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LE)是一种新的成像技术,基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成像原理, 在活体内实现了细胞级别的高分辨率成像效果,使其成为了真正的“光学活检”技术。CLE同时具备高分辨率、实时成像、相对无创的特点,使其在慢性气道疾病的研究、肺部肿瘤的实时诊断、引导活检、肺部疾病动态评估和随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报道,综述了CLE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简介: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月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过程,通过计算机三维图像重建系统清晰地再现了巨噬细胞吞噬异物时的三维立体结构,探讨了老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特点。
简介:用Fluo-3AM荧光探针负载离体培养的大鼠比目鱼肌细胞,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结果发现16.7mmol/L葡萄糖和100μu/ml胰岛素使细胞内Ca^2+浓度显著升高,钙拮抗剂硝苯地平(NF)呈剂量依赖方式抑制葡萄糖和胰岛素的刺激效应。然而在基础状态下,NF在低剂量(0.5μmol/L和1.0μmol/L时)对细胞内Ca^2+无影响,只有在高剂量(10μmol/L)时有轻微而短暂的抑制作用。
简介:摘要:等规聚丙烯(iPP)是一种通用高分子材料,具有价格低、密度低、拉伸强度高、热变形温度高、容易加工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日常用品、汽车部件等领域。为了进一步提高iPP的特定性能,常通过共混方式对其进行改性,共混材料包括乙丙橡胶(EPR)、聚烯烃弹性体以及各类聚乙烯等,共混材料的加入改善了材料的性能,使其符合特定应用场景的需要。自20世纪以来,众多学者针对iPP与EPR以及各类无规共聚弹性体共混改性的研究较多,而针对iPP与无规共聚聚丙烯共混改性的研究相对较少。无规共聚聚丙烯一般指丙烯单体与其他单体共聚所形成的无规共聚物。用于共聚的单体包括乙烯或其他α-烯烃,共聚单体的占比较低,通常为1%~5%(w)。无规共聚聚丙烯较iPP具有更好的抗冲击性能和耐老化性能。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共聚焦激光后照法(RM-SLO)眼底成像对不同类型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检出率,初步分析其与黄斑中心凹厚度(CMT)、黄斑体积的相关性。方法2021年3~5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检查确诊的DME患者40例65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RM-SLO眼底成像检查;同时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47只眼。采用超广角激光眼底成像系统Mirante SLO行RM-SLO眼底成像检查,包括右侧、左侧后照法(RMDR、RMDL)眼底成像。RMDR、RMDL眼底成像中一项及以上能识别DME则定义为RM-SLO能识别DME。采用OCT设备自带软件测量CMT、距中心凹6 mm处黄斑体积。根据DME在OCT、FFA图像上的特征分别分为弥漫性视网膜增厚(DRT)型、黄斑囊样水肿(CME)型、浆液性视网膜脱离(SRD)型和局灶性渗漏型、弥漫性渗漏型、弥漫性囊性渗漏型。观察RMDR、RMDL眼底成像在不同分型DME中的检出情况以及检出DME的一致性。能否被RM-SLO识别DME者之间CMT、黄斑体积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RM-SLO检出情况与DME类型、CMT、黄斑体积的相关性以及BCVA与DME类型、CMT、黄斑体积相关性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65只眼中,RMDR、RMDL眼底成像检出DME分别为46(70.77%,46/65)、48(73.85%,48/65)只眼;RMDR、RMDL眼底成像对DME检出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70,P<0.001)。RMDR、RMDL眼底成像对DRT型、CME型、SRD型的检出率分别为42.11%(8/19)、57.89%(11/19),77.78 %(28/36)、77.78%(28/36)和100.00 %(10/10)、90.00%(9/10);对局灶性渗漏型、弥漫性渗漏型、弥漫性囊性渗漏型的检出率分别为68.75%(11/16)、62.50%(10/16),68.00 %(17/25)、76.00%(19/25)和100.00%(6/6)、100.00%(6/6)。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M-SLO能否识别DME与CMT、OCT分型呈显著相关(r=0.310、0.365,P=0.120、0.003);与FFA分型、黄斑体积无相关性(r=0.113、0.117,P=0.449、0.352)。BCVA与CMT及黄斑体积呈显著相关(r=0.307、0.269,P=0.013、0.030);与OCT、FFA分型均无相关性(r=0.051、0.175,P=0.684、0.240)。结论RM-SLO眼底成像中RMDR、RMDL诊断DME的一致性较好;对DRT型及CMT较小的DME不易识别。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展期圆锥角膜行角膜胶原交联术后早期共聚焦显微镜下的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眼科行角膜胶原交联术的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23例(32只眼),其中男性15例(24只眼),女性8例(8只眼);年龄(26±10)岁。所有患者于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角膜组织结构改变、定量记录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基质细胞、内皮细胞密度和基质结构改变的深度并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时间的总体差异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或Friedman检验,不同时间的差异的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或Bonferroni校正。结果角膜胶原交联术后1周,角膜上皮细胞处于修复期,表现为上皮基底细胞核增大、反射增强,上皮下可见活化细胞,浅基质肿胀呈海绵状,深基质肿胀呈不均匀斑块状或条索状,反射强。术后1个月,上皮基底细胞恢复,上皮下神经开始生长,浅基质持续呈海绵状肿胀,反射进一步增强,深基质肿胀呈更粗大的斑块或条索样结构并持续至术后3个月。术前与术后3个月内,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3.30,P<0.001),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0.51±0.31)、(3.65±2.21)、(8.50±4.02)mm/mm2,与术前的(14.60±2.57)mm/mm2相比均明显降低(均P<0.05);不同时间点角膜前部基质细胞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48,P<0.001),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角膜前部基质细胞密度分别为2.00(1.00,5.75)、2.50(1.00,5.75)、79.00(64.25,94.00)个/mm2,与术前的347.00(345.00,395.75)个/mm2相比均明显降低(均P<0.05)。术后3个月内角膜基质结构改变的深度范围为(400.56±86.12)μm: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为(402.13±89.20)、(399.88±85.92)、(399.69±85.94)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0,P=0.455)。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角膜后部基质细胞密度[术前为(260.6±33.2)个/mm2,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为(264.4±44.5)、(263.9±37.6)、(266.3±40.2)个/mm2]和内皮细胞密度[术前为(2 707.1±152.6)个/mm2,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为(2 704.2±148.5)、(2 705.6±152.6)、(2 704.5±150.1)个/mm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38,1.01;P=0.259,0.351)。结论圆锥角膜行角膜胶原交联术后早期,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角膜上皮和上皮下神经的改变呈现损伤修复的过程;角膜浅基质呈均匀的蜂窝状肿胀,深基质呈不均匀斑块状或条索状肿胀;术后早期角膜基质结构改变的深度相对稳定。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下女阴硬化性苔藓的图像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34例临床初步拟诊为女阴硬化性苔藓的患者进行RCM检查,记录各项指标扫描结果,然后于同一部位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照组织病理学表现分析其RCM图像特征,计算这些图像特征和组织病理学的一致率,分析诊断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确诊为女阴硬化性苔藓的28例患者的RCM图像特征为:皮损部位棘层扫描厚度较周围正常皮肤变薄(表皮萎缩)21例(75%);基底层高反光减弱(黑素颗粒减少)21例(75%);真表皮交界处基底细胞环缺失,界限模糊,真皮浅层单一核细胞及散在高反光类圆形大细胞浸润(基底细胞液化变性)16例(57.14%);真皮浅层折光度增加(胶原均质化)28例(100%);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一致率分别为89.29%、92.86%、85.71%及100%,其中真皮浅层折光度增加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最高,达到96.53%和62.35%。同时存在表皮萎缩和真皮浅层折光度增加两种指标时的特异度最高为92.82%。结论女阴硬化性苔藓的RCM图像特征明确,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较高,结合临床表现可以为女阴硬化性苔藓的诊断、治疗疗效判断提供有效的帮助。
简介:目的通过在体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成像活体检测患者眼睑黑眼圈颜色最深处的真皮内微血管数量的变化。方法60例黑眼圈女性受试者和10名正常对照女性受试者入选本研究。根据年龄,分为A(21~30岁)和B(31~40岁)两组;每组又根据眼圈皮肤颜色分为青紫色组和棕黑色组两亚组,每亚组含4个小组:正常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所有受试者均行在体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成像检查。结果棕黑色和青紫色黑眼圈受试者在体共聚焦检测结果显示,中度组和重度组微血管计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眼睑微血管数量增加,与黑眼圈严重程度成正相关,提示新生血管数量增加可能是黑眼圈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