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杜威“习惯”概念的理解,是把握他实用主义道德哲学的一个关键前提和基础。他认为习惯就是意志,也是使个人主体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手段与目的。一个人的性格是其行为的内在动因,然而性格的形成是个人各种习惯相互渗透的结果。不仅如此,我们的想法、思想观念、经验都依赖于习惯。而习惯的形成,又是客观环境所决定,因此,只有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因素,才能间接改变个人习惯。与此同时,在习惯的改变进程中,我们又会创造出新的环境条件。至此,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中作为一个整体的习惯、行为、经验、环境之间的内在逻辑逐渐清晰。当我们意识到行为是习惯、性格与客观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并视其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时,对道德的讨论才会有一个理性的基础,而不至于使道德陷入超验的、虚幻的、终极的、抽象的讨论。

  • 标签: 习惯 行为 道德
  • 简介:摘要:从教育的流派来讲,教学哲学可以大致归纳为两个派系:前一种可以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为例,从教育的本质、作用到教材、教法以及知识、道德等问题都作了全面的论述。中国的教育哲学研究,多属第一种体系,也就是杜威学派,本文以杜威教育哲学为主,探讨中国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标签: 教育哲学 职业教育 杜威
  • 简介:摘要:民主、儿童、活动、经验、发展等词贯穿《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始终,充满民主色彩。作者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本文将从价值论、本质论、实践论以及知识论切入,去探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教育思想内涵,并以此为依托,为当下教育中如何“减负”提供三点建议。

  • 标签: 《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思想 减负
  • 简介:近10年来,高师艺术院(系)艺术理论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要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现行的艺术理论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发展需要联系不够紧密,教材内容陈旧、狭窄,滞后于艺术艺术理论研究的发展。论文以生态学整体性关联的原理、开放性原理、多样性导致生态优化原理审视高师艺术理论课程建设与改革,探讨增设新课程,更新课程内容,确立艺术理论课程的生态位,构建“以一带二”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

  • 标签: 艺术理论 课程建设 改革 生态学
  • 简介:城市发展进程中,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是艺术发展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以及人们对人文艺术修养的提升和对公共艺术建设存在巨大的就业缺口,国内外相关的美术院校都开始了公共艺术设计的专业,但是大部分院校对该学科的基础艺术理论课程的研究尚嫌缺乏,相关教学的完善性和成熟度都还不高,所以本文对于艺术理论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建设提出简单的思索。

  • 标签: 公共艺术 课程群研究 艺术理论
  • 简介:长期以来,西方艺术史学理论与方法体系能否与中国古代画学传统有机地结合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本文考察近百年来中国艺术学学科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中西方学术体系对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影响,考察中国传统画学理论向现代艺术学的转型过程和不同阶段所出现的问题,以及西方学术话语体系与中国学术传统的交往与冲突中所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作者在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艺术史研究必须走出并超越中西二元对立的迷障,完成中国艺术史学科现代形态的转化与整合。

  • 标签: 艺术学 艺术史 中国画学 方法论
  • 简介:主题学多是探讨图像的母题与主题的相关问题,我们把主题学作为一个方法运用在艺术史学的研究中,用分析艺术主题流变的因果和规律来探讨艺术史的变迁和演进,寻求一般艺术史学研究所遮蔽的主题问题和主题变迁的原因对艺术史学的影响,由此建构主题学介入艺术史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 标签: 主题学 艺术史学 主题 母题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3-02
  • 简介: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基本原理解决中国文艺实践和理论发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发展

  • 标签: 中国马克思主义 光辉历程 理论光辉
  • 简介:艺术起源于什么?赫伯特.里德在《艺术与社会》中说:很难找到一个满意的英语单词来描述最早的原始艺术。关于艺术的起源问题一直被学术界称为"斯芬克斯之谜",这主要源于学者对人类早期的历史和艺术资料掌握的匮乏。

  • 标签: 艺术起源 赫伯特.里德 原始艺术 英语单词 斯芬克斯 起源问题
  • 简介:  3.多元智能理论艺术设计教学评价的启示  艺术设计专业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通常以作业为主,使学生在完成这些课题的过程中学习并练就综合的设计能力,多元智能的教学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角色的主动性

  • 标签: 多元智能理论 教育启示 理论艺术设计
  • 简介:在2010年12月22日广东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上,中国优秀电影艺术家王为一,获得的颁奖词是:“被誉为中国电影史上的活化石,首开南国电影流派。作为一位百岁老人,他开南国电影风气之先,引领了广东电影的第一次浪潮。”人们对王为一的很多电影作品耳熟能详,如《珠江泪》、《南海潮》、《七十二家房客》、《三家巷》等.但对他的电影艺术思想和艺术理论,恐怕知之不多,研究不深。所以,整理、学习和研究王为一的电影艺术观.不仅对发展中国电影艺术思想史,而且对建设岭南文艺理论史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 标签: 电影艺术理论 岭南 开拓者 中国电影史 颁奖典礼 文艺理论
  • 简介:本文从翻译的理论入手,研究了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意义转换现象,进一步讨论了翻译的标准,然后由此转入讨论艺术类院校翻译教学的难度以及翻译教学实施的方法。

  • 标签: 文化意识 循序渐进
  • 简介:历史剧的艺术虚构问题,是戏剧美学中一个主要问题。一代文学巨匠郭沫若,作为史剧理论家,从理论上较系统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作为史剧家,在创作实践中较园满地处理了这一问题。郭沫若关于历史剧艺术虚构的理论和实践,丰富和发展了戏剧美学,值得深入研究。

  • 标签: 艺术虚构 戏剧美学 段功 聂政 严仲子 信陵君
  • 简介:摘要:艺术类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趣味性和亲和力,才能有望提高思政理论课堂的学生参与度,师生共建“同频共振”的思政课堂。

  • 标签: 思政课 音乐艺术资源 实践探索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09-08-07
  • 简介:艺术考古学也正是建立在艺术学科发展、美术考古学研究取得较大成果的基础上,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简单地说主要是古代艺术品,在美术考古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中国艺术考古学的理论体系

  • 标签: 中国艺术 再思考 理论再
  • 简介:在不少关于"中国抽象艺术"的评论中,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谈道,中国和中国抽象艺术缺乏理性,缺乏科学,或者别的相关必要条件。然而,实际上,细思这种判断,就会发现其背后隐含的对比意义——所谓"缺乏",必然需要一个可资比较的对象和标准。如果没有比较,就不会存在"缺乏"的结论。那么,跟谁比较?缺乏什么?

  • 标签: 抽象艺术 中国 当代性 历史 无意识 有意识
  • 简介:波普艺术最早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代表了当时的流行和大众化的口味,并且具有通俗艺术、流行文化的特征。在对波普设计的形式做出观察和梳理之中,分析说明其风格特征和产生原因。在个人独立思想爆炸的时代,通过对波普艺术理论研究,深入地研究了其艺术的新样式——像素画,通过探究像素画的起源与发展,阐述了波普艺术和像素画承上启下的关系及其存在的艺术必要性。

  • 标签: 波普艺术 像素画 风格形式 视觉表现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6-10
  • 简介:艺术考古学也正是建立在艺术学科发展、美术考古学研究取得较大成果的基础上,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简单地说主要是古代艺术品,艺术考古学是建立在艺术学科发展、美术考古学研究取得较大成果的基础之上的

  • 标签: 中国艺术 再思考 理论再
  • 简介:文章阐述了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相互渗透的原则,提出了实施"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及设想,以期破解高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 标签: 高等职业院校 艺术设计理论课程 “工学结合”理念 教学探讨
  • 简介:处于学科建设初期的中国艺术人类学,涉及学科本身的诸多问题亟待深层次的理论阐发。中国特殊研究情境中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其理论基础的构成具有多元性的特点,主要由人类学的理论艺术学的理论和中国的艺术田野研究实践中生发的理论三个部分组成。处于学术发展时期的中国艺术人类学,需要一批来自不同学科有志于此研究的学者通力合作,关注社会现实,扎根于田野实践,及时进行理论的总结与提升,以期更为清晰而准确地阐明学科自身的一些基本问题,生发出中国经验的理论表达,贡献给国际学界。

  • 标签: 中国 艺术人类学 理论基础 人类学 艺术学 田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