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监控,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利用医院感染监控管理软件对355例气管切开患者进行目标性感染监控。通过信息采集、现场检查并督导操作过程,以隔离、防护、消毒技术工作为重点,制订有效控制气管切开患者相关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案。结果对355例气管切开患者的全程监控,使肺部感染发生率降低。结论医院感染监控管理软件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可靠、实时、持续的信息,可以提高对气管切开患者医院感染控制的时效性。

  • 标签: 气管切开 医院感染监控管理软件 医院感染 实时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将实时护理质控应用到住院的危重患者的日常护理过程中之后,对日常护理的护理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此次探究实验的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2020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住院危重的患者共100例,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采用实时护理质控进行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在质控评分、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①在进行护理干预之后,研究组患者四个方面的质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00%、68.0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住院重症的患者,实施实时护理质控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质控评分,患者在接受实时护理质控之后也更加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实时护理质控 住院危重患者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确定臀部肌肉注射的安全部位,为临床护理提供详细的解剖学资料。方法在100例成人下肢标本(男84,女16)臀部的外上区逐层解剖、观察测量臀部皮肤与皮下组织、臀大肌和臀中肌的厚度,臀上神经的分支类型和臀上动、静脉的管径,并个别进行了穿刺和切片观察。结果皮肤与皮下组织厚度为(1.12±0.35)cm,臀大肌厚(1.75±0.48)cm,臀中肌厚(1.41±0.35)cm,臀上神经与臀上血管的深支在臀肌之间共同形成血管神经层,多分为上、下两支位于相关血管的下方,占(64.0±4.8)%。结论由大转子至坐骨结节连线以上的臀部外上区,其中1/3和下前1/3区的上部最宜于肌肉注射,上中1/3区下部两横指处可选择进行肌肉注射,其余各区不宜作肌肉注射。

  • 标签: 臀部外上区 肌肉注射 体表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危重病人护理中采用实时护理质控并观察该种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6月--2021年5月的患者作为分析目标,根据入院号随机分为一般管理组(采用一般护理管理方式)和实时质控组(采用实时护理质控方式)。结果:一般管理组和实时质控组护理记录、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情监督、健康教育评分对照中,一般管理组评分明显低于实时质控组,(t=17.618,p=0.000),两组有差异。结论:对危重病人护理中采用实施护理质控效果优良,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危重病人 实施护理质控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护理干预对应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危重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探讨。方法:以我院2021年3月到2022年8月收诊的60例危重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系统护理干预措施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低血糖次数(次)、血糖达标时间(d)、故障次数(次)、断图次数(次)2.12±1.21、5.12±0.54、3.54±1.24、1.24±0.64和6.35±1.27、8.54±0.64、7.45±1.64、5.41±0.53,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探头脱落、记录器打湿、电信号传输不畅、总发生率3.33(1/30)、0.00(0/30)、3.33(1/30)、6.67(2/30)和6.67(2/30)、6.67(2/30)、6.67(2/30)、20.00(6/30),有差异,(P<0.05)。结论:应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危重糖尿病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病情,并且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降低,这种护理措施有推广的价值。

  • 标签: 系统护理干预 应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 危重糖尿病患者 效果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40例,对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则采取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中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心理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从医院到社区 无缝隙护理管理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网络平台的实时教学认知诊断模型在本科护理教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校2015级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1个班级49名作为研究组,采用基于微信网络的实时教学认知诊断模型进行个性化教学;另1个班级46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比较两组学生期末理论考核成绩、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期末理论考核成绩、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及对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在本科护理教学上,采用基于微信网络平台的实时教学认知诊断模型的个性化教学优于传统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论成绩,促进教学相长。

  • 标签: 教学认知诊断模型 微信 本科护生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开展实时护理质控的临床效果和改善医患关系情况。方法:研究抽取2019年4月~2020年8月我院接诊的62例危重症患者,等比分组,就对照组(31例)行常规护理质控与观察组(31例)行实时护理质控效果对比。结果:观察组病情监测、健康宣教、基础护理和资料记录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危重症 实时护理质控 临床效果 医患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时动态血糖监测护理联合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我院筛选7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组内各自包含患者35例。两组均接受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实时动态血糖监测护理,以各项指标的对比结果,明确不同方法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临床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且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时动态血糖监测护理联合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使血糖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降低空腹胰岛素水平,以及低血糖发生率。

  • 标签: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护理 胰岛素泵 糖尿病 临床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危重症病人血糖管理中辅以连续性实时葡萄糖监测系统(RTCGM)的实践效果。方法:遴选我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2022年12月~2023年4月)研究,总计30例,均采取统一血糖管理方案对血糖予以控制,进行RTCGM测定结果与床旁血糖监测仪、动脉血气/静脉血测定结果相关性、差异性的有效观察。结果:RTCGM与动脉血气血糖数值比较:共计148对配对资料,相关性P<0.01;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分别为0.11mmol/L、1.71%;RTCGM与床旁血糖监测仪血糖数值比较:共计600对资料,P<0.01;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分别为0.39mmol/L、4.22%;RTCGM与静脉血实验室测定血糖数值比较:共计59对资料,相关性P<0.01;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分别为0.39mmol/L、5.21%。结论:危重症病人血糖管理中辅以连续性实时葡萄糖监测系统效果显著,可有效反映出血糖波动状况,及时发现高低血糖事件,提高血糖管理效果,且患者耐受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危重症 血糖管理 连续性实时葡萄糖监测系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护理干预对无痛胃肠镜下胃肠道息肉切除术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时间为2023年3月-2024年3月共计200名患者进行实验,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日常护理,观察组采取实时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及护理评价。结果:对调查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无痛胃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患者进行实时保护干预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无痛胃肠镜 消化道息肉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危重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54例接受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危重糖尿患者研究对象,就诊时间为2024年3月-2024年6月,随机分组,分别进行系统护理干预(研究组)和常规护理(常规组),对比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的HAMA、HAMD评分明显低于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血糖监测指标均较常规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 对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的危重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在提高监测效果的同时能消除不良心理,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系统护理干预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 危重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 MP抗体检测与 MP-DNA检测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 2018年 1月至 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 100 例 MP 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同时用被动凝集抗体检测法和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 100 例 MP感染的患儿进行检测,其中应用被动凝集抗体检测法检测出 94例呈阳性,阳性率为 94.00%,应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检测出 95例呈阳性,阳性率为 95.00%,两种检测方法检出的 4-6岁组患儿阳性率均最高,均为 100%,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在各年龄组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被动凝集法以及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测中特异性强,且两种检测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P<0.05),均可以应用于临床检测。

  • 标签: 被动凝集法 实时荧光定量 PCR 儿童肺炎支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