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膀胱肿瘤伴前列增生患者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的术后效果。方法对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62例膀胱肿瘤伴前列增生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单纯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研究组采用同期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对两组术后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手术及术后冲洗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研究组术后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比对照组低,这些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膀胱肿瘤伴前列增生患者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不仅效果良好,而且安全可行,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膀胱肿瘤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术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列肿瘤鉴别诊断应用多项肿瘤标志物检测的重要意义。方法: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入院接受前列肿瘤诊断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经过病理诊断发现良性肿瘤共25例、恶性肿瘤共15例,再择取同期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例人员作为对照组,给予三组研究对象均实施多项肿瘤标志物检测,比较三个小组研究对象检测指标及阳性率。结果:从检查结果上看,恶性肿瘤组PSA、PSAP、PSMA以及CEA均比良性肿瘤组、对照组各项指标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小组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率均高于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肿瘤鉴别应用多项肿瘤标志物可起到良好诊断作用,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率非常高,有助于良性、恶性肿瘤区分,为医生提供可靠判断依据,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肿瘤标志物 鉴别效果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连续低压灌注下经尿道分区前列电切手术(TURP)治疗我院高龄高危良性前列增生(BPH)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28例高龄高危BPH患者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Ⅰ组64例,进行标准TURP;Ⅱ组64例,在连续低压灌注条件下进行TURP。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组织切除克数、术中出血毫升数以及术后并发症,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国际前列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以及最大尿流率(Qmax)的差别。结果Ⅱ组人员各项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都显著低于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分析两组人员的IPSS、QOL和Qmax发现术前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Ⅱ组人员各项数值都要优于Ⅰ组人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低压灌注下经尿道分区前列电切手术治疗高龄高危良性BPH,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 标签: 连续低压灌注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分区前列腺电切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头经尿道前列电气化治疗在晚期前列肿瘤所致尿道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晚期前列肿瘤所致尿道梗阻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尿道前列电气化治疗法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前列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RUV)、最大尿流量(Qmax)和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治疗后患者IPSS评分为7.17±2.08分,治疗前为25.34±3.35分,P<0.05;治疗后患者的RUV为25.57±12.09mL,治疗前为125.62±17.85mL,P<0.05;治疗后患者的Qmax为12.75±4.46mL/s,治疗前为6.76±4.08mL/s,P<0.05;治疗后患者SF-36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电气化治疗法可有效提高晚期前列肿瘤所致尿道梗阻的治疗效果,对于增加患者的排尿量、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经尿道 前列腺电气化 尿道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在肿瘤内科高危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肿瘤内科使用高危药物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分析护理结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效果好,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可能性,可以提高肿瘤内科患者用药安全性。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肿瘤内科 高危药物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通道法治疗高危前列增生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4月76例高危前列增生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各38例。开放组用传统的手工摘除术治疗,通道组通道法治疗。比较两组高危前列增生症治疗效果;操作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膀胱冲洗耗时和住院时间;患者闭孔神经反射、尿道狭窄、出血发生率。结果通道组高危前列增生症治疗效果和开放组相似,P>0.05;通道组操作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膀胱冲洗耗时和住院时间短于开放组,P<0.05;通道组闭孔神经反射、尿道狭窄、出血发生率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通道法治疗高危前列增生症的可行性高,可有效改善病情,缩短手术时间和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减少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通道法 高危前列腺增生症 可行性
  • 简介:目的探讨经尿道国产2μm激光汽化术治疗高危复发性前列增生(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经尿道国产2μm激光汽化术治疗的高危复发性BPH2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手术前后即刻血Na+和血红蛋白,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国际前列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PVR)、夜尿次数等指标,记录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评估其疗效.结果23例患者手术时间60~165min,平均(104±30)min,术后留置尿管3~5d,平均(3.0±0.8)d,住院时间4~7d,平均(4.0±1.5)d.术前与术后血Na+、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IPSS、QOL、Qmax、PVR及夜尿次数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3、6、12个月间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经尿道国产2μm激光前列光汽化术治疗高危复发性BPH安全性高、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国产2 ΜM激光 高危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选择性电切治疗高危前列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危前列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经尿道选择性电切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电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除组织重量及术后残余尿量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经尿道选择性电切治疗高危前列增生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经尿道选择性电切 治疗 高危 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KVP与TUVP治疗高危前列增生症的优缺点,为高危前列增生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更好的手术方法选择。方法通过经尿道前列等离子双极电切(PKVP)与经尿道前列气化电切术(TUVP)治疗高危前列增生症,比较两组术前、术中、术后Hb、HCT、CVP、K+、Na+、Cl-、血糖变化。结果两组动态血液动力学指标及电解质、血糖组间比较,术前无显著差异,而术中、术后CVP、Na+、Hb、HCT等均有差异(P<0.05),两组术后恢复均良好,无显著差异。结论应用PKVP治疗高危BPH患者,临床效果良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等离子双极电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PUPKP)治疗高危前列增生症(BPH)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6年1—11月接受PUPKP治疗的高危BPH患者临床资料,共90例,年龄70~90岁,平均(79.0±5.8)岁;均合并有至少一种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结果本组手术时间(44.0±19.5)min,切除前列重量(30.23±18.4)g,出血量(85.0±20.5)ml,住院平均时间为(6±3)天。无输血病例,无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等严重并发症;90例患者随访6~35个月,无真性尿失禁,前列症状评分(IPSS)由(22.6±4.6)分下降至(9.6±3.8)分,生活满意度评分(QOL)由(5.20±0.8)分降至(1.5±0.8)分,2项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PUPKP适用于高危BPH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和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及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 高危前列腺增生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高龄高危前列增生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利用随机数表法对我院在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收治的 66 例高龄高危前列增生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对比组患者( n=33 )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 n=33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临床各项指标均好于对比组, P < 0.05 ,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概率 15.15% 低于对比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概率 39.39% , P < 0.05 ,统计学意义存在。 结论: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高龄高危前列增生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高龄高危 前列腺增生 术后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高龄高危前列增生并膀胱结石患者使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9.03-2021.03期间收治的74例高龄高危前列增生并膀胱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危性膀胱炎术后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到2023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76例高危性膀胱炎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以数字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例数均等的两组,命名为对比组(38例)、探究组(38例)。对比组采取常规护理,探究组采取舒适护理,比较应用效果。结果:探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26%)相较于对比组(18.42%)更低,患者SAS、SDS评分更低,(P<0.05)。结论:针对高危性膀胱炎手术患者,以舒适护理模式开展术后护理,能够对术后并发症及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高危腺性膀胱炎 并发症
  • 简介:口腔周围的三对唾液利用血液提供的原料,经自身加工,每天生成并分泌1.5升左右的唾液,进食时每分钟分泌量可达4毫升,而睡眠时几乎停止分泌。唾液都被吞咽入胃,经胃肠道被重新吸收回到血液中。唾液分泌受神经系统支配。“垂涎三尺”、“望梅止渴”便是神经支配唾液分泌的写照。此外,缺水、忧虑、恐惧或严重的精神作用可使唾液分泌减少;局部刺激,例

  • 标签: 唾液腺 唾液分泌 消化液 局部刺激 胃肠道 血液
  • 简介:爱尔兰利默里克大学团队的研究员们发现在常见的生物液体上施加压力可以产生电流。压电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这种被人熟知的特性,在石英、骨骼和木头等材料上均被发现。但在溶解酶结晶这种存在于禽类蛋白、眼泪、唾液和哺乳动物乳液中的蛋白质结构中被发现还是首次。

  • 标签: 唾液 蛋白质结构 电力 哺乳动物 加压力 研究员
  • 简介:摘要1例52岁男性患者因抑郁障碍给予艾司西酞普兰5 mg/d(逐渐加量至15 mg/d),曲唑酮100 mg/d,劳拉西泮1 mg/d。服药3 d后患者出现唾液分泌增加。服药13 d后因曲唑酮缺药仅服用艾司西酞普兰和劳拉西泮。停用曲唑酮3 d后,唾液分泌增加症状消失。后因睡眠不佳重新加用曲唑酮100 mg/d,2 d后患者再次出现唾液分泌增加。医师考虑上述症状与曲唑酮有关,嘱其停用该药,仅继续服用艾司西酞普兰和劳拉西泮。3 d后,患者唾液分泌增加再次消失。2周后复诊,患者抑郁症状缓解,未再出现唾液分泌增加。

  • 标签: 曲唑酮 流涎,唾液分泌
  • 简介:摘要涎肿瘤的早期发现及定性诊断至关重要,有助于临床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及制定治疗方案,延缓或终止疾病进展。目前双能量CT的多参数定量分析,如虚拟单能图像(VMI)、基物质图、能谱曲线及有效原子序数等已逐步用于评估涎疾病,为涎肿瘤的定性、分期及分型提供了诸多量化指标。文章就双能量CT的多种后处理参数在涎肿瘤评估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涎腺肿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底来源肿瘤包括胃泌酸腺瘤(OGA)和胃底型腺癌(GA-FG)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22年4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诊断的10例胃底来源肿瘤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资料、内镜特征、病理形态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全组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43~70岁。肿瘤主要位于胃底、胃体,病变以浅表隆起型(Ⅱa型)多见,累及黏膜层4例,浸润黏膜下层6例。突触素弥漫中~强阳性表达,cyclin D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为20%~60%。结论OGA和GA-FG可能是同一谱系的独特胃肿瘤,具有相似的组织学结构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点及分子生物学表现,OGA可视为GA-FG的黏膜内阶段。cyclin D1、突触素蛋白检测能辅助胃底来源肿瘤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73例患者结直肠肿瘤患者进行性胃底息肉与结直肠肿瘤的关联性探究。方法选取自2015年3月15日—2016年5月15日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肿瘤患者73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73例作为对照组,严格匹配因素,观察结直肠癌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与胃底息肉的相关性。结果经过资料取证以及统计学分析可知,直肠肿瘤患者与性别、高龄、肿瘤家族史以及高脂饮食有一定相关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患有胃底部息肉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7.19,P<0.05),提示二者具有一定相关性。OR=5.46,95%CI=(3.76,7.93),提示有胃底部息肉患者发生直肠肿瘤的危险性是无胃底部息肉者的5.46倍。结论男性、年龄高、有肿瘤家族史以及高脂饮食均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同时胃底息肉能够提高结直肠肿瘤发生的危险性,需要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加强诊断,做好预防工作。

  • 标签: 胃底腺息肉 结直肠肿瘤 病例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