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研究运用DSP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实时信号处理与控制技术,研究了基于速度控制法、OS数值积分法和相应的实验误差控制法的子结构拟动力实验系统。该试验系统对动力加载装置采用速度控制,在加载过程中考虑了加载速率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隔震橡胶支座的速度相关性能在试验中得到充分体现,同时采用OS数值积分法,充分地减少了试验的时滞误差,提高了试验精度。并通过不同加载速率的子结构拟动力实验研究了天然橡胶支座、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和超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对桥梁的隔震效果,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后,定量地研究了不同的加载速率对隔震桥梁子结构拟动力实验结果的影响。
简介:摘要:多维变位减隔震模数式伸缩装置属于创新型伸缩装置,本文以此装置的结构图来介绍它的结构及特点。还介绍了它的运输存储以及安装施工。
简介:摘要: 本文基于 实际 建设项目 ,从建筑材料技术指标、混凝土工程技术指标、钢筋工程技术指 标、模版工程技术指标等几个方面和基础底部采取原土回填压实 → 150 厚 C20 抗 渗混凝土、抗渗等级 P6→SBS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4+3→50 厚 C20 细石混凝土 → C30 抗渗混凝土→洁净工程面层的工艺、基础两侧采用的原土回填压实 → 100 厚聚苯 板→ 50 厚 C20 细石混凝土 → SBS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4+3→20 厚 1:2.5 水泥砂浆找 平层→ C30 抗渗混凝土及梁与防振基础交叉节点处的施工做法工艺等方面系统的 阐述了采用大体积块式混凝土隔微振基础施工技术及其施工过程中各方面所必 须控制的技术要点 。
简介:[摘要] 澜沧县第四民族中学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结构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若采用传统结构抗震增强结构自身的抗震性能(刚度、强度、延性)来抵御地震作用,难以控制结构位移,会产生较大结构损害,,且会造成构件截面过大,故采用隔震技术。在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设置的隔震装置,能够使结构在基础面上柔性滑动,从而使得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得到加长,进而远离场地的卓越周期,将地面震动隔开,有效降低结构的加速度反应,确保结构安全,设计中使用了PKPM软件进行上部结构设计采用ETABS软件进行隔震结构时程分析,得到了水平向减震系数,并进行地震下验算。通过隔震方案与非隔震方案的直接建设费用对比,对隔震方案的经济性做了简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隔震设计后的结构构件截面相对减小,增加了学校使用面积,建筑布局更加灵活,减小了上部结构的设计难度,并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工程造价。
简介:摘要:针对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的各主要组成部分存在的问题,简单介绍了检修工艺及解决方法,同时对新型开关的安装位置及保护功能略作阐述,保证了矿用移动变电站的安全可靠使用。
简介:摘要:2021年9月1日《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开始执行,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八类建筑需进行减隔震设计。在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下,减隔震技术将在建筑工程中迎来迅猛发展。传统设计和减隔震设计在设计标准上不同,增加设计了难度,设计单位和工程总承包企业在减隔震工程上的经验又相对缺乏,这就对工程总承包企业管理水平提出严峻的考验,就有必要在招投标、技术力量储备、设计管理、施工技术上采取一定管理措施,提升管理水平,有必要充分发挥在国家和社会中的责任感精神,使减隔震技术成熟化,运用广泛化,在提高我国建设工程抗震防灾能力水平,降低地震灾害风险,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方面做出贡献。
简介:【摘要】建筑结构的隔震、减振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更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建筑结构隔震、减振原理及其应用,并介绍了主动、被动、半主动和混合控制技术,及其未来发展,最后探讨了建筑结构隔震、减振和控制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建筑结构隔震、减振与控制提供参考与借鉴。我国属于地震频发的国家之一,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新建楼房需采用防震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和方法,提高建筑结构隔震、减振性能,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楼房的隔震、减振能力。文章首先分析了隔震、减振的原理,介绍了相关的技术,并探讨了建筑结构隔震、减振控制应用与趋势,为建筑结构隔震、减振和振动控制提供参考与借鉴。
简介:摘要:预制板道床因其工程实体的施工质量、建设成本及后期的养护维修等方面的优势,并且符合“绿色建造”的理念,目前已在轨道交通城交通中成功应用,但地下线其施工空间有限,各专业接口众多,尤其在隔振垫预制板道床区段的排水接口是轨道工程设计的重点。由于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4号线是全国城市轨道交通中全线采用装配式预制板道床最长的一条线路,本文将结合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4号线轨道工程经验,着重对隔振垫预制板道床设计、区间轨道排水设计进行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