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种方法(非超声乳化改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和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我院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患者进行联合治疗并比较得到的相关数据。结果全部患者术后情况都有所好转,与之前的数据相比,效果非常好。就算出现一点小问题也在一周内自然消退。讨论对于这种患者,联合治疗的方式可以非常好的控制住眼压,很快恢复视力,而且耗资少,再次病发的可能性要小。
简介:摘要目的减轻导尿管不慎拔动对患儿膀胱颈部的损伤。方法50例患儿按入院时间段分成2组(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实验组采用改良尿管固定方法为将尿管固定在阴阜上方与耻骨联合之间,对留置导尿管进行固定;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固定方法为男性患儿固定在阴茎两侧,女性患儿固定在阴埠及两侧大腿1。观察尿管滑出导致血尿情况。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尿管滑出导致血尿情况较对照组少,留置导尿的效率明显提高,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尿管固定方法在儿童留置导尿护理中的应用,提高了留置导尿的效率,减少了不慎拔管对膀胱颈部的损伤,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减少了并发症。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简介:目的:评价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中,结膜植片两种缝合方法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试验,将48例48眼初发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4例24眼,A组术中结膜植片采用连续锁边缝合法;B组术中结膜植片采用间断缝合法。术中记录结膜缝合时间,术后随访6mo,记录拆线所用时间及眼部刺激评分情况。结果:术中平均植片缝合时间A组为14.05±2.30min,B组为19.34±2.12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P〈0.01)。眼部刺激情况分值在术后第3d(1.32±0.60vs1.68±0.35)和第5d(0.87±0.24vs1.26±0.68),A组得分均明显低于B组(P均〈0.05)。A组拆线所用时间为9.15±3.36min,B组拆线所用时间为12.61±3.89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连续锁边缝合法提高了手术效率,减轻了术后的刺激症状,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结膜植片缝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柱凝胶和凝聚胺两种交叉配血方法的临床应用进行观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微柱凝胶和凝聚胺两种配血方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2154例交叉配血试验中,微柱凝胶法配血不合32例,主侧(供血者血球+受血者血清)不合2例,次侧(受血者血球+供血者血清)不合30例。将微柱凝胶法配血不合的标本用凝聚胺法再次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主侧不合2例,次侧不合3例。结论微柱凝胶法灵敏度高、结果稳定、便于观察、保存时间长,便于自动化、标准化,但孵育和离心时间长;因其高灵敏度易引起假阳性结果。而凝聚胺法简便快速,但结果不易观察,且影响因素多,易引起假阴性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两种牙根充糊剂充填乳牙根管的临床疗效,并对两种根充糊剂的疗效做出对比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2月到2012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86例需做乳牙根管充填的患者,共97颗患牙,随机将该86例97颗患牙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患者49颗患牙和对照组43例患者47颗患牙,其中对照组使用氢氧化钙糊剂充填治疗,观察组使用Vitapax糊剂充填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的有28例32颗患牙,有效的有13例15颗患牙,无效的有2例2颗患牙,其中有1例1颗患牙出现根尖周炎的症状,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使用氢氧化钙糊剂充填治疗乳牙根管后,其显效的有21例23颗患牙,有效的有12例13颗患牙,无效的有10例11颗患牙,其中有6例6颗患牙出现根尖周炎的症状,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Vitapax糊剂充填治疗乳牙根管的效果比使用氢氧化钙糊剂的效果更为有效,能够显著缓解临床症状,疗效确切,且术后反应率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两组接管方法在恶性胸腔积液引流中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探讨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有效的引流方法及护理措施,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方法将恶性胸腔积液引流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组1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肝素帽-橡胶管-负压瓶的连接方法,为实验组。组2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橡胶管-负压瓶的连接方法,为对照组。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引流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引流速度、引流效果、引流的密封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气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两组接管方法在恶性胸腔积液引流中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找到一种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有效的引流方法及护理措施,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两种拔针方法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疼痛程度及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使用动静脉内瘘行规律性血液透析1年以上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操作者拇指和食指持针翼后约1.0厘米处的连接管并挤压该管使内瘘针内产生小量负压先慢后快拔针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持针翼快速拔针法。结果实验组患者拔针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拔后针尖滴血性液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肿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发生率来说,有明显差异。结论手持距穿刺针翼约1.0厘米处连接管并挤压该管先慢后快拔针法可保护内瘘,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是一种理想的拔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足光散两种不同用药方式治疗脚气病的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68例脚气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4人。治疗组采用足光散(成都九芝堂药业有限公司,40/袋)微分末直敷患处,每天1次,治疗时间为8天。对照组采用足光散浸泡法,每天1次、治疗时间为8天。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9.4%,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5.3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成本分别为2.50元,20.00元。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粉末直敷法与溶液浸泡法比较疗效确切、基本相等、前者较为经济,为较优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