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汤一介先生提出道教的核心命题是长生不死、肉体成仙、气化三清,分别对应于道教哲学中本体论、方法论、目的论的内容。精气神三者作为道教的基本范畴,贯穿于以上三个核心命题,并将道教的理想追求、实践手段、价值关怀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深切融会于道教哲学的基本命题中,成为理解道教哲学的关键。

  • 标签: 道教哲学 为道 肉体 本体论 融会 有机整体
  • 简介:本文以主祷文的翻译为例,指出基督教的道成肉身教义怎样被用于圣经翻译中,通过分析《和合本》、《现代中文译本》、《圣经新约全书——新汉语译本》对于主祷文的翻译,认为它的理想翻译其实应当遵从"信中雅"的原则。文章最后依据自译的主祷文,探讨了其中关于上帝的主权十字架的神学。其结论为:圣经翻译涉及到对圣经文本客观启示出来的神学把握译者主观的神学立场的反思。

  • 标签: 信中雅 主祷文 道成肉身 圣经翻译
  • 简介:颜真卿(709年-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人。出身于一个世宦家庭,其五世祖为北齐学者颜之稚,在《颜氏家训》中首倡三教合一之论.认为神仙之事。未可全非云。真卿少时丧父,但由

  • 标签: 书法家 颜真卿 道教 政治生涯 宗教信仰
  • 简介:贪、嗔、痴,佛教称之为“三毒”。贪是贪爱五欲,五欲有两解是能使人的感官觉得快意舒服的色、声、香、味、触:二是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嗔是愤恚无忍,与人不能合群,个人修养差。痴是愚顽无明,不懂为人为僧的道理。这“三毒”,严重危害佛教徒的身命慧余,不但不能修成道果,而且使僧尼丧失了起码的资格。

  • 标签: 佛教 宗教信仰 教规教义 作风建设 宗教问题
  • 简介:近代以来,科学君临全球,成为举世公认的价值尺度、无上权威。宗教,尤其是被西方人作为宗教之典型的基督教,因表现出科学明显相悖的禀性,曾藉教权迫害过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科学家,阻碍过科学的发展,因而随科学之进展而大大贬值。“宗教科学水火不相容”、...

  • 标签: 王季同 佛学 佛教 佛法 唯科学主义 科学方法
  • 简介:关于新罗元晓中国华严思想家之间的关系,以往人们往往只注意到法藏在思想上受到元晓的影响,但在澄观的著作中也有多处对元晓著作的引用,显示出澄观同样受到元晓的影响。特别是在判教说以及关于《楞伽经》《大乘起信论》的理解方面,这种影响就更为明显。当然,由于元晓澄观在思想立场上的差异,澄观对待元晓的思想是有有选择地吸收。在考察澄观的思想形成时,元晓的思想影响不可忽视。

  • 标签: 元晓 澄观 判教 《楞伽经》 《大乘起信论》
  • 简介:竺摩是民国时期一位著名的高僧,抗战期间应邀来澳门弘法,澳门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澳门讲经、办刊,联络海内外中国佛教徒,积极支持和宣传爱教救国思想,对澳门佛教文化的发展和澳门内地及海内外的佛教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 标签: 竺摩 澳门佛教 太虚 觉音 抗战
  • 简介:“利巴”,意思是空头盈余,高额利息。伊斯兰教初期,禁止“利巴”系专对阿拉伯蒙昧时期遗留并风行的高利贷而言。“利巴”的形式大致有:1.甲向乙购物,双方言明限期付款,到期甲却不能付,则协商延缓支付,但要比原货款增加数额,其增加部分即是“利巴”。2.债主借贷者立字协议,贷款有一定期限,并商定利率,按月计息,偿期一到,借贷者应将本利一并还清。借贷者如不能按期归还,则要将所欠本利悉数转为新的本

  • 标签: 蒙昧时期 高额利息 借贷者 穆圣 高利贷者 《古兰经》
  • 简介:大慈寺又叫大圣慈寺,是唐宋成都最为著名的寺院之一。唐宋时期,大慈寺不仅是成都著名的佛教寺院,同时还是成都士庶文化生活、经济生活、游闲生活的中心。由此揭示,中唐以降之佛教已经全盘融入普罗大众的世俗社会生活。如果不僵化地以经义作为佛教的全部,则此融入揭示:中唐以降之佛教并非真如普遍所认为的随着八大宗派的衰落而衰落,而是以更世俗化的姿态完成了新一轮的信仰转型。

  • 标签: 大慈寺 寺院 社会生活 成都士庶
  • 简介:作为一种抵达艺术与人生至境的独特修持方法,诗禅秉持“悟”、“妙悟”而抵达般若妙境。禅宗不藉文字、否弃概念,通过对思维定势的消解而超越对立,以情尘意垢的遣除而洞见自性本心,其进入诗学领域,对诗歌发生的艺术思维个体审美心理体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自见本性、直指本心的超验意识,文艺创造活动圆融、会通。

  • 标签: 诗禅一致 艺术精神 思维形态 会通
  • 简介:中国有句老话叫:“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这就是说在中国几乎每家都奉有阿弥陀佛,人人心中都有观世音菩萨存在。可见观世音菩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之大。在中国不但在形式上很多家庭中都供有观世音菩萨像,每年还有庆祝观世音菩萨的诞辰、出家和成道的二月十九、九月十九和六月十九等三个节日。更重要的,在许多人的心中,还有一颗真诚而恳切的信仰之心,

  • 标签: 观世音菩萨 净土 念佛 观音 存在 人心
  • 简介:上海人民广场西北角有气势宏伟的大剧院,建筑面积6.28万平方米,观众厅,中剧场和小剧场共有2650个座位。它丰富着我们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又象征着我们这代人的幸运和骄傲。当我们满怀时代的喜悦,信步踏进剧院大门,欣赏一流的演出时,也许不再会想起曾经给我们的长辈们带来欢乐和满足的古戏台,

  • 标签: 戏台 小剧场 演出 欣赏 剧院 欢乐
  • 简介:本文从四个方面叙述从印度传来的佛教如何适应中国的社会政治固有文化传统。佛教作为外来异质文化,如何适应东土的社会政治制度;其次,印度佛教哲学的思维,对中国人的思维如何形成挑战;第三,佛教的人生思考如何深化中国人关于生存意义的玄想。第四,中国的社会现实如何接纳印度佛教制度习俗,逐步形成中国人的民间生活风俗及精神习惯。由此中国文化宗教模式形成的同时,原产于印度的佛教也部分改变她的模式风格。佛教在中国经历的文化转型,保存了中国固有的文化精神实质、气派风格,保留了她之作为宗教而扣问生死,充实人生意义的使命。中国佛教的形成,最终完成了印度佛教圆融地化入中国文化传统的过程。

  • 标签: 印度佛教 中国文化 哲学思维 精神生活 文化调适
  • 简介:古代诗人可以吟唱“深山藏古寺”;现代诗人会发现,“深山已难藏古寺,古寺深山人更多”,佛教圣地大都成了旅游胜地。既要看到旅游业对佛教文化的积极作用,也应看到旅游业对佛教文化的消极影响。如何保持佛教本色、化世导俗而不被完全世俗化、庸俗化,是特别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 标签: 佛教圣地 旅游胜地 佛教本色 陶冶性情 端身正念
  • 简介:显通寺建筑塑像树仁显通寺在五台山中心区台怀镇中央,背靠凌云耸峙的灵鹫峰,面南巍峨壮观的大白塔,西着冲涮烦恼的寿宁法水,门临通往佛国圣境的菩萨之路。寺院开阔,占地43700平方米。殿宇宏伟,计有400余间。中轴线上,一连七进殿堂,廊房禅堂,左右对称美...

  • 标签: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 印度大乘佛教 文殊殿 五台山佛教 大雄宝殿 康熙皇帝
  • 简介:日本接受中国佛教在公元6世纪中期,先传入日本的佛教宗派并不是禅宗。最早在日本介绍禅学的也不一定是禅宗和尚。日本禅宗在12世纪时正式建立,最初建立的是临济宗,禅宗在日本开始流行的时候,日本天皇的权利已经衰落,日本社会正好处在所谓的幕府政治的时代(镰仓时代与德川时代)。日本的民族

  • 标签: 中国佛教 禅宗思想 抒情方式 俳谐诗歌 意境 闲寂风格
  • 简介:本文对佛教里面的"烧身供养"做了历史性的的考察.认为其背景是依据大乘经典的教义,并在公元四至五世纪之后发生于中国本土的.大乘经典说这是一种"菩萨行"的行为,但在中国,各时代对它的看法并不一致.梁代认为这种行为并非一般僧众所为,且有得不偿失,甚至犯戒的嫌疑.唐代认为根据佛典虽有正当的一面,但其实施必须因人而异,对努力修行的一般僧侣而言,不宜贸然行事.宋代支持僧人"烧身供养"的行为,对后代影响到至深.唐代法门寺的佛舍利供养,促进了"烧身供养"的行为发展,我们惊叹于佛教对民间进行渗透的巨大力量的同时,不得不对佛教世俗化而产生的新的社会问题有所注目.但是无论是"烧身供养"或是"舍利信仰",随着时代的变迁,应如何正确地看待某些脱离佛教经典的原意的变化,值得深思.

  • 标签: 舍利信仰 烧身供养 佛教经典原义 佛教世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