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后利用手术坚强固定后踝骨折块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21年6月-2022年6月,选择10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单双号抽签法,分成两组,单号50例为对照组,不进行踝关节固定,双号50例为观察组,接受手术坚强固定后踝骨折块。比较两组患者关节恢复优良率、关节功能恢复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和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踝关节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比较(P<0.05);观察组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两组差异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P<0.05)。结论:将手术坚强固定后踝骨折块应用于踝关节骨折治疗中,可加快愈合速度,确保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改善肢体功能,降低并发症产生,这种方法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十分显著,具有值得积极推广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手标本解剖及生物力学实验探讨新型微型锁定带钩钢板在固定指骨撕脱性骨折中的可行性。方法取6对新鲜成人手标本,先测量指甲尖至甲根近端的距离,再用微型骨刀将手指末节制作成伸指肌腱止点撕脱性骨折模型,实验组手标本均采用新型微型锁定带钩钢板固定,对照组拇指行自制单孔带钩钢板,示指行微型螺钉固定,中指行克氏针固定,环指行双孔普通钢板横向固定,小指行钢丝结合克氏针固定。尖刀紧贴钢板远端切开甲根,对伸指肌腱进行加载测试,记录骨折端分离2 mm的最大张力,拆除内固定物后测量并计算钢板压迫甲根长度,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新型微型锁定带钩钢板压迫甲根长度分别为拇指(1.50±0.06) mm,示指(1.90±0.05) mm,中指(1.81±0.03) mm,环指(2.12±0.05) mm,小指(2.24±0.06) mm。自制单孔带钩钢板压迫拇指甲根长度为(3.23±0.12) mm,双孔普通钢板压迫环指甲根长度为(2.14±0.07) mm,实验组在拇指甲根压迫长度上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35,P<0.05),环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拇指、示指、中指、环指、小指末节骨折端分离2 mm的最大张力分别为(39.28±1.80)、(28.42±2.44)、(26.60±1.93)、(24.80±3.00)、(21.31±2.96) N;对照组分别为(26.15±3.02)、(10.47±1.12)、(10.73±1.78)、(7.50±1.28)、(14.30±2.15) N。实验组拇指、示指、中指、环指、小指在骨折端分离2mm的最大张力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153、16.342、14.831、12.982、4.690,P<0.05)。结论微型钢板固定手指末节撕脱性骨折中均会压迫甲根,但新型微型锁定带钩钢板对甲根损伤更小,对肌腱无明显卡压,生物力学稳定性更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带线锚钉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到2023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48例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患者,患者均采用5mm带线锚钉固定治疗,对患者随访3个月到12个月,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后的3个月,Bostman评分是(24.21±3.09)分,手术后的12个月,Bostman评分是(27.35±3.56)分,前后对比,患者的Bostman评分呈上升趋势,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带线锚钉技术对于髌骨下撕脱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显著,能避免二次手术,手术的创伤较小,骨折位置固定可靠,手术后能及早地锻炼,恢复时间缩短,可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近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僵硬的预防及最佳护理方法。方法选择68例符合条件的术后患者,对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外固定期护理、拆除外固定后的护理。结果对本组患者进行拆除外固定时与拆除外固定的2月时关节情况进行比较,经积极护理后关节功能恢复较好。结论对近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僵硬的患者实施早期、连续、多方面的综合护理,才能使患者尽早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踝骨骨折块固定治疗Ⅲ、Ⅳ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50例Ⅲ、Ⅳ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入路直型重建钢板固定外踝,利用半螺纹松质骨钉固定内踝骨折,手术结束后在透视机的辅助下以手法闭合复位后踝骨,后进行一个月的外石膏固定。实验组患者采用腓骨后缘和跟腱外缘入路,直接进行骨折复位,临时固定采用克氏针,后利用T型钢板固定,踝骨折块固定之后进行三踝骨折固定,最后临时固定采用石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关节复位情况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关节复位情况和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踝骨骨折块固定治疗Ⅲ、Ⅳ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膝关节和周围组织骨折的病人实施关节镜下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入桓台县医院患有膝关节和周围组织骨折的57例病人,以关节镜为导向对其实施对症性治疗,并评估病人在治疗前、后的病情归转情况。结果全部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长是(7.9±0.25)天,且骨折处都已愈合。治疗前,病人膝关节的功能评估分平均是(64.2±3.15)分,治疗后,病人膝关节的功能评估分平均是(88.1±7.25)分,治疗前、后对比,病人膝关节的功能评估分有较大改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膝关节和周围组织骨折的治疗当中应用关节镜,既能很好地掌控术中操作,又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状,值得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3月纳入的60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资料统计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各数据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提示,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0.00%(27/30),高于对照组66.67%(20/30),两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关节骨折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接见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