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随着高频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频特种印制电路板的需求越来越多。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以其良好的耐高温耐老化以及低损耗而著称,是目前用量最大的高频特种印制板类型。但由于PTFE材料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导致其机械加工难度大。在钻孔过程中,如果钻孔参数设置不当,极易出现孔壁粗糙、铜瘤等不良问题。本文选用业内常用的PTFE+玻璃布和PTFE+玻璃布+陶瓷填充两种类型的材料,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对其钻孔参数进行分别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出最优的参数组合,有效解决了PTFE材料在钻孔过程中产生的孔壁粗糙、铜瘤等不良问题,为业内同行加工PTFE材料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通过开展切丝工序参数优化研究,探索切丝工序参数对烘后叶丝结构及贮丝烟丝结构的影响。经过研究测试得出:刀辊转速、推料板频率对烘后叶丝结构、贮丝烟丝结构有显著影响;当刀辊转速为400r/min,推料板频率为28Hz时,烘后叶丝整丝率、碎丝率,贮丝烟丝整丝率、碎丝率达到最优。
简介:摘要:颗粒阻尼技术作为新型减振的手段之一,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针对颗粒阻尼减振效果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结合了离散元EDEM软件分析了颗立填充率对减振效果的影响,最终得到了最优参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次人体成分分析的液体负荷指标与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2020年7至9月杭州市中医院肾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患者透析前容量超负荷(FO)指标水负荷(OH),每6个月随访监测1次。根据基线OH值分为无FO组(OH≤2.5 L)和FO组(OH>2.5 L),并根据重复测量结果将患者分为持续无FO组、持续FO组及间歇FO组。随访截至2022年10月1日,统计其转归情况,随访终点为心血管事件。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289例,男168例(58.1%),女121例(41.9%),年龄(58±13)岁;FO组88例(30.4%),无FO组201例(69.6%),随访时间(22.0±6.5)个月。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基线FO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无FO组(log-rank χ2=14.44,P<0.001)。持续FO组和间歇FO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高于持续无FO组(log-rank χ2=41.47,P<0.001;log-rank χ2=18.36,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性别、年龄、合并症及生化指标校正后,基线FO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是无FO组的1.850倍(95%CI:1.046~3.271,P=0.034);持续FO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是持续无FO组的4.679倍(95%CI:2.189~10.002,P<0.001),间歇FO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是持续无FO组的3.410倍(95%CI:1.696~6.857,P=0.001)。结论生物电阻抗测得的OH值可作为临床上监测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参考指标,持续慢性及间歇性暴露于FO均为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宁波市儿童地中海贫血基因变异类型及构成,并分析其与红细胞参数的相关性。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的785例儿童作为回顾性研究对象,分析当地儿童地中海贫血基因变异类型及构成情况;并从中选取地中海贫血基因变异携带者238例和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对照组)进行血常规检测,分析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与血液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在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的785例儿童中,共有571例确诊为地中海贫血基因变异携带者,检出率为72.7%,包括α-地中海贫血228例、β-地中海贫血337例、αβ-复合型地中海贫血6例,涵盖17种变异类型、25种基因组合形式。对照组、α-地中海贫血组和β-地中海贫血组的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F = 125.03、86.24、141.06、192.99、121.46、198.63、178.06,P均< 0.001);本次检测中常见的4种基因型--SEA/αα、βIVS-Ⅱ-654/βN、βCD41-42/βN、βCD17/βN患儿HCT、Hb、MCH、MCV和RDW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5.03、3.34、6.24、10.33、6.83,P均< 0.05)。结论宁波市儿童地中海贫血基因型具有多样性,不同基因型的红细胞参数差异较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MRI的子宫腺肌症四分型的MRI特征及其经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治疗相关参数的差异。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3例经HIFU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病例,根据MRI 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示子宫腺肌症病灶与子宫结合带、子宫内膜的位置关系,将子宫腺肌症变分为Ⅰ内源型(intrinsic)43例、Ⅱ外源型(extrinsic)48例、Ⅲ壁内型(intramural)29例,和Ⅳ不确定型(indeterminate)83例。比较四种亚型的临床资料、MRI特征以及与HIFU治疗相关的参数。结果四种亚型的能效因子(energy efficiency factor, EEF)分别为2.02、3.18、1.88、3.50 J/mm3,四种亚型的消融率(nonperfused volume ration, NPVR)分别为47.78%、39.98%、88.57%、32.47%,四种亚型经HIFU治疗的EEF、NPVR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亚型的流产史、生育史、MRI特征以及经HIFU消融的治疗时间、辐照时间、辐照剂量、病灶体积、消融体积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种亚型经HIFU消融的消融率、能效因子等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这种基于病理和MRI的分型方法有助于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术前决策。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近端内翻截骨术手术前后髋臼指数等参数的变化及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该手术对发育性髋关节(DDH)脱位患儿的治疗作用。方法对60例DDH患儿均采用股骨近端内翻截骨术治疗,观察髋臼形态、颈干角、骺干角大小变化、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髋臼指数平均矫正度数分别为20.91°,60例DDH患儿84髋行股骨近端内翻截骨术治疗后,按Severin标准判断,59髋为优,16髋为良,7髋为可,2髋为差,优良率为89.3%。术后短期并发症存在不同程度的髋关节功能受限。结论股骨近端内翻截骨术作为治疗DDH的手段,能有效矫正髋臼指数、再塑股骨头、矫正前倾角、减小颈干角、改善髋关节活动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