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系统评价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2008年第1期)、OVID(1950~2008.04)、VIP(1989—2008.04)、CNKI(1979~2008.04)、CBM(1978~2008.04)等数据库。由3名评价者共同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采用RevMan4.2.9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个RCT,包括1287例患者。仅2个研究描述了具体的随机方法、分配隐藏和盲法,其余研究均未完整描述。按定位方法和测量指标进行亚组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阻滞绝对成功率:神经刺激器定位法成功率高于异感定位法[OR=4.36,95%CI(1.97,9.67),P=0.0003]和解剖定位法[OR=30.3,95%CI(1.73,532.74),P=0.02],但低于超声定位法[OR=O.27,95%CI(0.06,1.21),P=0.09]。②阻滞起效时间:神经刺激器法与异感法相似[WMD=-.78,95%CI(-4.50,0.95),P=0.20],比动脉搏动法快[WMD=-6.00,95%CI(-11.71,-0.29),P=0.04],但慢于超声定位法[WMD=8.38,95%CI(0.72,16.04),P=0.04]。③阻滞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神经刺激器定位法与异感定位法[OR=0.98,95%CI(0.33,2.93),P=0.97]、解剖定位法[OR=0.06,95%CI(0.00,1.21),P=0.07]和动脉搏动法[OR=0.65,95%CI(0.10,4.11),P=0.65]相似,但高于超声定位法[OR=4.87,95%CI(1.68,14.15),P=0.00430④阻滞实施时间:神经刺激器法与异感法相似[WMD=-0.62,95%CI(-3.09,1.86),P=0.63],比动脉搏动法短[WMD=-4.00,95%CI(-5.58,-2.42),P〈0.00001],但长于超声定位法[WMD=1.90,95%CI(0.47,3.33),P=0.00910⑤患者接受率:神经刺激器法比异感法具有更高的接受率[OR=2.32,95%CI(1.02,5.30),P=0.05],但与动脉搏动法相似[OR=8.14,95%CI(0.88,75.48),P=0�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上肢手术患者100例,ASA分级均为I-II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Ⅰ组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II组按传统找异感方法实施肌间沟臂丛阻滞,两组局麻药均为0.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20ml。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阻滞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组阻滞操作时间短于II组(P<0.05),麻醉效果(VAS评分)优于II组(P<0.05),不良反应也低于II组。结论神经刺激仪引导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较传统盲探法操作时间缩短,麻醉效果完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将2018年9月到2020年9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穴位注射治疗,研究组给予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颈椎功能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93.33% VS 77.78%),研究组较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颈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将2018年9月到2020年9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穴位注射治疗,研究组给予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颈椎功能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93.33% VS 77.78%),研究组较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颈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平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单纯一般治疗组、针灸+一般治疗组、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治疗+一般治疗组,以面瘫综合评分法评价疗效,对照有效率、治愈率。结果:治疗7d、15d、30d后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天后有效率达到100%,治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早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治疗效果较好。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治疗能明显提高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远期治愈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平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单纯一般治疗组、针灸+一般治疗组、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治疗+一般治疗组,以面瘫综合评分法评价疗效,对照有效率、治愈率。结果:治疗7d、15d、30d后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天后有效率达到100%,治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早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治疗效果较好。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治疗能明显提高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远期治愈率。
简介:摘要:锁骨骨折固定术的麻醉方法很多,近年来笔者采用颈丛神经阻滞加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损伤小,麻醉阻滞完善等特点,麻醉用药量小,基本避免了因局麻药用量过大所致的膈神经、喉返神经麻痹等并发症,而且穿刺点位置高完全避免了气胸的发生,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管神经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这段期间内,选择来我院进行分娩的200例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10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给予活跃期行椎管内阻滞麻醉,100例试验组产妇分娩时给予潜伏期行椎管内阻滞麻醉,最终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试验组产妇剖宫产率(21例,21.00%)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6例,6.00%),两组间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产妇的血清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出血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椎管神经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有利于提升产妇顺产率,减少对产妇凝血系统影响,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带状疱疹爆发痛患者进行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爆发痛的疗效。方法36例带状疱疹爆发痛患者随机分成神经阻滞治疗(NB)组和曲马多治疗组(T)组,观察治疗后24h、1w、1m、3m的镇痛VAS评分。24h、1w、1m、3m疼痛发作频率。结果NB组24h、1m、3mVAS评分低于T组(P<0.05),1w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NB组24h、1w、1m的疼痛发作频率均低于T组(P<0.05),3m的疼痛发作频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神经阻滞治疗用于带状疱疹爆发痛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痛的发生率,是一种很好的治疗带状疱疹爆发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