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安全认证食品市场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消费者信任缺失成为制约市场发展的瓶颈。探究消费者信任的主要影响因素,成为本文的首要研究目标。以调研为基本手段,研究消费者对安全认证食品的信任评价及相关态度,并构建有序Logistic模型对信任影响因素展开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更多受访者倾向于信任官方机构认证,而信任国内机构与国外机构认证的人数基本相仿;从影响信任的因素来看,年龄、受教育年限、食品安全意识、政府食品监管效果评价、价格评价与购买便利性等变量对信任有着显著影响,而收入、环保意识与风险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对消费者特征带来信任边际效应的分析表明,没有任何类型消费者的态度倾向于信任。加强安全认证食品行业监管,提高消费者信任,成为促进市场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简介:基于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信息处理的方法、过程,西方相关的学术组织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信息通晓的概念、标准,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美国南部高校联盟(ACS)建立的信息通晓定义模型涵盖了信息素养、计算机素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三个基本方面;中佛罗里达大学(UCF)提出的信息通晓完善模型强调了计算机素养、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三种能力是相互联系和融合的;JimRetting根据信息通晓具备的六个要素提出了信息通晓层次模型;丹尼尔·卡里森(DanielCallison)在区分信息通晓与信息素养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信息通晓模型。目前我国信息通晓研究刚刚起步,还停留在梳理、传递国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阶段。参照国内外信息通晓的相关标准和模型,我们设计了一个涵盖信息素养、计算机素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并由交流沟通贯穿始终、信息共享空间环绕期间的新的信息通晓模型。
简介:针对如何建立评价开发区的指标体系以及如何建立开发区的综合评价模型的问题,构建了评价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指标体系,结合商务部评价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评价方法以及所承担研究课题中的实际调研结果,建立了评价开发区的综合指标体系,其中包含8个综合指标、78个二级指标。检验了综合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开发区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社会及环境的优良程度和创新能力的强弱,是评价我国开发区的主要指标;经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发展与效率和综合经济均是正相关关系,其对开发区的综合经济能力也有较大影响。对实践中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综合指标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简介:养老保险与居民消费/储蓄模式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虽然学界并未形成定论,但养老保险挤出居民储蓄、挤进消费的观点占据上风,并逐渐使社会保障定位于扩大内需的工具。本文基于消费理论,结合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从"传统退休养老制度"向"社会养老保险"变迁的历程,构建全国时序和省际面板数据模型,考察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真实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987—2012年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对城镇居民消费模式产生微弱的挤出效应;转轨后的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并不显著,覆盖率的提高挤出了居民消费。可见,养老保险制度应该回归保障老年收入的本质,而作为有效需求管理的工具则需谨慎使用。
简介: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新疆兵团参与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增长极。对兵团2000—2014年能源消费量、碳排放强度等进行了测算,基于STIRPAT模型,运用因子主成分回归法,构建碳排放的驱动因子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能源消费量及碳排放强度呈逐年递增态势,能源消费以原煤为主,成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能源结构较单一;人均GDP、第二产业产值、城镇化率对碳排放有正向驱动作用,其中,人均GDP、第二产业产值所表征的财富因子是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城镇化率的正向驱动作用较弱;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及第三产业比重对碳排放有抑制作用,但影响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