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保留脾胰,清除脾门和脾动脉干淋巴结手术方法来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3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的68例胃癌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脾胰联合切除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保留脾胰清除脾门和脾动脉干淋巴结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生存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6%;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5年和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7.6%和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和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保留脾胰切除脾门和脾动脉干淋巴结的手术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他们的生存率,效果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我们根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744-2004《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检定规程》,探讨了确定测量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输出的空气比释动能率时的不确定度的方法,对医用x光机的日常诊断使用具有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于中耳乳突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给予其耳内窥镜下换药与常规换药的干耳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90例(98耳)行中耳乳突改良根治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换药方式的不同,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49耳),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换药,实验组患者给予耳内窥镜下换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干耳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首次发现肉芽组织和干耳的平均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干耳率没有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耳乳突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给予耳内窥镜下换药和常规换药的干耳率没有差别,但耳内窥镜下换药能够明显提早发现肉芽组织的时间,并及时清理,从而加快干耳的时间,降低发生炎症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文物存放环境空气质量的好坏对文物的保存至关重要,由于缺乏应有的保护,部分长期存放的文物局部表面出现物理污损、颜色变化或漆皮及彩绘起翘。因此,为了尽可能避免不良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影响,需对其环境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以便制定科学的环境控制措施。为此,通过冬(2008年1月30日至3月3日)夏(2008年7月28日至8月22日)两季在秦俑博物馆陶器库开展室内空气质量调查研究工作,获得了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碳组分、S02和NH3的质量浓度特征,同步进行了室内微气候的测定。结果显示,冬季PM。的平均质量浓度及所含主要水溶性离子浓度均高于夏季,并且同一时期室外均高于室内,但其中个别成分如C1-及碳组分OC有机碳在夏季的库内浓度明显高于室外。此外有害气体NH3受高温及排放源影响其浓度表现出夏季库内高于库外,夏季高于冬季的现象。研究表明,库内微气候和污染物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不同季节污染物的浓度及来源略有差异。部分污染物浓度偏高,可能会对库内存放的脆弱文物产生一定影响,需要采取一些防控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化学试纸法及显微镜检尿液潜血对于泌尿系疾病的检测结果。方法收集100例泌尿系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简介:利用200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北京市空气污染指数资料和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对北京市API的节气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在节气尺度上的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2年北京市春季和冬季分别以清明和小雪节气API最高,空气质量最差;立秋节气API最低,空气质量最好。春分—霜降节气空气首要污染物为PM10,SO2作为首要污染物出现在立冬—大寒和立春—惊蛰节气,小寒达到最大。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是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主要气象因子,立春—谷雨节气空气质量主要受气压影响,立冬—大寒节气空气质量受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影响较大,立夏—霜降节气API与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显著相关,风速主要影响春秋节气的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