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微小病变肾病(MCD)是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原因,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与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及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关系密切。利妥昔单抗(RTX)是针对CD20的一种单克隆抗体,2007年开始被用于治疗成人MCD。根据在PubMed中检索到的RTX治疗成人MCD的所有文献显示RTX能够将表现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MCD患者缓解率提高至70.4%~100.0%,并且缓解时间缩短至1~2个月,减少了激素的使用剂量,甚至停用激素,同时能够大大降低其复发率,在复发后再次使用RTX仍能取得明显疗效。在安全性方面,所有文献均未报道严重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轻微的输液反应、药疹、轻度感染、白细胞减少等。
简介:摘要利妥昔单抗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合成的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通过特异性结合B细胞表面的跨膜蛋白CD20而发挥药理效应。利妥昔单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但药理机制复杂,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呈非线性且变异度很大,为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带来较大的变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实施个体化治疗来提高其用药合理性。目前,利妥昔单抗已具备治疗药物监测(TDM)的基本条件,如血药浓度检测技术、肿瘤生物标志物和相关基因多态性的检测技术等。利用这些技术,结合疾病诊断、人群特殊性、给药途径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综合分析,可以构建利妥昔单抗PK/PD模型,对其疗效、毒性和耐药进行预测。药师参与利妥昔单抗的个体化治疗,开展TDM,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个体化治疗。
简介:摘要1例17岁男性患者因肾病综合征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第1次治疗(500 mg静脉滴注)时未出现明显不适,半年后给予第2次治疗(300 mg静脉滴注)时患者出现四肢乏力、双下肢不能抬起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示血钾2.37 mmol/L。治疗前患者血钾4.16 mmol/L,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考虑为利妥昔单抗导致的急性低钾血症。给予氯化钾口服治疗,第2天患者诉症状有所缓解,无力感消失,血钾3.06 mmol/L;第3天血钾4.34 mmol/L,共补钾3 d。停止补钾次日血钾4.70 mmol/L,患者四肢无力及不适症状消失。之后患者未再应用利妥昔单抗,亦未再出现低钾血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苯巴比妥和地西泮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疗效及复发率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间确诊为小儿热性惊厥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例数相同(均为50例)。对照组采取地西泮单独治疗,观察组采取苯巴比妥和地西泮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30分钟内的有效率、60分钟内的有效率以及2小时内的复发情况相比,观察组患者数据更优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相比,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热性惊厥有明显疗效,能够减少惊厥的出现,同时减少复发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立普妥对冠心病高脂血症降脂作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40mg的立普妥,对照组给予20mg的立普妥,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不良反应(肝酶升高、腹胀、肌痛)进行评估。结果20mg和40mg的立普妥均有利于降低TC、LDL-C以及TG的数值,其中40mg的立普妥在降低LDL-C的疗效明显要高于20mg的立普妥(P<0.05),两者间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不良反应不增加;随访期间HDL-C两组均有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说明20mg和40mg的立普妥都对于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具有较好的降脂作用,但剂量较大的立普妥在降低LDL-C的水平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药物治疗惊厥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3月期间接收的96例惊厥患儿作为治疗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96例患儿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8例患儿均采用苯巴比妥、地西泮联合治疗方案,对照组48例患儿均给予苯巴比妥单药治疗方案,综合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及预后情况差异。结果经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后,观察组48例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48例患儿。且两组患儿预后情况比较,观察组48例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48例患儿,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实中,针对惊厥患儿采用苯巴比妥、地西泮药物联合治疗方案,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强化患儿的预后康复水平,值得临床综合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了解利妥昔单抗导致迟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LON)的发生率和临床特点。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12年12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利妥昔单抗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1.5×10^9/L为判定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标准。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166例,男性94例,女性72例;年龄16-90岁,平均年龄(63±11)岁;B细胞淋巴瘤158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6例,视神经脊髓炎2例;利妥昔单抗疗程为2-16个,中位疗程5个。158例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AnnArbor分期为Ⅰ、Ⅱ、Ⅲ、Ⅳ期者分别为37、30、22和66例;骨髓受累者27例。166例患者中19例(11.4%)发生20例次LON,其中10例(6.0%)出现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3级6例,4级4例);末次应用利妥昔单抗至发生LON的中位数时间为56d(22-105d);最低NEUT的中位数为0.95×10^9/L[(0.05-1.47)×10^9/L]。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期间3例患者(均为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者)出现并发症(肺炎/菌血症、带状疱疹、发热各1例),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以及抗感染或抗病毒治疗后恢复。出现LON后5例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4级4例,3级1例)接受了GCSF治疗,14例未行特殊干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中位持续时间为16d(5-42d)。没有发现LON的发生与患者性别、年龄、淋巴瘤分期、骨髓是否受累有关,但停药6个月时LON患者的IgM水平和B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无LON患者(均P<0.001)。结论我院利妥昔单抗致LON发生率为11.4%。利妥昔单抗所致2-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多呈自限性,预后良好;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者可并发感染,使用GCSF治疗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睑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就诊的睑缘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妥布霉素眼膏涂布于睑缘,观察组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布于睑缘。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总有效率逐渐提高,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眼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对睑缘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