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包含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又包含对中国的认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集中表现为对无产阶级及其世界性的认同;对中国的认同则集中表现为对中华民族及其民族性的认同。中国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必须与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结合起来,才能阐明。就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功能认同而言,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工具;就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目的认同而言,中华民族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重要主体和自觉的历史工具。这种双重认同将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目的与手段有机地统一起来,取得了伟大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同时又受到来自国际马克思主义阵营和中国传统文化阵营的怀疑和责难。深入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问题,对于我们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党的十八大之后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一理论成果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其理论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内容和主体部分是"八个明确",作为党的基本方略的"十四个坚持"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等,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继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简介:近70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十大误解,即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虚假的命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反马克思主义的命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不科学或不准确的命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根本不可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毫无必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百年西学东渐史的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具体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学术层面上应定位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只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仅仅关乎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它们分别属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前提、内涵、性质、历史、意义等的各种形式的误读和这样那样的曲解。只有首先澄清和消弭这些误解,才能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切实加强当代中国哲学建设。
简介:中国传统实践理性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注重实际,讲求实效,崇实黜虚,经世致用,其精神实质是实事求是。这种实践理性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延续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历史局限。邓小平正是通过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实践理性,冲破了“两个凡是”等“左”倾思想的束缚,重新确立了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通过提出“不搞争论”、“摸着石头过河”、“猫论”、“三个有利于”等实践观点,以及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和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重大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境界。同时克服了中国传统实践理性的历史局限,对其实现了历史性超越。
简介: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想是通过社会主义的高度发展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和现实国情的清醒认识和把握,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中国的贫穷问题和发展问题,才能提供发展所需要的社会稳定和政策稳定。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原则是发展生产力和全面改革,邓小平认为要发展生产力必须依靠改革,改革必须是全面的、有轻重缓急的改革。总结经验是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方法论,邓小平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地总结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的历史经验,以发展的方式不断坚持和完善改革开放的各项政策,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
简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宣传、普及等形式让马克思主义走进普通大众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使马克思主义真正适合广大人民群众实际需要的过程。可以说,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马克思就曾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
简介:21世纪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在改变全球经济地理、政治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宏观语境.马克思主义作为时代的产物,总是钟情于成功的故事。21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故事应当在中国,“中国”理所当然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分析的基础。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要超越西方的启蒙现代性、经典现代性、后现代性以及“反思的现代性”话语,在解码中国样本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书写现代性的中国版本;在规避“现代性之痛”的基础上,实现现代性的救赎;在摆脱西方话语路径依赖的条件下,形成原创性的中国现代性话语。
简介:总体性是人类赖以生活的基础,它涉及人存在的根本性维度。马克思的总体性思想是其唯物史观的重要方法,以总体性视角来关注整个生活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总体性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显现出来,与人类的现代性历史实践息息相关。马克思以辩证总体性的视角对资本主义现代性作了彻底的反思与批判,进而从构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把握人的社会生活和致力于个体自由而全面发展几个方面阐发了其总体性思想。今天,马克思的总体性思想对于解决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问题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解决好中国社会发展的公正性、发展的平衡性以及发展的人文性问题,这是我们关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总体性的基本视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