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针对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师范生培养的角度出发,依照生命教育理论和方法,设计面向师范生的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以质性研究的方法,从"知""情""意"三方面评估课程实施效果,分析课程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及其原因,探究体验式生命教育在师范生培养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不仅能给学生带来知识的获得,也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取得更多情绪体验,并促进其对未来发展的思考。这种课程的教学效果与生命教育的目的相一致,是生命教育的有效探索。

  • 标签: 生命教育 体验式学习 师范生培养 课程设计 效果评估
  • 简介:在国内学术界,民主社会主义虽谈不上是理论热点问题,但有关于它的讨论却不时泛起涟漪。然而,民主社会主义自身所信奉的多元化价值观、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在纲领上的不同侧重以及实践中形成的不同模式,使相关理论概念异常庞杂混乱,国内对其讨论中也常常出现某些似是而非的论点。认真研究和讨论民主社会主义,前提在于对其理论和概念的系统把握,而日前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民主社会主义理论概念》一书对此所作的阐明,至少为我们研究和讨论德国版的民主社会主义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理论概念基础。该书是一本专业性的理论词典,之所以说它体现了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眼中的民主社会主义,是因为其编者和词条的撰写者绝大多数是德国社民党的学者、理论家或政治家:主编托马斯·迈尔长期担任德国社民党基本价值委员会副主席、艾伯特基金会政治教育学院院长,在民主社会主义理论方面著述颇丰;卡尔一海因茨·克莱尔担任过社民党理事会政策、研究和计划部主任和欧盟地区委员会社民党党团主席,同时对第二国际史颇有研究;苏珊·米勒曾任社民党理事会历史委员会主席,她与书中“工会一概念”等词条的撰写者、另一位社民党学者海因里希·波特霍夫合著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史》一版再版,公认是德国社民党历史的官方权威读本。词条的撰写者更不乏大名鼎鼎的社民党政治家:长期担任该党主席和联邦德国总理的勃兰特撰写“民主社会主义”词条,《哥德斯堡纲领》经济部分的撰稿人、曾任德国联邦经济合作部部长的艾哈德·埃普勒撰写“增长的极限”、“生活质量”,时任德国社民党理事会环境委员会委员的约·莱内恩撰写“环境政策”,担任过慕尼黑和柏林市长、后来接替勃兰特担任德国社民党主席�

  • 标签: 德国 社会民主党 民主社会主义 第三条道路 社会主义
  • 简介:一个值得注意的新动向─—德国社会民主党关于是否继续使用“民主社会主义”概念的争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1951年社会党国际成立以后,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基本上使用“民主社会主义”一词作为表述自己的理论和政策的.总的概念,以此代替过去长期使用的“...

  • 标签: 民主社会主义 德国社会民主党 新动向 社会民主主义 值得注意 社会党国际
  • 简介:上海大学近年先后开设的"大国方略"、"创新中国"两门课程,汇集多学科名师之力,通过多学科隐性教学内容、对话互动方式等多种途径,同时,通过对课程知识与价值观的活化与人化,从课程序列、教学内容、教学团队和教学方法等多个层面实现了思政教育的有效渗透,走出了一条思政教育新路,也为各高校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课程文化,成为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参照。

  • 标签: 大学生 思政教育 新路
  • 简介: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家托马斯·迈尔主张放弃使用“民主社会主义”概念,改用“社会民主主义”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家托马斯·迈尔从1991年以来在《民主社会主义一社会民主主义导论》修订第3版、《社会主义还剩下什么?》等著作中反复论述,鉴于苏东剧变后出现的新情况...

  • 标签: 民主社会主义党 社会民主主义 德国社会民主党 托马斯 理论家 现实社会主义
  • 简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在高等院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的法律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教师需要深刻且全面的理解这门课程的本质特点。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法律知识的教学策略,以期为相关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 标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法律知识 教学探讨
  • 简介:2016年9月26-27日,第二届“中央文献翻译与研究论坛”在大连外国语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央编译局中央文献翻译部、中央编译局《国外理论动态》杂志社、大连外国语大学东北亚外交外事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央文献翻译与研究基地联合举办,论坛主题聚焦中国重要概念与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刘宏、中央编译局中央文献翻译部主任杨雪冬和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王铭玉分别向大会致辞,

  • 标签: 中央编译局 翻译与研究 文献翻译 话语体系 政治概念 基础性作用
  • 简介:生命教育在我国发展已有近二十年,但尚未形成可普及推广的课程体系,其主要原因在于本土生命教育课程缺乏核心内容和目标。基于过去十五年的文献回顾发现,本土生命教育课程在内容和目标上有三个核心要素,包括:一、现实生命的教育内容(身、心、社、物);二、超越生命的教育内容(信仰、道德、审美、死亡);三、生命教育的核心目标(丰富生命知识、体验生命情感、提升生命价值、培养生命能力)。可以借鉴这些核心要素进一步开展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对传统课程的渗透。

  • 标签: 生命教育 教育内容 教育目标
  • 简介:上海大学于2014学年冬季学期开设的新型本科通设课"大国方略"系列课程采取了本校独创的"项链模式"。课程由不同领域学有专长的教授,组成团队。教授们各讲一段,借助课程内在的逻辑线索,形成整体的教学效果。该系列课程不追求给大学生一堆现成的结论,而是帮助他们学会思考和把握问题,如同给他们一双眼睛,使之避免"灯下黑",从而看懂中国,看懂世界,在国家的发展中,找准自己人生的定位。"大国方略"系列课程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欢迎。其价值不但溢出了这门课程,甚至已经溢出了课程开发本身,成为一个对高校管理不无启示的案例。

  • 标签: 大学生 思政 教育 创新
  • 简介:当前越来越多的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的高科技犯罪给侦查实务部门的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符合公安工作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警务人才的培养成为各高校尤其是公安和政法院校的重要任务,因此,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各院校在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上进行了努力创新和改革。本文以西南政法大学的学科体系以及相关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对比研究,并综合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优化该校所开设《电子侦防技术》课程的内容设置和教学方式的意见和建议。

  • 标签: 应用型 警务人才 内容设置 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