利于术后机体功能的恢复,具有临床实践推广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40例胃穿孔患者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采用腹腔镜修补术;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统计两组的术中和术后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胃穿孔的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术,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1aparoscopic-assistedtotalgastrectomy,LATG)及D2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安全性、肿瘤根治性及术后早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为32例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全胃根治术的临床资料,以性别、年龄、体重指数、ASA评分、术前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术前是否接受新辅助化疗、UICC(1997)分期、肿瘤部位、病理组织学类型及Bormann分型为指标,用逐一配对法选择同期32例传统开腹手术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的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及肿瘤的根治性。结果:32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27例施行LATG(D2),1例行腹腔镜辅助全胃联合胰体尾切除术(D2),5例行腹腔镜辅助姑息全胃切除术。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220.78±44.34)min,开腹组(178.44±29.06)min(P〈0.05):腹腔镜组平均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进食时间分别为(5.50±0.57)cm,(3.63±1.04)d,(3.94±0.84)d,显著低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术后第1天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分别增加(6.61±2.92)×10^9/L,(7.32±3.01)×1069/L,第3天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分别增加(3.99±3.83)×10^9/L,(4.48±3.94)×10^9/L,显著低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总数、第1及第2站淋巴结教分别为(26.41±13.71)、(17.13±9.13)及(9.22±8.16)枚,与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开腹组,肺部感染率高于开腹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其他并发症及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近期随访效果良好。结论:LATG比传统开腹手术时间长,但能达到与开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D,)相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且具有患者创伤小、术后急性期反应轻、术后康复快等优势,LATG安全、可行、微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