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颈部涎腺型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carcinoma,CCC)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2018至2021年诊断的7例CCC的临床病理资料,光镜下观察HE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并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EWSR1基因断裂重组情况。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男性5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范围32~71岁(中位年龄50岁),肿瘤分布于腭部、舌根部、声门下、右颌下及鼻咽部。镜下肿瘤组织呈浸润性生长方式,肿瘤细胞形态较一致,排列呈实性片状、巢状或梁状;肿瘤细胞胞质丰富,透明或嗜酸性;间质可见显著的玻璃样变,部分病例局灶亦可见促纤维增生性间质。肿瘤细胞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及鳞状上皮标志物(CKpan、CK5/6、p63及p40),不表达肌上皮标志物(平滑肌肌动蛋白、Calpon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及CD10);FISH检测结果显示EWSR1基因断裂重组。随访时间8~33个月,6例患者无瘤生存,仅1例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涎腺型CCC是一种罕见的涎腺上皮源性肿瘤,需要与多种含有透明细胞的涎腺肿瘤相鉴别,熟悉其组织形态学特征、结合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必要时行分子遗传学检查可避免误诊。肿瘤总体生物学行为惰性,预后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勾画模型,用于勾画头颈部危及器官(OARs),并与基于图谱方法的Smart segmentation勾画软件进行比较。方法自动勾画模型由基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分类模型和勾画模型组成。分类模型将CT图像从头脚方向分为6个分类,将每个OARs对应分类的CT图像输入勾画模型进行分割勾画。自动勾画模型使用150例病例训练模型,Smart segmentation使用相同的150例病例组成图谱库,两者同时对20例测试集进行勾画。使用相似度系数(DSC)和豪斯多夫距离(HD)评估2种方法勾画准确性,同时记录两种方法勾画花费时间。根据数据是否满足正态分布,分别使用配对t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自动勾画模型的DSC和HD结果如下:脑干为0.88和4.41 mm、左眼球为0.89和2.00 mm、右眼球为0.89和2.12 mm、左视神经为0.70和3.00 mm、右视神经为0.80和2.24 mm、左颞叶为0.81和7.98 mm、右颞叶为0.84和8.82 mm、下颌骨为0.89和5.57 mm、左腮腺为0.70和11.92 mm和右腮腺为0.77和11.27 mm。除腮腺外,自动勾画模型勾画结果均优于Smart segmentatio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5~7.915,Z=-1.352~-3.921,P<0.05)。同时,自动勾画模型速度比Smart segmentation提高了51.28%。结论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建立了自动勾画头颈部OARs的模型,得到较准确结果,勾画精度和速度均优于Smart segmentation软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头颈部横纹肌肉瘤(RMS)的CT及MRI特点。方法收集22例经病理证实的头颈部RMS患儿的影像学资料,观察病变部位、大小、形态、CT及MRI图像特点,以及骨质破坏及周围组织转移等情况,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肿瘤均为单发,位于鼻咽部5例,鼻腔及鼻窦部4例,眶部1例,颈部4例,耳道6例,颞部2例。CT扫描18例,表现为等密度12例,等低密度6例,瘤体内均无脂肪及钙化,其中2例合并出血,1例合并液化。增强呈渐进式强化,12例伴增粗迂曲血管影,静脉期呈片絮状、团片状及斑马纹状强化;MRI扫描22例,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及DWI呈高信号,增强后不均匀明显强化,4例瘤体内见多发小环状强化;肿瘤形态不规则,呈浸润性生长,其中围血管征4例,骨破坏8例,脑及远处转移12例,淋巴结转移5例。结论RMS儿童及青少年多见,CT扫描能很好显示瘤体对周围骨质的破坏,MRI更能清晰显示周围软组织的受累情况。有效结合CT及MRI图像,可为RMS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信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咽旁间隙良性肿瘤的手术方式。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医院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48例咽旁间隙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影像学检查,其中经颈部径路切除咽旁间隙肿瘤32例,经口径路切除咽旁间隙肿瘤16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病理结果提示:神经鞘瘤20例(41.7%),多形性腺瘤17例(35.4%),神经纤维瘤4例(8.3%),血管瘤4例(8.3%),囊肿3例(6.3%)。住院期间并发症:经颈部径路手术者发生并发症6例,经口径路手术者2例。术后随访10~62个月,经口径路手术者复发2例,经颈部径路手术者复发3例,均再次手术后治愈。通过统计学分析显示,经口径路与经颈部径路手术在患者性别、年龄、住院天数、住院期间并发症、术后是否复发方面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径路对于位于咽旁间隙前半部的肿瘤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而位于咽旁间隙后半部的神经源性肿瘤,建议采用经颈部径路。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联合应用胰瘘风险评分表(fistula risk score, FRS)和术后第一日腹腔引流液淀粉酶(drain fluid amylase on postoperative day 1, DFA1)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 PD)后临床胰瘘的条件,指导术后早期拔除腹腔引流管。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430例PD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验证FRS对术后临床胰瘘的预测价值,并在FRS中高分段组(3~10分)患者中进一步利用DFA1对术后临床胰瘘进行预测分析。结果430例患者中发生术后临床胰瘘56例(13.0%),FRS预测术后临床胰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95% CI:0.861~0.921, P<0.001),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RS为术后临床胰瘘的独立影响因素(OR=2.933, 95% CI:2.230~3.856, P<0.001)。将430例患者参考FRS分组后,低分段组(0~2分)患者无术后临床胰瘘发生;中高分段组(3~10分)患者中应用ROC曲线分析计算得出DFA1>653.9 U/L预测术后临床胰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63.8%、39.2%、95.0%。结论对于FRS≤2分、以及FRS≥3分且DFA1≤650 U/L的患者,PD术后可选择早期拔除腹腔引流管。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瘘影响因素,并总结其护理对策。方法纳入该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尿道下裂术后患儿129例,并依照术后是否发生尿道瘘分为术后并发尿道瘘组15例和未并发尿道瘘组114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对可能造成术后尿道瘘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纳入129例患儿中术后发生尿道瘘为15例,尿道瘘发生率约占11.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年龄(OR=3.726)、尿道下裂严重程度(OR=2.531)、卫生状况(OR=1.905)、是否发生感染(OR=2.174)、焦虑不安(OR=3.490)及是否发生引流不畅(OR=4.787)均是影响术后尿道瘘的独立因素(均P<0.001)。结论对于尿道下裂手术患儿,应根据潜在导致术后尿道瘘的具体原因制定针对性防护方案,以有效防止尿道瘘发生。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发生于老年男性气管切开术后的气管无名动脉瘘。患者男,60岁,因“意识下降5 d”就诊于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查头颅CT示脑积水、小脑出血术后,为求进一步诊治于7月20日至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入院治疗。住院过程中发生气管切开造瘘口大出血,于手术室全身麻醉下行气管切开伤口探查术与血管造影术,见头臂干中段上壁造影剂溢出,证实出血原因为气管无名动脉瘘,予以压迫填塞后再次造影见头臂干血流通畅,无造影剂溢出,证实破裂点压迫稳定,患者转至外院血管外科行支架植入过程中因过度失血死亡。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食管异物致气管食管瘘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5例食管异物致气管食管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6例;发病年龄13~100个月,中位年龄21个月。记录患儿异物类型、异物存留时间、诊断方法、瘘口位置、主要早期症状、近远期并发症、外科干预策略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研究纳入15例患儿的异物类型包括纽扣电池13例,圆形塑料片1例,塑料带齿玩具1例;异物存留时间为6 h至6个月;瘘口位置位于食管上段12例,食管中段3例;主要早期症状为发热13例,呛咳15例,咳嗽咳痰13例,呼吸困难3例;其他近远期并发症包括肺炎15例,颈部软组织感染2例,声带麻痹2例,食管狭窄2例。15例患儿中,9例经抗感染、抑酸、雾化、保留胃管或空肠喂养管、胃造瘘营养支持后治愈,3例行手术治疗治愈,1例放置食管覆膜支架后死亡,2例留置空肠喂养管保守治疗后治愈。14例患儿获得随访,2例留置空肠喂养管随访中,余12例无其他并发症。结论纽扣电池是致气管食管瘘最常见的异物,发热、呛咳、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是气管食管瘘的早期预警症状,多数气管食管瘘可不经手术修补而自行愈合。经综合治疗,大多数食管异物导致的气管食管瘘预后良好。
简介:摘要先天性支气管胆管瘘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结构畸形,为气管和胆道之间存在异常开放的交通。在儿童期通常表现为反复咳嗽、持续性肺炎和咳胆汁染色样痰,因此多在行支气管镜检查时被发现。本文报道了一例先天性支气管胆管瘘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了该病例特点。
简介:摘要脊髓髓周动静脉瘘为一种动静脉畸形,是脊髓动静脉间直接吻合的病理性异常沟通。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典型症状,早期诊断较困难,在治疗措施上目前仍存争议。其中,儿童脊髓髓周动静脉瘘占小儿脊髓动静脉畸形的25%,如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该病可治愈。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血管内治疗对儿童脊髓动静脉瘘的疗效较好。本文对儿童脊髓髓周动静脉瘘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自体动静脉内瘘真性动脉瘤(arteriovenous fistula aneurysms,AVFAs)是动静脉内瘘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动脉瘤可致皮肤变薄、破溃、感染、疼痛;血栓形成;穿刺受限;肢体缺血;高输出量心力衰竭,严重者可能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甚至死亡。目前国内对AVFAs的治疗等方面缺乏经验及总结。本文从AVFAs的定义、分型及治疗最新进展等方面作阐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静脉移植物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的通畅率及其危险因素,为进一步优化血管通路选择、提高透析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新建AVG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AVG通畅率,使用Cox回归模型分析AVG通畅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AVG 381例次,年龄为(55.5±11.8)岁,男性154例次(40.4%),糖尿病140例次(36.7%)。AVG中位一期通畅时间为377.00(95%CI 314.26~439.74)d,术后1年、2年和3年一期通畅率分别为51.0%、30.7%和15.4%。中位一期辅助通畅时间为839.00(95%CI 668.89~1 009.11)d,术后1年、2年和3年一期辅助通畅率分别为78.3%、56.4%和39.1%。术后1年、2年和3年二期通畅率分别为96.7%、90.1%和78.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吻合静脉为贵要静脉和头静脉(以肘正中静脉为参照,HR=1.869,95%CI 1.124~3.107,P=0.016;HR=2.110,95%CI 1.176~3.786,P=0.012)及吻合静脉术前内径<3.5 mm(HR=1.411,95%CI 1.020~1.952,P=0.037)为AVG一期通畅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男性(HR=1.680,95%CI 1.127~2.503,P=0.011)、平均动脉压<70 mmHg(HR=3.228,95%CI 1.109~9.394,P=0.032)、Acuseal移植物类型(以Intering为参照,HR=1.884,95%CI 1.185~2.994,P=0.007)、吻合静脉为头静脉(以肘正中静脉为参照,HR=2.817,95%CI 1.328~5.977,P=0.007)、吻合静脉术前内径<3.5 mm(HR=1.555,95%CI 1.048~2.306,P=0.028)、血磷≤1.78 mmol/L(血磷1.13~1.78 mmol/L />1.78 mmol/L,HR=1.737,95%CI 1.111~2.716,P=0.015;血磷<1.13 mmol/L />1.78 mmol/L,HR=2.162,95%CI 1.072~4.362,P=0.031)以及铁蛋白<200 μg/L(HR=1.850,95%CI 1.231~2.780,P=0.003)为AVG一期辅助通畅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血清白蛋白<40 g/L(HR=2.165,95%CI 1.096~4.275,P=0.026)为AVG二期通畅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AVG术后1年、2年和3年一期通畅率分别为51.0%、30.7%和15.4%。AVG术后1年、2年和3年二期通畅率分别为96.7%、90.1%和78.5%。吻合静脉为头静脉和贵要静脉及内径<3.5 mm是AVG一期通畅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吻合静脉为头静脉及内径<3.5 mm是一期辅助通畅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白蛋白<40 g/L为二期通畅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系统评估以及患者良好的营养状态对于维持AVG的长期通畅具有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脊髓髓周动静脉瘘为一种动静脉畸形,是脊髓动静脉间直接吻合的病理性异常沟通。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典型症状,早期诊断较困难,在治疗措施上目前仍存争议。其中,儿童脊髓髓周动静脉瘘占小儿脊髓动静脉畸形的25%,如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该病可治愈。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血管内治疗对儿童脊髓动静脉瘘的疗效较好。本文对儿童脊髓髓周动静脉瘘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影响严重胰瘘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寿光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行胃癌根治术患者46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发生严重胰瘘将患者分为严重胰瘘组(n=24例)与非严重胰瘘组(n=4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手术资料及术后早期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预测胃癌术后严重胰瘘发生的第1、3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的截断值,并比较不同淀粉酶分组的胰瘘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严重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术后第3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脾切除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术后预测严重胰瘘发生的第1、3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浓度(D-AMY)截断值分别为2 156 IU/L、596 IU/L,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胃癌术后第1、3天,高淀粉酶组胰瘘发生率为26.2%(16/61),明显高于低淀粉酶组的0.8%(3/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2,P < 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肥胖,脾切除,胃癌术后第1、3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高于截断值是影响严重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肥胖,脾切除,胃癌术后第1、3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高于截断值是影响严重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第1天D-AMY > 2 156 IU/L和第3天D-AMY > 596 IU/L可作为胃癌术后预测严重胰瘘发生的截断值。
简介:摘要近年来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逐渐成为非晚期胃癌的主要手术方式,随之而来的并发症逐渐被认识。术后胰瘘作为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达5.3%~11.8%,高于开腹手术。这可能与腹腔镜操作的局限性及术中胰腺钝性损伤密切相关。术前腹部CT中P-A长度和UP-CA角度、体质量指数、术后3 d的C-反应蛋白水平与术后胰瘘发生率呈正相关。一种带有温度感控功能的超声刀及胰液渗出可视化系统有助于预防术后胰瘘,然而机器人手术和术前使用生长抑素不能降低术后胰瘘发生率。在胰腺上淋巴结清扫时需要进行方法改进,如"左侧入路""胰腺中间入路"等,"T"形纱布或组织悬吊装置可减少对胰腺的损伤,胰腺创面喷洒"生物胶"可减少胰液渗出。术后需要保持引流管通畅,若出现胰瘘,采用双套管冲洗+生长抑素持续微泵进行处理。笔者主要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术后胰瘘原因及围手术期相关预防策略,望能给术后胰瘘的诊治提供一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