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从未见过顾老先生,这是我终生的憾事。然而,常听顾泽长老师讲“我的爸爸常说……”,我就是在这样的教导下从顾泽长老师那里学到了顾氏制琴工艺,并能有所发展。时至今日,我仍认为这是件很幸运的事。在学习过程中,我体会最深的是老先生重材质而又不拘于材质。一般地说,制古琴要用陈年梧桐做面板。但老先生在湖南时曾用煮过的新梧桐做了很多琴;在沈期间制作的楚楠琴是用马王堆汉楠木制作的,其音古朴宏亮很有特色。这说明如果没有桐木,其它木材也可以,但需年久、无裂、无节、质轻,木虽枯但要有存性。在制作工艺方面,老先生重点强调在三徽以上的面板低头(指渐渐向下倾斜)要大一些。这是针对明清以来制琴低头不足的情况而言的。经过数年的
简介:京剧艺术刚刚从十年沉疴中恢复过来,调理生息是要付与时日的,就是消除后遗症也还需花点时间,而有些性急的舆论,如“京剧面临危机”等等,纷至沓来。当然,在京剧艺术发展的途程上,确乎存在诸多问题,如培养尖端人才、创作整理剧目、提高演出质量、改革现行体制……等等方面都应引起应有的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至于京剧是否确有危机的看法,我们认为应该展开自由讨论,摆出各家的见解来,这对于更切合实际地做好戏曲工作,繁荣戏曲艺术是会大有裨益的。在传达了戏曲剧目工作座谈会精神后,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戏曲艺术》编辑部于一九八○年九月十日、十二日召开了两次戏曲艺术革新座谈会。三十几位从事了戏曲工作几十年或十几年的老、中、青年教师各抒己见,畅谈了京剧艺术发展的前景,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有些同志因有课未能出席,做了书面发言。座谈会由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戏曲艺术》主编史若虚同志主持。现将座谈会发言摘要发表于下;书面发言和四篇来稿另以“笔谈”专栏载后。
简介:土家族是我国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等地。土家族历史悠久,有着灿烂辉煌的文化,土家族民歌更是我国民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形成于土家人长期生产生活中,是逐渐形成的一种抒发情感和歌颂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土家族民歌的旋律优美多样,歌声高亢豪迈,婉转低回,优美动听;歌词情感朴实,通俗易懂;有的诙谐有趣、生动,情感丰富,有的充满人生哲理。土家族民歌是土家族人民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的生活经历和土家人民生产生活的写照,显示了土家族人民悠久而灿烂的文化,民间民俗风情,生产生活状况。如何保护、传承土家族民歌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这也是我们所要共同重点关注的方向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