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为的保健和再造提供形态学基础,进一步丰富人类学资料。方法采用邵象清的人体测量学方法,测量在校学生长、宽、背高等10项数据的平均值,相关系数,按长宽指数进行型的分型,并求得足弓指数。结果的各项测量值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宽与长、高有正相关,总体型为中间型最多,其次为短宽型。足弓指数范围为28.23~30.97.低于28者占3.72%。结论型与足弓指数为的保健与制鞋工业提供了可参考的人类学数据,前再造后的塑形可参考宽与长、高的回归方程。

  • 标签: 足弓 足宽 足长 足型 测量工具
  • 简介:[摘 要]探讨中药泡浴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证明中药泡治疗糖尿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足 中药泡足 临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应用MRI进行膝骨关节炎患者前交叉韧带附着端早期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时,不同体位对最终诊断准确度产生的影响。方法:录入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中60名膝骨关节炎患者前交叉韧带附着端早期损伤患者进行研究,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接受病情诊断时,医务人员均应用MRI对患者进行扫描。在进行患者的病情扫查时,患者分别采用常规体位与MRI膝关节功能位扫描。在扫查完成后,医务人员对所有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记录,分析不同的体位,对于MRI诊断膝骨关节炎患者前交叉韧带附着端早期损伤准确度产生的影响。结果:在研究结果中发现功能位扫描的诊断准确度为58(96.67%),而常规体位诊断准确度为49(81.67%),两种诊断方式结果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针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前交叉韧带附着端早期损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人就人员可选择I进行诊断,这一诊断方式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够清晰反映病情,而在对患者进行体位调整时,建议采用功能为能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度。

  • 标签: MRI 体位调整 膝内翻骨关节炎患者前交叉韧带附着端早期损伤 临床诊断 利用分析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79岁,因被家人发现寒战、发热伴意识不清3d入院。既往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0余年,高血压病10余年,2型糖尿病病史5年,糖尿病7个月余。入院查体:体温38.0℃,心率11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00/54mmHg(1mmHg=0.133kPa)。嗜睡状态,偶可唤醒及应答。左前3/4呈现黑色干性坏疽,后1/4足跟部呈现紫黑色,伴有明显渗出及恶臭味,脚踝部及小腿散在表皮破溃,小腿皮下散在紫黑色花斑,双下肢皮温均低,背动脉未触及,双下肢无明显水肿,同时发现左下肢湿坏疽处散在蛆虫蠕动。

  • 标签: 糖尿病足 湿性坏疽 脓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针对目前临床现状,比较和分析对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实验成果。方法 本次研究样本为我院76例糖尿病患者,研究时间选择于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间,所有研究样本以单双数字表法划分为两组,将其组间记录数据做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空腹及餐后血糖均在合理值范围且平稳,同时自我管理能力显提升,较另一组各项数据,组间P值均达到小于0.05标准。结论 临床针对糖尿病患者,为其提供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可一定程度控制其血糖指标,在提升其测糖、饮食、运动等自我管理能力下,加快其机体康复速率,对其预后质量的影响意义深远。

  • 标签: 糖尿病足 综合性护理干预 血糖指标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踝强化治疗对脑瘫痪儿童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瘫痪儿童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踝强化治疗,对比运动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瘫痪儿童进行踝强化治疗可以提高运动功能评分。

  • 标签: 踝足强化 脑性瘫痪儿童 运动功能
  • 简介:背景:膝骨关节炎是慢性骨关节疾病,其特征是半月板和软骨不同程度的损伤,关节镜技术配合胫骨高位截骨手术被认为是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桥接组合式固定系统广泛应用于骨折固定并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尚无其在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矫形中作为固定物的临床报道。目的:探讨应用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桥接组合式固定结合关节镜清理治疗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手术技巧及相关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应用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桥接组合式固定结合关节镜清理治疗30例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16例;年龄45-70岁,平均(56.3±8.9)岁,均为单侧病变。记录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愈合时间和股骨胫骨角(FTA)变化情况,采用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切口长71-92mm,平均(81.6±6.1)mm;手术时间50-75min,平均(65.2±7.5)min。无血管及神经损伤、髌骨轨迹异常等并发症,下肢力线均恢复正常。30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6.5±1.4)个月。未出现骨折延迟愈合、异位骨化,未出现固定物排异、移位及断裂。FTA由术前的185.0°±2.5°恢复至术后的172.8°±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S评分由术前(69.0±3.6)分提高到术后1年的(86.1±8.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桥接组合式固定结合关节镜清理治疗膝型骨关节炎的疗效可靠,创伤小、恢复快,无明显并发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骨关节炎 膝内翻 胫骨高位截骨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
  • 简介:目的分析多针穿刺延长法松解内侧副韧带(MCL)对中度膝关节畸形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软组织平衡的有效和安全。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骨科,TKA术中采用多针穿刺技术松解MCL以获得软组织平衡的中度型膝关节骨关节炎55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9例、女36例,年龄57~79岁。术后康复按照我科标准膝关节康复计划进行。术后3周复查拍摄下肢站立位全长片,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拍摄患膝关节站立位正侧位片,并检查膝关节活动度,进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临床评分和功能评分,做内外翻应力测试检查膝关节稳定性。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术前及术后膝关节力线、膝关节屈曲活动度、KSS临床评分及功能评分的差异。结果根据术中松弛度测量标准,55例病例术中均获得了满意的内外侧软组织平衡,未出现内侧过度松弛的情况。术后利用膝关节站立位全长片测量膝关节力线显示,由术前的13.5°±3.36°(9°-25°)纠正至术后的0.8°±1.07°(3.5°-外翻2.0°);KSS临床评分从术前(39.9±7.84)分(20—65分)改善至末次随访的(94.0±7.27)分(65~100分),KSS功能评分从术前(35.2±10.51)分(20~80分)改善至末次随访的(85.0±10.84)分(50~100分);膝关节屈曲活动度从术前90.0°±9.87°(65°~110°)改善至末次随访的115.0°±10.08°(95°-1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随访中,除了2例仍存在5°屈曲挛缩外,其余53例膝关节均能完全伸直,未发现膝关节失稳病例,未发现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其他并发症。结论TKA术中采用多针穿刺松解技术,可以通过增加穿刺次数逐渐延长MCL,增加内侧间隙,从而获得满意的软组织平衡,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内侧副韧带 膝内翻 多针穿刺 软组织平衡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最主要的方法。20余年来,经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an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TRI)由于对患者损伤小、血管并发症少、不必强制卧床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冠心病介入治疗。而经TRI治疗引起的桡动脉痉挛(Radial artery spasm,RAS)亦成为心内科介入医生高度重视的问题。所以探讨RAS的概念、发生机理、相关危险因素、临床表现、避免或减少RAS的发生率,具有现实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桡动脉痉挛 相关危险因素 预防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小腿三头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确诊的2-5岁痉挛型脑瘫伴小腿三头肌痉挛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40)和冲击波治疗组(n=40)。常规治疗组接受包括振动疗法,冲击波组加用冲击波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0周后肌张力的变化、小腿三头肌的兴奋(表面肌电)。结果经过对比,两组在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分级有明显的差别;小腿三头肌积分肌电值(iEMG)、均方根值(RMS)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大。结论体外冲击波能缓解患儿肌肉痉挛,降低肌肉张力,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高,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痉挛型 脑性瘫痪 小腿三头肌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眼轮匝肌折叠缩短联合眼袋切除术治疗老年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82例老年患者,收治时间2021年3月-2021年9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1例,行轮匝肌切除术治疗,试验组41例,行折叠缩短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瘢痕外观、外形美观、双眼对称、术后舒适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给予老年患者眼轮匝肌折叠缩短联合眼袋切除术治疗效果明显,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眼轮匝肌折叠缩短 眼袋切除术 老年性睑内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创融合术对踝创伤关节炎的应用效果。方法:76例患者,分成38例对比组、38例实验组。分析并对比踝关节功能、疗效、愈合率。结果:实验组的疗效更高(2=11.936,P

  • 标签: 足踝创伤性关节炎 微创融合术 远期足踝功能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对弥漫食管痉挛患者心理及食管压力的影响。方法将88例弥漫食管痉挛(DES)患者设为干扰组,44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干扰组又分为干预1组与干预2组,每组44例。干预1组患者入院后常规治疗,干预2组在干预1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抗抑郁治疗,对各组患者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食管压力测定,对干预组进行消化道症状的综合评分。结果干预1组及干预2组患者治疗前的HAMD、HAMA评分及食管压力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干预1、2组治疗后的HAMD、HAMA评分及食管压力均低于治疗前(P〈0.05);干预1、2组治疗后的食管蠕动波幅、食管收缩持续时间、食管运动异常率均低于治疗前(P〈0.05);干预1组的总有效率为47.73%,干预2组的总有效率为81.82%,两组比较P〈0.01,干预2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干预1组。结论心理异常及食管运动功能紊乱对DES的发病存在一定的影响,抗抑郁治疗能迅速改善患者的消化道症状。

  • 标签: 抗抑郁治疗 弥漫性食管痉挛 心理 食管压力
  • 简介:目的探讨跟骨移位关节骨折(DIACF)切开复位固定手术疗效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1月跟骨移位关节骨折患者46例(57),用PACS图文分析系统测量手术前后的关节面移位距离、Gissane角、Bohler角、跟骨长宽高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可能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进行分组统计,手术疗效按Maryland标准评定。结果除跟骨长度外,其余各指标在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Sanders分型、术后关节面移位距离、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后Gissane、术后Bohler角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后Bohler角和Sanders分型为影响手术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切开复位固定治疗DIACF可以取得满意疗效。术后Bohler角和Sanders分型是影响手术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应避免不利因素,提高手术疗效。

  • 标签: 跟骨移位性关节内骨折 内固定 手术疗效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