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通感也叫“移觉”。它借助读者的感觉,把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意觉、嗅觉等链接起来,彼此产生转移而达到的一定的修辞效果。就像“歌声”和“露珠”本是不相干的两种事物,如果说“歌声像露珠一样圆润”,就因“圆润”属于两者的通感,把听觉和视觉链接起来,结果便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收到新奇而有力的艺术魅力。通感初看极似比喻,有人认为通感是比喻的一种,这也说得通。查阅许多修辞书籍并无通感一条。而在实际应用中,它已形成自己的概念,并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脱颖而出。它在形式上采用比喻的形式,但设喻却重在人体不同感受的沟通,因而它更讲究“神似”,强调的是各种感觉的互相补充,这样在表情达意上就极富层次感和立体感。[关键词]通感沟通感受下面我谈谈通感的妙用。如果按被描述事物的感觉所属和用来沟通该感觉的艺术方式为划分标准,通感可大致为以下五类:一、非视觉性沟通视觉感受例如《荷塘月色》中“……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该句用听觉沟通视觉感受。因光和影疏密起伏和轻重浓淡的色调同小提琴高低起伏的旋律,轻重缓急的节奏相通。作者以此,旨在强化视觉美。如:“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天山景物记》)。“柔嫩”、“柔和”均属触觉感受描写。此句用触觉沟通视觉,突出天山草木吐绿,葱笼可爱的视觉特征……
简介: 我国历史上开国皇帝杀戮功臣的恶劣风气,起自汉高祖刘邦.西汉建立后,刘邦妒贤忌能感到握有重兵的异姓王对中央集权是严重的威胁,便决心除掉他们,例:功高盖世的开国元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等都为西汉开国立下汗马功劳,但都落得悲惨的下场,特别是韩信在临死时只能仰天感叹: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女子所诈,岂非天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