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肩关节磁共振(MR)平扫与MR关节造影在肩袖损伤及其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经临床观察及手术结果证实为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及MR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平扫及造影检查。结果冈上肌腱完全撕裂5例(1例累及部分冈下肌腱),肩胛下肌腱完全撕裂1例,冈上肌腱部分撕裂59例(部分全层撕裂18例,腱内撕裂9例,关节面撕裂17例,滑囊面撕裂15例),肩袖间隙撕裂6例,肌腱变性(和水肿)12例。MR平扫与MR关节造影检查对冈上肌腱完全撕裂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平扫在腱内撕裂、滑囊面撕裂及肌腱变性的诊断准确性显著高于MR关节造影(P〈0.05),而MR平扫在部分全层撕裂、关节面撕裂及肩袖间隙撕裂的诊断准确性又低于MR关节造影(P〈0.05)。结论MR检查是肩袖损伤可靠而较为准确的检查手段,联合MR关节造影可明显减少部分微小撕裂及复杂撕裂的漏诊、误诊率。

  • 标签: 肩袖损伤 磁共振成像 关节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产前3.0 T真稳态进动梯度回波序列(TrueFISP)MRI胎儿股骨生长动力学特征。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1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进行产前MR检查的66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孕妇年龄20~46(30.7±6.4)岁,孕25+1~38+6(32.7±3.5)周。使用3.0 T MR 对胎儿股骨行产前TrueFISP扫描,在矢状面图像上测量胎儿股骨干长度,股骨近端和远端软骨骨骺的最大前后径和高度;在冠状面图像上测量股骨近端和远端软骨骨骺的最大横径。观察指标:(1)观察胎儿股骨MRI解剖特征;(2)观察胎儿股骨干长度及近端、远端软骨骨骺横径、前后径、高度与孕周的相关性。计算各项影像学指标在10种回归模型(线性、对数曲线、反函数曲线、二次曲线、三次曲线、复合曲线、幂函数曲线、S形曲线、生长曲线和指数曲线回归)中的决定系数(R2)值。根据最大R2值确定各项观察指标的最适回归模型,并获取相应的最佳生长动力学回归方程。结果(1)MR TrueFISP图像显示66例胎儿股骨解剖特征:孕28周之前,胎儿股骨干呈低信号,骨皮质与骨髓腔分界不清;孕28周之后,胎儿股骨干骨皮质呈低信号,骨髓腔呈条状较高信号,骨髓腔与骨皮质分界清楚。孕25~39周,胎儿股骨干上方为软骨性股骨头及颈、大转子,呈高信号,与股骨干上端分界清楚;股骨干下方为股骨远端软骨性骨骺,呈高信号,与股骨干下端分界清楚。(2)在10种回归模型中,胎儿股骨各项影像学指标均随着孕周的增加呈曲线增长。胎儿股骨干长度以三次曲线模型为最适回归模型,R2值0.882,曲线拟合优度高,最佳生长动力学回归方程为Y^股骨干长度=-21.879+2.972×X孕周-4.251×10-3×X3孕周。胎儿股骨近端软骨骨骺高度以三次曲线模型为最适回归模型,R2值0.642,曲线拟合优度一般,最佳生长动力学回归方程为Y^股骨近端软骨骨骺高度=-16.720+1.357×X孕周-3.227×10-3×X3孕周。胎儿股骨远端软骨骨骺前后径以幂函数曲线模型为最适回归模型,R2值0.489,曲线拟合优度低,最佳生长动力学回归方程为Y^股骨远端软骨骨骺前后径=0.887×X0.861孕周。胎儿股骨近端软骨骨骺横径、前后径以及远端软骨骨骺横径和高度均同时遵从复合曲线、生长曲线和指数曲线模型,R2值分别为0.568、0.452、0.549和0.387,曲线拟合优度低,其指数曲线模型的最佳生长动力学回归方程分别为Y^股骨近端软骨骨骺横径=6.961×exp (0.028×X孕周)、Y^股骨近端软骨骨骺前后径=7.301×exp (0.025×X孕周)、Y^股骨远端软骨骨骺横径=6.114×exp (0.035×X孕周)和Y^股骨远端软骨骨骺高度=8.727×exp (0.021×X孕周)。结论基于产前3.0 T 的TrueFISP MRI,胎儿股骨各影像学指标的生长动力学特征符合曲线回归模型,可为产前评估胎儿骨骼发育状况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胎儿发育 股骨 软骨骨骺 生长动力学 磁共振成像 真稳态进动梯度回波序列
  • 简介:目的:探讨3.0T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微钙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乳腺X线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3~5级微钙化病变70例,均行乳腺3.0TMRI动态增强扫描。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2种方法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并进行比较。结果:70例中恶性病灶22例,良性48例。MRI对70例微钙化病灶强化特征进行分级:1级10例,均为良性;2级26例,均为良性;3级10例,良性9例,恶性1例;4级12例,良性3例,恶性9例;5级12例,均为恶性。MRI动态增强扫描与X线摄影对微钙化诊断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微钙化患者的临床进一步处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乳房X线摄影术 微钙化 磁共振成像
  • 简介:1.核磁共振驰豫时间(T1,T2)当氢原子核被置于固定的强磁场中时,会分成顺磁场和逆磁场两种方向排列,而形成两种能级状态。这时若用无线电波来照射这些氢原子核,各氢原子核会因周围环境的差异而吸收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的能量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这种现象称核磁共振(NMR)。使氢原子核发生核磁共振的条件是:ω=26753H0式中H0表示氢原子核周围磁场的强度,ω表示使该氢原子核产生共振跃迁的无线电波的频率,比例常数26753,是氢原子核的旋磁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 氢原子 纵向弛豫时间 横向弛豫时间 无线电波 驰豫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5T磁共振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经临床及关节镜证实的前交叉韧带损伤MR图像,分析前交叉韧带撕裂MRI特征。结果30例共检出11处前交叉韧带挫伤,12例完全撕裂,7例部分撕裂。结论1.5T磁共振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病变及损伤程度诊断准确率高,能作为术前无创性检查手段,为选择是否手术治疗及手术方式提供最直接依据,但对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和部分断裂,存在一定的交叉诊断。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损伤 撕裂 膝关节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核磁共振技术在医学影像学和科学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1.5T双梯度核磁共振机作为其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影像诊断的准确性至关重要。然而,长期地使用和运行会导致设备出现各种故障,如信号丢失、梯度失调等。因此,及时有效地检修核磁共振机故障,成为维护人员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将简要探讨1.5T双梯度核磁共振机故障检修,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与指导。

  • 标签: 1.5T 双梯度 核磁共振机 故障检修
  • 简介:【摘要】目的:在乳腺肿瘤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成像(MRI),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9例乳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检查,以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组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阳性37例,阴性52例,MRI诊断阳性36例,阴性53例,诊断灵敏度为94.59%,特异度为98.08%,准确度为96.63%,与确诊结果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结论:MRI在诊断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方面价值较高,与病理诊断一致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MRI 乳腺肿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MRI)对乳腺肿瘤的诊断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108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其肿瘤性质分为良性病变组62例、乳腺癌组4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动态增强(DCE)检查,比较2组患者的TIC曲线类型以及相关定量参数。结果:乳腺癌组患者TIC曲线多为Ⅱ型、Ⅲ型28.26%、58.70%,良性病变组患者多为Ⅰ型77.42%,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分析DCE定量参数,与良性病变组相比,乳腺癌组患者Kep、Ktrans、Ve均更高(P<0.05)。结论:良性、恶性乳腺肿瘤患者的TIC曲线及DCE定量参数差异明显,可为乳腺肿瘤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乳腺肿瘤 核磁共振成像 增强扫描 定量参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膝关节损伤患者临床中采用核磁共振(MRI)诊断后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病例数选取我院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62例,纳入时间为2018年11月至2020 年11月;给予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均分别采用核磁共振和CT进行诊断,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62例膝关节损伤患者,MRI组的总检出率为100.00%(62/62),CT组的总检出率为93.55%(58/62),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核磁共振影像表现为内部有球状、线条状、裂隙状阴影,边缘模糊及增粗且T1WI 低信号显示。结论 核磁共振的应用对于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总检出率,同时还可以为临床医生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 标签: 核磁共振 膝关节损伤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分析丘脑肿瘤的核磁共振诊断与MRI表现。方法:选择本院在近3年收治的丘脑肿瘤患者6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核磁共振影像学表现症状。结果:60例患者经过MRI诊断,并且研究按照患者组织病理分型,对患者进行分类,可见的星形细胞瘤16例,好发于患者背侧丘脑与上丘脑,生殖细胞瘤18例,好发于患者背侧丘脑与上丘脑,转移瘤16例,没有显著的占位效应。而畸胎瘤与淋巴瘤各5例,强化较明显。结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主要应用于患者下丘脑肿瘤的诊断中,能够清晰地显示患者病变的主要位置及范围,对患者的疾病准确诊断与合理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 标签: 丘脑肿瘤 核磁共振 MRI 临床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