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根管治疗之后牙体组织会存在一定缺损,此时弹性以及刚性都会有明显改变,最为突出的改变便是脆性提升,导致牙体容易折断,此时便需要进行修复治疗,全冠与桩核冠修复属于当前临床中根管治疗后牙的主要修复模式。伴随着全瓷材料与粘接技术的不断发展,无髓后牙的微创修复治疗技术不断成熟,全瓷高嵌体的牙体预备方式可以被临床医师与患者所认可,全瓷高嵌体主要是应用根管治疗后牙体大面积修复的治疗方式,其可以有效修复咬合与邻接的关系,同时还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参与的牙体组织,属于微创修复治疗中效果相对较好的一种。对此,本文简要分析全瓷高嵌体修复无髓后牙折性的研究进展,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 标签: 全瓷高嵌体 无髓后牙 抗折性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血小板治疗已成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石,随着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的不断攀升,服用血小板药物的患者越来越多。胃肠道损伤是血小板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如不采取预防措施,其消化道出血(GIB)的风险甚至可覆盖其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获益,因此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相关循证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血小板药物相关胃肠道损伤的研究已有诸多进展,本文就临床常用血小板药物对胃肠道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机制及预防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消化道损伤 阿司匹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手术护理路径在青光眼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行 青光眼手术患者 12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60 例,对照组按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眼压、视力。 结果 观察组术后眼压相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视力相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 青光眼患者手术中应用护理路径干预,术后眼压降低,视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 标签: 手术护理路径 青光眼 应用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应用阿托伐他汀所产生的炎效果。 方法: 选取 2019 年 2 月到 2020 年 2 月 间 在 我 院 收治的 冠心病患者 9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45 例。 对照组单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 常规生化指 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的 IL-18 、 hs-CRP 、 TC 、 TG 、 LDL-C 显著下降,且 明显要低于对照组, 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 观察组的 HDL-C 显著上升,且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患者身体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治疗 抗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药与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2018年6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收集患者以及颅内动脉瘤特征基线资料。通过单变量分析以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血小板药与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独立相关性。结果共纳入9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男性31例(34.44%),女性59例(65.56%),最大动脉瘤直径中位数为4 mm。有46例患者在诊断颅内动脉瘤前服用血小板药,其中36例服用阿司匹林,3例服用氯吡格雷,7例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破裂动脉瘤共31例(34.44%),未破裂动脉瘤共59例(65.56%)。破裂组年龄<60岁(P<0.05)、糖尿病(P<0.1)、缺血性心脏病(P<0.05)、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P<0.1)、颈内动脉动脉瘤(P<0.01)、前交通动脉动脉瘤(P<0.05)、后交通动脉动脉瘤(P<0.01)以及诊断前服用血小板药(P<0.1)的患者比例与未破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优势比(odds ratio, OR)4.11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337~12.673;P=0.014)、前交通动脉动脉瘤(OR 5.015,95% CI 1.155~22.559;P=0.032)和后交通动脉动脉瘤(OR 68.796,95% CI 6.762~699.951;P<0.001)是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服用血小板药是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独立保护因素(OR 0.320,95% CI 0.104~0.992;P=0.048)。结论服用血小板药尤其是阿司匹林不会增高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而可能是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保护因素。对于具有明确适应证的患者,未破裂动脉瘤并非血小板治疗的禁忌证。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破裂 抗血小板聚集药 阿司匹林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既往30年里,随着磷脂综合征(APS)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拓展,临床医生对APS的认识和诊治理念已发生显著改变。本文结合临床中APS常见的十个问题,探讨其最新诊治进展,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APS的认识与理解,实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抗磷脂综合征 血栓栓塞 病理妊娠 抗凝治疗
  • 简介:摘要为充实抗击疫情一线的药学力量,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委托多名药学专家讨论并撰写了本文,从个人素质、工作经历以及专业实践能力3个方面提出对支援一线药师的胜任力要求,并对准备赴一线药师的能力提升给予建议。本建议适用于为选拔赴抗击疫情一线的药师提供指引,也可为其他地区对拟赴疫一线药师的培训提供参考。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药剂师 临床工作能力 才能 在职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前梅毒治疗对妊娠期梅毒患者妊娠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妊娠期梅毒患者80例作为研究观察的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以展开研究,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产前采用不规范梅毒治疗,实验组采用规范的梅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妊娠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正常分娩34例,早产2例,流产3例,早产及流产1例,正常分娩率为85.00%。对照组患者正常分娩26例,早产3例,流产5例,早产及流产6例,正常分娩率为65.00%。两组对比实验组妊娠结局明显较好。同时对比两组新生儿来看,实验组36例中正常新生儿31例,先天性梅毒3例,新生儿窒息1例,极低体重1例,不良情况发生率为13.89%;对照组29例中正常新生儿17例,先天性梅毒6例,新生儿窒息3例,极低体重3例,不良情况发生率为41.38%,其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抗梅毒治疗 妊娠期梅毒 妊娠预后
  • 简介:摘要儿童性发育过程复杂而有序,相关疾病与病因种类繁多,实验室评估指标相对较少,导致诊断难以确定。缪勒管激素(AMH)是一种与两性发育密切相关的生殖激素,目前临床上多用于评估卵巢功能及辅助生殖医学领域等。由于AMH参与了由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控的儿童性发育过程,AMH水平的异常变化可能提示儿童性发育相关疾病的发生,本文就AMH在儿童性早熟、青春期延迟、两性畸形等性发育相关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阐述。

  • 标签: 抗苗勒管激素 青春期 早熟 青春期 延迟 性发育障碍 儿童
  • 简介:摘要胆碱能药物作为支气管扩张剂在治疗阻塞性气道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胆碱能药物分短效胆碱能药物(short-acting muscarinic antagonists,SAMA)和长效胆碱能药物(long-acting muscarinic antagonists,LAMA)。异丙托溴铵是儿科临床常用的SAMA,经吸入途径给药。异丙托溴铵和短效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可以控制不同年龄段不同程度哮喘患者的急性发作。噻托溴铵既是LAMA,又是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它与M1、M2、M3受体选择性竞争性结合。噻托溴铵可减少Th2细胞因子和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抑制气道重塑。该文就胆碱能药物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儿童 哮喘 短效抗胆碱能药物 长效抗胆碱能药物
  • 简介:摘要创伤性脑损伤(TBI)是神经外科较为常见的外伤性疾病。TBI患者在损伤局部发生由免疫炎症瀑布反应导致的继发性损伤,甚至部分患者会出现神经功能缺失的严重症状,因此在TBI患者的治疗措施中,将损伤修复治疗与炎修复治疗相结合便显得尤其重要。神经生长因子(NGF)是最早发现且研究最为广泛的神经相关生长因子,曾被认为在参与神经再生、损伤修复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NGF可以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相互作用,发挥相应的炎作用。本文围绕NGF治疗TBI的炎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的研究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创伤性脑损伤 抗炎作用 信号通路
  • 作者: 吴道诩 贾晓玉 谭颖 于重燕 程叙扬 金其庄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22
  • 出处:《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0年第11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 卫生部肾脏疾病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慢性肾脏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4;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肾内科,山东省烟台市 264000,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 卫生部肾脏疾病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慢性肾脏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4
  • 简介:摘要探讨建立一种简便易行单重血浆置换的枸橼酸钠凝参考方案。选择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就诊并接受局部枸橼酸钠凝单重血浆置换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53例次,根据枸橼酸钠凝的方式分为A组(n=9)和B组(n=10),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无一例因滤器跨膜压(TMP)达到上限或动静脉小壶凝血而提前终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B组患者体内离子钙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且更接近正常目标值,提示B组方案更为安全有效。本研究结果提示局部枸橼酸钠凝方案简便易行,凝效果理想,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可保证单重血浆置换安全有效地进行。

  • 标签: 血浆置换 低钙血症 枸橼酸钠 凝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药物治疗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年 4月 -2020年 4月 126例医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后血小板聚集抑制程度分为单纯阿司匹林抵抗组、单纯氯吡格雷抵抗组、双药物抵抗组和双药物敏感组。比较不同组别在心脏缺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通过观察发现 126例患者中单纯阿司匹林抵抗有 16例,单纯氯吡格雷抵抗有 13例,双药物抵抗有 6例,双药物敏感有 91例;单纯阿司匹林抵抗组、单纯氯吡格雷抵抗组、双药物抵抗组的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双药物敏感组( P< 0.05),且双药物抵抗组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阿司匹林抵抗组、单纯氯吡格雷抵抗组( P< 0.05),而单纯阿司匹林抵抗组、单纯氯吡格雷抵抗组在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缺血事件发生与血小板药物抵抗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抗血小板药物 治疗反应性
  • 简介:摘要对1例使用氯吡格雷二级预防,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为"氯吡格雷慢代谢",血小板聚集实验结果为"血小板聚集显著被抑制"的脑卒中复发患者为例,分析以上基因检测、血小板聚集实验、脑卒中复发三者的辩证关系,讨论血小板的用药选择。氯吡格雷基因检测对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血小板聚集实验结果不能全面评估体内血小板的生理及功能。一些特殊患者脑卒中二级预防中血小板治疗的方案还需进一步探讨和优化,以期寻找更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的血小板治疗方案。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复发 抗血小板药物 基因检测 血小板聚集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并总结预防对策。 方法 以我院 2019 年 3月至 2020年 3月纳入的感冒患者(共计 176例)展开研究,通过双盲选法分为 对照组(n=88)和观察组( n=88),前者不开展 药物不良反应预防管理,后者开展药物不良反应预防管理,比较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消化系统、胃肠道系统、泌尿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32%和 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药物不良反应预防管理在感冒药治疗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开展应用价值,可以进一步降低其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 标签: 不良反应 抗感冒药 临床表现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深静脉血栓患者凝治疗的药学监护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8月时段内收治的深静脉血栓患者共50例,均采取凝治疗,且施行临床药师参与式药学监护,汇总患者血栓再通率、凝血指标。结果:经对症治疗,可知50例患者血栓再通率为98.00%,且凝血指标明显改善。结论:针对深静脉血栓患者,于凝治疗期间采取临床药师参与式药学监护服务,可显著提高患者血栓再通率,还可改善凝血指标,可推广。

  • 标签: 临床药师 深静脉血栓 抗凝治疗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外泌体作为干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别囊泡样物质,富含参与细胞间交流的各种信号,且规避了干细胞移植治疗中存在的风险,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该文简述了外泌体的生物学特性,回顾了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功能、细胞外基质降解及抗氧化等方面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表明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作为无细胞治疗的替代方法,在皮肤老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间充质基质细胞 外泌体 皮肤老化 抗衰老 抗氧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期口服血小板药物合并急性硬膜下血肿(ASDH)患者的临床治疗策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1月至12月手术治疗的ASDH患者67例。口服血小板药物者32例,其中服用阿司匹林者(单抗组)20例,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药物者(双组)12例,未服用血小板药物者(对照组)35例。对比分析3组患者术前凝血指标、术中失血量、术后硬膜外引流量、再出血及二次手术率等指标,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GO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抗组与双组的出血时间、双组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延长,且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硬膜外引流量均显著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抗组3例(15.00%)、双组4例(33.33%)及对照组1例(2.86%)术后发生再出血行二次手术。随访6个月以上,单抗组与双组的GOS评分及mRs评分较低,恢复良好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长期口服血小板药物药物可加重ASDH的病情,术中止血困难、出血多,术后再出血率高,降低了远期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颅脑损伤 急性硬膜下血肿 抗血小板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抗 SSA抗体(包括 Ro60抗体和 Ro52抗体)阳性患者的可提取核抗原( ENA)抗体谱、核抗体( ANA)免疫荧光检测和临床信息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普洱市人民医院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门诊及住院的 SSA抗体阳性患者 471例,同时检测 ENA抗体谱和 ANA,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 ENA抗体谱;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ANA,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在 471例 SSA抗体阳性的患者中,结果可出现三种情况: Ro60( +) Ro52( +)、 Ro60( +) Ro52(-)和 Ro60(-) Ro52( +);同时检测 ANA的荧光模型以细胞核斑点型为主 36%,其次为混合荧光模型 34%, ANA滴度主要分布于 1:100~1:3200; SSA抗体阳性在 ENA抗体谱中与其余 6种抗体同时检出的阳性率为: nRNP42%、 SSB26%、 Rib-P19%、 Sm8%、 Jo-1 3%、 Scl-70 2%; Ro60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所占比例较 Ro52高( P< 0.05); Ro52在非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所占比例较 Ro60高( P< 0.05)。结论 SSA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非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均有分布,诊断特异性较差, SSA抗体阳性应联合检测 ENA抗体谱和 ANA免疫荧光,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综合考虑,来减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误诊和漏诊率。

  • 标签: 抗 SSA抗体 ENA ANA 自身免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