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卒中患者的病情对护理者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挑选112名直接照顾患者并愿意参与研究的护理者,通过改良护理者压力量表(MCSI)进行评估。结果112名护理者中,12名不符合要求。大多数护理者的年龄在30-39岁(48%)且为男性(70%)。男性护理者中,大多数为儿子。男性护理者中没有护理陪护者。压力评分的平均分为13.8。性别、年龄、夫妻关系及照顾时间并没有对护理者的压力造成很大的影响(P=0.64,0.848,0.839,0.110)。男性护理者在情绪调节方面有更大的挑战(p=0.0075)。单身护理者在人生计划上的变化巨大(p=0.014),已婚的护理者更加包容患者(p=0.0425)。照顾时间的延长减轻护理者的睡眠障碍(p=0.026)、身体健康(p=0.05)、时间需求(p=0.044)。年迈的护理者会感到力不从心。结论发现评估护理者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及时采取预防护理者紧张的干预措施,对于维持护理者的身心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血糖浓度水平,探讨最佳预防方法。方法通过对福田区2011年6月22日-2011年8月9日进行健康体检者1044例,早晨空腹采取静脉血.采用GOD—PAP法测血糖(Glu),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文化程度低的GLU含量异常率明显高于文化程度高者(P>0.05),月收入水平高的患病率明显低于月收入水平低者(P>0.05),有烟酒史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无烟酒史的,无运动习惯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有运动的,有家族史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无家族史的(P>0.05)。结论中老年人群应注意健康自我监护,避免血糖增高带来的危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2年—2013年对产科3154例和新生儿科480例新生儿的行为神经测定的结果,探讨早期行为神经测定的必要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产科和新生儿科的足月新生儿作为调查对象,分为A、B两组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并统计分析。结果A组评分38.31±0.01分,高于B组评分33.24±0.18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顺产和剖宫产两种分娩方式对评分影响无统计学差异;而男童评分高于女童,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男女性别对评分影响无统计学差异;而顺产评分高于剖宫产评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中缺血缺氧性脑病和窒息、高胆红素脑病、先天发育畸形的患儿评分低于肺炎、败血症、颅内出血、羊水咽下综合征的患儿,P<0.01。结论新生儿行为测定对评估新生儿早期发育水平及筛查高危儿并对今后指导康复计划极其重要,而分娩方式和不同疾病对高危儿的早期发育存在不同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现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本市辖区内幼儿园就读的300例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其抚养人进行儿童不良饮食行为现状调查,并评估儿童营养状况。结果调查结果本组受试儿童中不良饮食行为总百分比达到了60.33%,其中无法独立完成进食(46.33%)、存在不良进食习惯(41.67%)百分比较高(P<0.05);营养不良总发生率为28.33%,其中本组儿童超重(9.0%)和肥胖(9.67%)百分比较高(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不良饮食行为存在普遍性,且超重和肥胖占比较高,应注意纠正儿童不良饮食行为习惯,促进均衡膳食,改善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冲动行为干预对躁狂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06月我科接受120例躁狂症患者展开调查研究。采用数字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对照组的有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冲动行为干预,在护理干预三周后,护士对两组患者进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定,应用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展开分析,分析观察对躁狂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对照组的社会能力因子分明显比观察组低,而激惹、精神病理以及迟滞因子分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冲动行为干预对躁狂患者的护理效果良好,可显著提高患者社会能力,降低冲动行为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