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基本案情]申诉人(一审原告、二审上诉人):胡某。被申诉人一:某电视艺术中心(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法定代表人:郑某。被申诉人二:某音像出版社(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法定代表人:袁某。

  • 标签: 抗辩理由 合同之债 著作权 法定代表人 音像出版社 申诉人
  • 简介:本文主要探讨台湾第三人撤销诉讼程序立法妥当性、其构成要件解释与适用,以及其原告适格、被告适格与判决效力问题。本文尚比较台湾与大陆第三人撤销诉讼于立法目的、要件与法律效果异同。从比较德国法观点,详尽介绍德国侵害第三人诉讼参与听审请求权救济方式。尤其尚分析虚假诉讼各种救济模式,并就第三人听审请求权受侵害情形与虚假诉讼情形第三人事后救济程序,提出未来立法方向上建议。

  • 标签: 第三人撤销诉讼 再审程序 虚假诉讼 故意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诉讼 听审请求权
  • 简介:本文介绍了我国证券争议纠纷解决方式之一——证券仲裁的发展以及我国证券仲裁的理论、立法和实践现状,指出应该从理论、立法和实践方面重新构建我国的证券仲裁。

  • 标签: 纠纷解决方式 证券仲裁制度 立法 中国 争议 理论
  • 简介:在意义与真理的问题上,维特斯坦的后期哲学是批判指涉主义与逻辑完美主义的.在法理学探讨中,德沃金援引维特斯坦,是因为德沃金在根本上认同维特斯坦的后期哲学;与此相对,哈特对维特斯坦后期哲学的援引,仅仅是对其著作中某些孤立语篇的认同,是一种断章取义的误解.哈特引用他们,只是借助他们来指出无形的规则是存在着的,哈特本人采取外在视角的方法来对规则进行客观中立的描述,显然与维特斯坦的后期哲学是水火不容、尖锐对立的.

  • 标签: 维特根斯坦 意义 道德中立的描述 外在视角
  • 简介:以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为基本理论框架,本文讨论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的主要角色的主观权利与客观法律之间的法权冲突与解决方式。本文论证到,“割肉契约”的签订是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互相承认对方的平等法权的商业妥协。女儿私奔以及对其宗教和伦理的侮辱破坏了夏洛克与基督徒之间的信任基础。夏洛克的报复不是“为法权而斗争”,而是以个人的报复欲望挑战威尼斯的普遍法权。鲍西娅介入“割肉审判”是为了保护家庭伦理,她结合犹太律法与威尼斯法律两种法律渊源解释“割肉契约”,用更极端的“法条主义”击败了夏洛克。本文认为,威尼斯法律的真正缺陷是法律保障的是少数商业家族的寡头统治,既缺乏对特定法权人格侵犯其他的法权人格的合理规制,也不能以“政治共同体”的友爱之情团结不同的宗教/民族群体的伦理生活,导致威尼斯社会的法权的特殊性与普遍性产生难以调和的冲突。总之,自由平等的普遍法权在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兴起了,但却面临着深刻的危机。

  • 标签: 法权 割肉契约 爱欲 市民社会 国家
  • 简介:杰里米·边沁是现代英美法理学的先驱,他开创的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后来发展成为现代西方三大法学流派之一。人们一谈到边沁的法哲学,马上会想到他的招牌式理论即"功利主义"理论,但除此之外。边沁法哲学还有另一个重要维度即"逻辑"维度,这一维度常常为人们所忽略。为什么边沁如此重视"功利"与"逻辑"呢?这是由边沁法哲学的现代性特点决定的——边沁试图使得法律更具有理性特点。为此,他诉诸了"功利"与"逻辑"这两大工具,他试图通过前者保障法律的内容具有科学性,借助后者保证法律的表现形式具有现代性。最终,边沁部分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但同时,过度形式化的法律也遭到了人们的猛烈批判,边沁法哲学陷入了现代性的"迷思"之中。

  • 标签: 功利 逻辑 现代性 边沁法哲学 意愿的逻辑
  • 简介:斯多亚哲学是西方自然法理论的开端,基于其对世界精致的泛神论解释,斯多亚哲学提出了普世主义的平等观,人人皆有神性,在起源上皆为平等。斯多亚哲学的普世主义经由自然法的媒介改造了罗马法,为罗马法产生平等法权观念提供了哲学前提。

  • 标签: 斯多亚 自然法 普世主义
  • 简介:近代知识产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由封建特许权向资本主义财产权转变的历史过程。作为这一过程的结果,现代知识产权法是根据自然法的天赋人权理念构建的,但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产权与人权进入了相互冲突的历史时期。对发展中国家及其人民的健康权、文化权、食物权、发展权等基本人权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本文通过对知识产权本质属性以及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理论基础的分析,从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与运行发挥着深刻影响的法哲学中,寻找知识产权法人权危机的根源。

  • 标签: 知识产权 人权 知识产权法 正当性
  • 简介:19世纪以后,法学上的个人主义开始借助于一种以"自由意志"为核心的更为抽象的概念系统加以表达——这就是贯穿民法始终的"意思"理论。这一切主要得益于18世纪康德的伦理哲学对法学的影响。在诸多反映近代民法的个人主义特征的理论范畴中,权利理论是又一突出的体现了康德哲学对近代民法学之影响的领域。康德的伦理哲学对近代民法理论的影响不仅限于德国,其学说还影响到了19世纪法国的民法学理论。

  • 标签: 康德 近代民法 个人主义
  • 简介:在当代,我国西部地区的哲学现状及其发展与国内其它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造成西部地区哲学滞后的原因,既要从物质生产状况和经济发展的方面去分析,也要研究历史的、文化传统的、学术传统的诸多因素的原因.

  • 标签: 西部地区 哲学 文化 经济
  • 简介:<正>民法是人法,对自然人的尊重和保护始终是民法和整个私法的基本理念和内在价值,诚如拉德勃鲁赫在《法律上的人》中所言:"人类呈现的形象的变化是法律史上‘划时代’的变化,对于一个法律时代的风格而言,重要的莫过于对人的看法,它决定着法律的去向"。民法的这种"人本属性"又集中表现为民法对意思自治理念的张扬与珍贵。因为

  • 标签: 意思自治 民法理论 拉德勃鲁赫 法律史 契约自由 《法国民法典》
  • 简介:忠实义务系信托构造中维持信赖基础重要关键,且为受托人必须恪守以确保受益人之利益、信托本旨与信托目的达成。受托人于信托关系存续中,于不违背信托目的与信托本旨之前提下,是否能从信托受益权上设定并取得担保物权?不无疑义。有鉴于此,以信托忠实义务基础构造、受益人保护必要以及金融圆滑化视点,结合台湾地区及日本相关法规与实务案例,进行比较分析与研究,诚属重要。

  • 标签: 信托受益权 忠实义务 利益冲突 信托构造 金融圆滑化
  • 简介:刑法中有很多原本属于注意规定的条款却往往被误读为法律拟制。片面共犯属于共同犯罪的一种特殊情形,应当将其认定为注意规定而非法律拟制。《刑法》第382条第3款等身份犯共犯的规定应属于注意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伙同国家工作人员实施受贿、挪用公款、滥用职权等犯罪行为的,仍能构成相应身份犯的共犯。《刑法》第120条第2款、第157条第2款、第198条第2款等规定对“牵连犯”数罪并罚的条文应认定为注意规定。《刑法》第163条第2款、第385条第2款、第387条第2款等“经济往来条款”应认定为注意规定。《刑法》第234条之一第2款关于摘取器官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规定应认定为注意规定。

  • 标签: 注意规定 法律拟制 提示性 重复性
  • 简介:一、案情简述1995年1月25日上午,被告人姜树有的亲属赵波经营的台球厅开业。当日中午,姜树有与赵波等人在台球厅隔壁的饭店就餐。13时许,赵波妻徐秀春发现台球少了一个,怀疑是来玩台球的孙德胜(本案被害人,男,16岁)所为。姜树有、赵波等酒后找到孙德胜,孙否认亭台球之事,姜用长114厘米。直径9厘米、重约5千克的木棒击中孙德胜头部,将其打倒在地。孙德胜经他人送往医院抢救无效于1995年2月2日死亡。被告人姜树有捕前曾因盗窃罪被佳木斯铁路运输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姜树有致孙德胜死亡的犯罪发生在前罪的缓刑期间内。被害人孙德胜死后其母悲伤过度,在被害人死亡不久也含怨离开人世。时隔几日八三江

  • 标签: 被告人 故意杀人罪 伤害致死 辩护人 被害人 法医鉴定
  • 简介:法作为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后的社会现象,是在取代原始氏族社会的习惯后产生的。法起源于何时,法史学界至今尚无定论。有关中国法的起源仍限于一些传说和故事。皋陶的故事就是关于中国法起源的最早的故事。而且,有关汉字中"法"(灋)的起源,也与皋陶和他的神兽麃(又名獬豸)有关。有关

  • 标签: 法起源 原始氏族社会 神兽 皋陶之刑 天讨有罪 刑期无刑
  • 简介:社区矫正制度作为司法体制的改革内容之一,其改革成效明显。但由于公众对社区矫正的认同感不够,法律规定与实践存在冲突等等问题影响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入开展。对此,笔者结合具体实践,提出如下推进对策:一是要重视"小社区、大社会"的矫正理念。社区矫正的关键在于使犯罪人回归社会,形成社会再生资源,其核心是矫正质量。为此,在省或市司法机关的宏观领导下,以区(县)司法部门、街道司法派出机构或联系点

  • 标签: 社区矫正工作 社区矫正制度 司法部门 司法体制 司法机关 再生资源
  • 简介:笔者在司法实践中感到,我国现行担保法中有关抵押权的实现途径要么滞后,要么繁琐与低效,使抵押制度的规范与发展受到很大制约.“担保之王”在社会上没有真正体现与发挥,市场经济与信用制度被法律拦阻,受到诉讼观念影响,抵押权甚至找不到单独实现的途径,本文拟专就抵押权的实现途径进行探讨,以认识抵押权实现中存在的问题。

  • 标签: 抵押权 抵押制度 诉讼观念 担保法 司法实践 实现途径
  • 简介:人大监督司法的职能一向处在较为薄弱的状态,这不仅影响了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职能的全面发挥,同时还制约了人大及其常委会所享有的其他法定职能发挥。目前人大监督司法的职能亟待强化,以完善我国的司法监督制度体系,提升司法公正性和权威性。突破的重点应当置于法律监督深入化、工作监督常态化和人事监督实质化等三个层面加以考虑,并同时强化人大监督司法的公开化、规范化和民主化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 标签: 人大监督司法 法律监督 工作监督 人事监督 司法改革
  • 简介: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并设定了以手段为重要内容的“非法方法”判断标准。根据刑事诉讼法和相关的司法解释,非法证据排除设立目的在于规范司法行为和办案程序,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以“非法方法”作为非法言词证据的判断标准并不能够满足该制度目的与要求,应当以程序合法为前提、自白规则为要素、人权保障为主线,综合进行。

  • 标签: 非法言词证据 认定标准 程序合法 自白 人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