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陕北说书是在陕北民歌的基础上与当地方言的基本韵律结合而产生的一种说唱音乐。从各类唱腔的发展与整个音乐结构来看,它是以“平调”作为主导唱腔,贯穿整个音乐,随着故事情节和刻画人物性格的需要,插入其他附属唱腔。所以在唱腔布局上有“主”有“附”,有对比,有起伏,前后呼应,完整统一,形成所谓主曲体与联曲体相结合的综合曲体结构。由于说唱音乐具有似“说”似“唱”,语言音乐化,音乐语言化的特点,虽然采取唱腔连续重复,但因唱词不同,情感不同,便根据“喜怒哀乐、紧平慢快、男女老少、生旦净丑”的不同需要,在民歌小调的基础上采用变音、变型、变体、变速等手段,使得曲调在旋法、调式、节奏、速度、板式、结构等方面产生了新的
简介: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三(1962)和第十四交响曲(1969)以体裁特殊著称。它们与同一作者的所有其它作品大不相同。这两部作品都是多乐章的声乐——交响套曲。这在极大程度上表明作曲家要想将交响曲和声乐体裁结合起来。这两部交响曲里有着清唱剧体裁的标志,说明受到歌剧艺术的影响。第十四交响曲还接近室内乐声乐套曲体裁。这里我们先来探讨第十三交响曲(op·113)。它是为独唱(男低音)、男声合唱(只有男低音)和乐队而写的。合唱始终是齐唱,只有第三乐章中一个地方除外,那里仅有两个和弦是合唱。这部交响曲于1962年12月18日在莫斯科首次演出。
简介:音乐创作是音乐事业的根本,是其他音乐专业赖以存在、发展、繁荣的基础.中国钢琴音乐中的古曲改编曲虽然只是现有中国钢琴创作的一小部分,但在我国钢琴音乐中有着相当大的影响.这些改编曲,大都以中国传统器乐名曲、合奏曲、民间音乐精华为基础(如《梅花三弄》《夕阳萧鼓》《三六》等),成功地运用各种多声部写法和钢琴语言表现了原曲特有的内涵,并且因钢琴本身的诸多特性而使音乐具有了新的意蕴.这些改编曲凝聚着作者的心智,体现着作者的创作才华.在中国钢琴音乐的初级发展时期,它们的出现既属必然,亦属必要(实际上,欧洲钢琴音乐最初也是改编曲为始的),这些作品不仅充实、丰富了中国的钢琴音乐,而且在客观上,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海内外传播亦有特殊作用和良好效果.毋庸置疑,它们是中国钢琴音乐文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