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丝裂原细胞外激酶(MEK)抑制剂相关垂头综合征(DHS)的临床特点。方法检索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截至2020年12月20日),收集报道MEK抑制剂致DHS的临床研究和病例报告类文献,提取患者相关信息(性别、年龄、原发病、MEK抑制剂应用情况、DHS发生时间、临床表现、治疗与转归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7例,美国4例,法国2例,德国1例;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56~76岁;原发病为黑色素瘤者6例,Erdheim-Chester病1例;所用MEK抑制剂为司美替尼者3例,考比替尼2例,比美替尼和曲美替尼各1例。首次用药至发生DHS的时间为0.5~20个月,中位时间1(1,2)个月;主要症状为颈部疼痛、颈伸肌无力和抬头受限,可伴有颈部僵硬,疼痛可扩散至肩部、头枕部,个别表现为肩胛间疼痛。诊断DHS时7例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均升高(150~1 011 U/L)。诊断DHS后,5例患者停服MEK抑制剂,DHS症状缓解或消失;2例患者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4周,DHS症状未缓解,停服MEK抑制剂,DHS症状改善。7例患者DHS症状缓解、血清CK恢复正常的时间为停药后14~30 d。3例患者减量再次用药,1例DHS未复发;2例DHS轻度复发,可自行缓解或维持病情稳定。结论MEK抑制剂相关DHS多发生在用药1个月内,伴有血清CK升高。及时停药,DHS症状可缓解或消失,血清CK水平可恢复正常。
简介:摘要目前临床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应用广泛,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胃肠道、内分泌和肝脏不良反应,肺脏和心脏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可能致命。类固醇全身治疗是对抗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irAE)的主要治疗手段,如对类固醇治疗没有反应,则需要考虑使用免疫调节剂。掌握irAE的发生率、发病机制、常见类型及其治疗策略,可为ICI在临床上的安全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监测分析结果展开分析,并提出用药管理对策。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月,针对该时间段内,我院出现的随机10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用药管理对策。结果:≥61岁年龄段其发生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例数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其发生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例数高于其他药品种类;静脉推注、静脉滴注、口服引起的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例数高于其他给药途径,(p<0.05)。结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在临床中发现率较高,建议在应用中药制剂时,需重视起不良反应的存在,提高对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规范生产,妥善保存,同时强化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与专业技术水平,正确、合理使用中药制剂,预防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固体药物制剂的体外溶出度的统计学结果。方法:本实验通过相似因子法将药物分为药物1组、药物2组、药物3组和对照组,对比不同分组药物的体外溶出度检验结果,通过相似因子和Q值的比较阐述不同分组药物与对照组药物是否相似。结果:药物1组1h后、3h后、6h后、12h后测量体外溶出度检验结果分别为26.37±2.92、64.20±1.98、87.44±3.07、98.85±2.77,药物2组1h后、3h后、6h后、12h后测量体外溶出度检验结果分别为27.36±3.88、65.20±3.24、84.48±4.20、94.31±1.97,药物3组1h后、3h后、6h后、12h后测量体外溶出度检验结果分别为18.96±2.82、47.66±3.41、73.80±2.60、82.99±3.12,对照组药物1h后、3h后、6h后、12h后测量体外溶出度检验结果分别为38.55±2.75、60.24±1.84、77.63±1.58、95.89±2.20;药物1组体外溶出度Q值和相似因子统计学结果分别为703.6、50.7,药物2组体外溶出度Q值和相似因子统计学结果分别为1029.4、68.0,药物3组体外溶出度Q值和相似因子统计学结果分别为482.9、82.6。结论:固体缓释药物制剂的体外溶出度的统计学结果中相似因子均在50~100之间,因此药物1组、药物2组、药物3组和对照组药物都比较相似,但是药物3组的相似因子>药物2组>药物1组,因此药物3组与对照组药物最相似。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在儿科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应用微生态制剂,以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为我院在2019年2月---2021年2月间儿科收治的消化系统疾病患儿应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在其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选取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氢氧化钙制剂在牙体牙髓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9年9月~2020年9月我院牙科收治的60例牙体牙髓疾病患者为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spss软件分析后可见,观察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更佳,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比差异较为明显,P
简介:【摘要】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是一种新型降糖药,主要通过抑制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来阻止葡萄糖的重吸收,促进尿葡萄糖排泄发挥降糖作用,研究发现SGLT2i不仅可改善葡萄糖代谢,还具有多种保护器官的机制,例如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渗透性利尿对心脏的保护,管-球反馈的改善,增加肝脏对脂肪代谢的利用等,在心血管、肾脏、肝脏方面发挥了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