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选用克州1988-2018年的沙尘观测资料,首先简述了该地区沙尘天气特征,并重点针对沙尘天气对人体呼吸系统的影响提出几点有效预防措施,以期能够为尽可能减少沙尘天气对人体呼吸系统的影响,进而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等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 标签: 沙尘天气 人体呼吸系统 影响 预防 克州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对 2019年 3月 21日出现在南疆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 此次南疆沙尘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蒙古气旋、地面冷锋。随着阻塞高压崩溃,横槽转竖,强冷空气开始影响我国,地面冷高压前沿南压至新疆以及内蒙古北部地区,高空槽东移加深,地面冷高压持续朝南边区域,再加上南疆地形作用,具备充足的沙源,这些共同推动了此次沙尘天气的发生发展。

  • 标签: 库尔勒机场 沙尘暴 特征 航空飞行 影响
  • 简介: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环保监测数据,对2010年4月8日辽宁沙尘天气过程的高低空天气形势和主要气象要素进行探讨,并对沈阳地区的空气污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沙尘天气过程主要是受贝加尔湖地区东移冷空气和蒙古低压的共同影响,强大的蒙古气旋造成地面强变压导致地面风速加大,是形成沙尘天气的动力因子;沙尘天气来临前后,风速、能见度和湿度等发生急剧变化;在沙尘天气影响下,沈阳地区的PM10浓度迅速上升,而大风等有利的扩散条件,造成黑碳、气态污染物SO2和NO2浓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 标签: 沙尘天气 气象要素 空气污染
  • 简介: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3月4日出现在南疆地区东灌沙尘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疆地区东灌沙尘天气是高空低槽携带了大量冷空气不断南下,伴随地面冷锋移动产生的;东灌沙尘天气过程发生同散度和涡度之间有很好对应,低层存在强正涡度,低层上升运动区,有利于上游沙尘扬向空中;高层强辐散抽吸作用,同低层辐合上升有很好配合,为起沙提供了动力条件;冷平流和暖平流的剧烈变化,不仅使气压发生了变化,还会增加风速,增强了湍流混合,为吹起地面沙尘提供了有利条件。

  • 标签: 东灌沙尘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南疆地区
  • 简介:利用CE一318太阳光度计、激光雷达、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并结合气象、环境监测资料对2015年4月15日石家庄市一次沙尘天气过程中的气溶胶光学特性及其来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次沙尘过程中,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明显增加,Angstrom指数α明显下降,其体积浓度谱粗模态粒子大量增加,首要污染物以PM10为主,均证实有大量沙尘粒子的入侵。通过分析激光雷达的垂直探测、污染物来源的后向轨迹模拟以及高空、地面天气图可以推断此次沙尘过程主要是由蒙古地区自高空向低空及近地面逐渐沉降,最终与本地污染源汇合使得污染物浓度大幅增加。对比分析激光雷达和太阳光度计反演的532nm气溶胶光学厚度,发现两者具有很高的相关度R2=0.623,激光雷达反演的光学厚度经过一定修正后基本可以满足业务需求,在业务中可以与太阳光度计相互配合使用。另外,对石家庄市气溶胶颗粒物成分进行源解析发现,15日生物质燃烧源和扬尘源的贡献大幅增加。利用极轨卫星监测石家庄周边火点分布情况发现13—14日石家庄西北部地区火点较多,大风沙尘过程使得西北部的生物质开放燃烧源等产生的气溶胶颗粒物成分向石家庄及南部地区输送,导致生物质燃烧源比重迅速升高。

  • 标签: 气溶胶 太阳光度计 激光雷达 光学厚度 源解析
  • 简介:通过分析不同环流背景下蒙古气旋引发的两次沙尘天气过程发现,大尺度环流形势500hPa上的冷空气和冷涡主体的位置不同,造成地面蒙古气旋的强度和气旋的生命周期也有所不同;强的斜压大气有利于蒙古气旋的发展,斜压大气中的温度平流和涡度平流的输送促进了气旋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地面温、压、风等气象要素的急剧变化,产生强沙尘天气过程;大气行星边界层稳定度的理查孙数(Ri)有可能较好地描述沙尘天气过程的强度,强的沙尘天气过程中,Ri小于1并持续较长时间,有利于动力乱流发展;弱的沙尘天气过程中,只有短时出现负Ri。因此,Ri的强度以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作为沙尘天气预报中的一个参考的预报因子。

  • 标签: 环流特征 蒙古气旋 沙尘 理查孙数
  • 简介:摘要:本文选择常规气象观测数据以及NCEP 再分析等相关资料,对2015年3月31日出现在敦煌市的一次大风、沙尘天气过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风、沙尘天气新疆热低压东移、蒙古气旋冷空气共同引起的,伴随着蒙古高压的持续南下和南疆热低压的不断向东移动,蒙古东部、新疆东部至甘肃河西一带气压梯度变大,变压梯度越来越大,梯度风与变压风促使地面风速不断增大,这些共同导致此次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大风、沙尘天气发生时,新疆东部、甘肃西北、内蒙古西部三地交界地带有一16℃的K指数中心存在,河西地区敦煌以及周边一带为负值,负值中心为-28℃,在-24℃闭合线覆盖范围内的区域就是此次大风、沙尘天气的主要落区。

  • 标签: 敦煌市 大风 沙尘 天气形势 物理量
  • 简介:摘要:大气气溶胶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直径0.001至100μm的固体和液体微粒组成的混合体系,主要存在低层大气中。沙尘天气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个等级——浮尘、扬沙和沙尘沙尘天气的出现是生态环境变坏的关键标识之一。沙漠地区沙尘气溶胶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沙尘天气出现的频率和强度。利用1980-2018年塔里木盆地近地面沙尘气溶胶质量浓度观测资料,本文对塔里木盆地地区沙尘气溶胶质量浓度和PM2.5的季节、月和年变化特性进行了测量和分析观察其变化规律。

  • 标签: 气溶胶 沙尘 质量浓度 塔里木盆地
  • 简介: 一、摘要兰州市春季沙尘天气多发而且对居民正常工作生活造成极大影响,但是目前对沙尘发生时对沙尘的处理技术落后,难以改变沙尘对居民影响的现实,且在沙尘发生期间以及发生后一段时间内污染指数都达到了影响居民身体健康的程度,防治工作形势非常严峻。兰州大学王博教授团队所提出并研发的云式除尘技术使用清洁高效的方法对工厂等粉尘严重的场景进行对粉尘的处理来降低它的浓度,使其达到安全浓度并排放,以及对PM2.5的吸收处理,基于对工厂粉尘以及PM2.5成功处理的思路,王博教授团队还研发出了便携式的云式除尘系统—— “云式肺宝”,所以我们打算通过分析王博教授团队的云式除尘系统,并且学习云式除尘系统的对粉尘和PM2.5的优秀处理方法,对云式除尘系统进行更适用于榆中校区教学区情况的改动,来类比解决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的教学区的沙尘影响问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研究2015年青岛受沙尘(浮尘)天气过程影响的情况,分析沙尘(浮尘)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沙尘(浮尘)天气过程对青岛市空气质量影响较大;沙尘(浮尘)天气过程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沙尘(浮尘)天气过程影响的PM10浓度明显升高

  • 标签: 沙尘(浮尘) 青岛 PM10
  • 简介:摘要:使用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天气图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对2021年5月5日至6日承德机场一次大风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天气尺度环流背景场形势特征,确定影响系统。发现该次大风天气过程较为典型,是一次在大型槽脊相互转变的高空环流背景下,配合地面干冷锋过境(有明显的气压梯度以及冷锋前后三小时变压明显),高低空的温差较大有利于持久大风的形成。且本场以及上游地区相对湿度较低,为该次大风天气提供了干燥的外界环境;并且高空有较强的西风急流,为上游沙源地的沙尘东移传播提供了较好的动力条件。并且大气层结不稳定为高空动量下传使地面风速较大也提供了有利条件。

  • 标签: 大风天气 干冷锋 西风急流 沙源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气溶胶激光雷达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21年1月中旬安阳市一次沙尘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安阳市沙尘天气导致的空气质量恶化包含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21年1月11日,安阳污染主要遭受高空浮尘向近地沉降的影响;第二个阶段:1月12日,安阳主要受冷空气夹杂着PM10污染沉降的影响;第三个阶段:1月13日至14日,高空沙尘强度增加。极地冷空气南下是本次沙尘天气产生的重要因素。沙尘爆发的主要影响系统是地面冷锋。沙尘在强风中沿着东南方向不断向下游输送以及扩散,导致安阳市受沙尘天气的影响,空气质量不断恶化,PM10为本次沙尘污染过程中的首要污染物。由气溶胶激光雷达资料可知,本次沙尘天气的外来输入性比较显著,沙尘受气流、重力双沉降到近地层是导致本次安阳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安阳市 沙尘天气 环流形势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基于近距离沙源,对2022年3-5月宁夏沙尘天气过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宁夏大风日数大值区主要位于吴忠市的利通区、麻黄山以及石嘴山市的惠农、沙湖一带,沙尘日数大值区主要在银川市东南部的灵武市,吴忠市利通区及盐池县的东南部麻黄山一带;(2)低空急流,地面冷锋、辐合线,地面气旋或热低压,500hPa短波槽是引发宁夏沙尘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3)发生大风天气时500hPa或700hPa影响系统的移动速度大多在8-16经度/天以上,最快达到27经度/天;(4)乌兰布和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宁夏沙尘天气的主要贡献沙源区;宽西北路径是宁夏沙尘天气的主要传输路径,但更多情况下宁夏沙尘天气的传输路径是多条路径组合;(5)宁夏沙尘多发时段,沙源区的温度整体偏高2-5℃、月降水少于5毫米,出现沙尘天气时沙源区瞬时风力均在7级及以上。

  • 标签: 宁夏 沙尘 统计特征 
  • 简介: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区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OCAL)的微脉冲激光雷达(MPL)2008年4月30日至5月2日观测资料,对晴朗天气、浮沉天气及扬沙天气过程中气溶胶垂直分布的连续变化、物理机制进行了对比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MPL很好地反映出不同天气过程中大气气溶胶廓线的日变化特征:受人类活动影响,天气晴朗时,早晨9时开始在0—2km范围出现气溶胶聚集区,持续至15时,气溶胶平均消光系数〈0.20km-1;受沙尘输送影响,浮尘天气时,气溶胶聚集区高度范围为1—2km,高层气溶胶富集区高度范围为5—7km,气溶胶平均消光系数0.38km-1;扬沙天气时,气溶胶聚集区高度范围为0—1km,浓度远大于浮尘天气,但高层气溶胶浓度较小且分布较均匀,气溶胶平均消光系数〉0.50km-1。

  • 标签: MPL 气溶胶 沙尘天气 垂直分布
  • 简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MICAPS提供的相关资料,对2008年2月29日至3月1日在我区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西部、鄂尔多斯市西部发生的区域性沙尘天气的环流形势及物理量进行分析。分析表明:(1)本次沙尘过程基本属于蒙古气旋和干冷锋混合型,有利的气候背景是本次沙尘的基础。(2)影响这次沙尘天气的高空急流主要是250hPa附近的西风急流,较强西风急流通过动量下传引起地面大风,造成地面减压,促进了蒙古气旋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沙尘的发展。(3)在40~45°N,95~109°E整层强烈辐合、上升造成很强的抽吸作用可导致强烈辐合,在近地面形成大风和沙尘的扬起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 标签: 沙尘暴 蒙古气旋 高空急流
  • 简介:利用地面污染物监测数据、常规气象数据,ECMWF再分析数据以及L-波段无线电探空数据,并结合后向轨迹模型,对2017年5月长三角地区的一次沙尘重污染天气过程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沙尘重污染过程是天气系统、地面及边界层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东亚大槽东移、冷空气南下并配合地面高压的发展使河西走廊、宁夏大部、内蒙古西部出现沙尘天气,为后期长三角地区沙尘的输送提供了沙源;850hPa上较大的风速为上游沙尘源区向下游长三角地区输送提供了通道;高压中心的下沉运动和白天增强的热对流活动使得高层沙尘影响地面具备了足够的动力条件;当沙尘抵达长三角上游地区后,不断减弱的冷空气和趋于静稳的近地面形势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加剧了此次污染过程。

  • 标签: 沙尘 重污染 天气形势 边界层 后向轨迹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高海拔、强光照、强沙尘等恶劣环境条件下的输电线路杆塔本体进行测温巡检的问题,将对该设备的研究和应用进行探讨。文章将对高海拔、强光照、强沙尘等恶劣条件下进行输电线路杆塔本体测温巡检的设备进行探讨,旨在为电力输送安全和效率提供技术支持,旨在提出可借鉴化建议。

  • 标签: 高海拔 强光照 强沙尘 恶劣环境 输电线路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高海拔、强光照、强沙尘等恶劣环境条件下的输电线路杆塔本体进行测温巡检的问题,将对该设备的研究和应用进行探讨。文章将对高海拔、强光照、强沙尘等恶劣条件下进行输电线路杆塔本体测温巡检的设备进行探讨,旨在为电力输送安全和效率提供技术支持,旨在提出可借鉴化建议。

  • 标签: 高海拔 强光照 强沙尘 恶劣环境 输电线路
  • 简介:摘要: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MICAPS资料、高空秒级探空资料以及NCEP/NCAR1°×1°逐6小时再分析资料,从热力动力条件、层结条件等多方面,对内蒙古中西部2021年3月15日的一次大风沙尘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并通过理查森数法计算边界层高度,讨论沙尘条件下边界层高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沙尘天气发生时,水平能见度与风速、夜间温度变化趋势相反,与气压变化趋势相同。沙尘天气发生前,高层有冷平流入侵,对流强度增大,配合大气湿度条件差,产生干对流;沙尘天气维持期间,大气稳定度增强,扩散条件差;沙尘天气容易发生在涡度梯度较大的区域。沙尘天气发生时,大气中气溶胶含量升高,受热力因素影响,夜间边界层高度偏高,白天偏低。

  • 标签: 高空秒级探空资料 动力条件 层结条件 理查森数法 边界层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