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1 个结果
  • 简介:"泰州天价环境公益诉讼案"作为一起典型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例,虽然一定程度上存在"能动司法"之嫌,但从环境公益诉讼和环境侵权的视角看,该案在新《环境保护法》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解释》尚未实行之时,通过积极释法为社会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在提供了主体资格认定上的支持,发挥了环境执法司法联动机制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作用,对环境侵权的因果关系认定和举证责任分配合理,对环境侵权责任数额的认定及责任的执行方式方面具有创新性。同时该案也提供了很好的制度启示,即必须建立环境公益专项基金,完善环境损害评估机制,才能更有效地发挥环境公益诉讼的环境保护功能。

  • 标签: 环境公益诉讼 环境侵权 环境损害赔偿 环境修复
  • 简介:执法不严、司法不公、司法腐败是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仅严重败坏司法公正,而且损害社会主义法治权威。加强对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的重要职责,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和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这一制度安排契合了我国的宪政架构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运行机理,蕴含了权力制衡、权利保障和法律监督的本质内核。

  • 标签: 刑事诉讼监督权 权力制衡 权利保障 理论基础
  • 简介:随着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完善和《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的公布,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权再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回顾我国诉讼监督立法进程的基础上,对当前形势下检察机关如何加强检察监督权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对策,包括诉讼监督意识的增强、诉讼监督内部环境的完善、外部环境的优化、宣传力度的加大以及自身监督能力的提高,以期能真正提高诉讼监督的实效。

  • 标签: 诉讼监督 监督意识 监督能力
  • 简介:侦查机关适应"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前提是正确理解其含义。我国"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在不变动现有司法格局的基础上,强调侦查和公诉按照审判时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同时承认审判在认定事实和法律适用方面的最高权威。侦查机关适应相关诉讼制度改革的关键是认清侦查与审判、公诉和预审之间的关系。取证能力的提升是侦查机关适应"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核心,可从建立以客观性证据为中心的取证模式、完善侦查取证指引体系、促进取证措施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等方面着手提升取证能力。

  • 标签: 以审判为中心 侦查机关 证明标准 取证能力
  • 简介: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对刑事技术鉴定工作作了些修改和补充,表现在:文捡范围拓宽,鉴定难度增大,法律责任性更强;文检工作者应具有过硬的综合能力;鉴定设备必须完好先进。针对以上要求,文检工作者应认真学习新刑诉法,增强法律意识;加强文检队伍建设,提高文检专业水平;建立鉴定人员资格审查制度,规范鉴定程序等。

  • 标签: 刑事诉讼法 文检工作
  • 简介: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将尊重与保障人权写入了总则,同时增加、完善了保护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讯问过程中合法权益的规定。上述内容的变化,使侦查讯问权力、侦查讯问活动的封闭性以及侦查讯问的强制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为此,如何在新《刑事诉讼法》实施的背景下做好侦查讯问工作,无论是侦查实践部门还是侦查理论研究者均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 标签: 刑事诉讼法 侦查讯问 侦查程序
  • 简介: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在细化规定了强制证人出庭作证的同时,首次突破性地规定了关于被告人亲属拒绝出庭权的条款。然而新的规定显得较为粗放,对于亲属拒绝出庭权的行使主体、行使条件以及具体权能均没有明确规定。借鉴两大法系主要国家中关于近亲属拒证权制度之规定,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应对近亲属拒证权行使的主体范围、行使时间、主要权能和程序保障等予以明晰,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亲属拒证权制度。

  • 标签: 刑事诉讼 近亲属 拒证权
  • 简介:行政纠纷的多元化解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以及行政审判资源的合理配置,促使行政诉讼中的简易程序制度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工作的通知虽不乏制度创新的勇气,但也存在规定过于原则、制度设计不尽合理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行政诉讼简易程序,应当从适用范围、审判组织及审理规则等三个方面进行努力,进而真正实现行政案件的繁简分流。具体来说,我国行政诉讼简易程序可以适用于基本事实清楚、法律关系简单、权利义务明确、社会影响较小、争议不大的一审行政案件;在原则上应当采用独任制,例外情况下由合议庭进行审理,在审理规则上,实现起诉方式的多元化,简化庭审前准备阶段,简化庭审程序,规定普通程序与简易程序的转换问题等。

  • 标签: 行政诉讼 简易程序 独任审判
  • 简介:法庭辩论口才具有预见性、针对性、口语性、策略性、严肃性、均等性、临庭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公安机关行政诉讼的辩论,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

  • 标签: 法庭辩论口才 行政诉讼 公安机关 辩论技巧
  • 简介:刑事诉讼中,在证据不足或虽有相当数量的证据能证明被告人有罪但存在合理怀疑的情况下,实行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疑罪从无.但由于被告人的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害的被害人,在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对被告人宣告无罪的情况下,如果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证据占优势,则被告人虽不受刑事制裁,但应负民事赔偿责任.

  • 标签: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救济 证据 优势 变通
  • 简介:行政(治安)审批制度的改革给传统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要依法履行管理职责,就必须结合现代警务运作机制的改革,更新管理理念,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管理模式,逐步构建以"告知、检查、处罚"为核心的专业治安管理机制,并通过整合社会行政管理资源,探索行业场所治安管理的社会化方向.

  • 标签: 审批制度改革 行业场所 基本思路 社会化过程
  • 简介: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中对于侦查辨认未作规定,只在部门规章及司法解释等方面作粗略规定,相应侦查实践中辨认措施也存在诸如适用草率、程序违法、方法不当、笔录制作随意等弊端。有必要在借鉴观察比较法视野下辨认制度之预先询问与告知、说明规则、分别辨认和混杂辨认规则、禁止暗示和诱导规则、辨认保密规则、程序保障规则的基础上,对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辨认从制度与运作层面予以重构、完善。

  • 标签: 辨认刑事诉讼 重构
  • 简介:近年来,公共利益的损害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也日趋严重,国有资产流失、环境公害等危害公益的事件频繁发生,由于法律的滞后性及相关行政机关的懈怠性,公共利益常处于诉讼保护的盲区。为了维护公共利益,行政公益诉讼应运而生。然而,由于检察机关自身的属性,不能以原告身份参与到诉讼中,因此,支持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势在必行。

  • 标签: 检察机关 行政公益诉讼 原告资格 支持起诉
  • 简介:在我国长期的司法实践中,侦查机关内部司法鉴定一直未能与侦查鉴定相区分,出现了"自侦自鉴""侦鉴合一"的乱象,这对最终鉴定意见的公正性、客观性造成了不利影响,严重制约了司法的公正及公信力。在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侦查机关内部侦鉴分离应作为加强现代司法公正的重要制度而被采用。结合法律的基本原理与国外成熟的经验来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侦鉴分离制度,即侦查与鉴定的相对分离而不是绝对分离、职能或机构的分离而不是机关的分离。

  • 标签: 侦鉴分离 司法鉴定 刑事侦查 刑事诉讼
  • 简介:行为证据分析意见是“定性质”、“定范围”及“脸谱刻画”的重要依据;是认定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过程中是否具有主观故意的重要依据。它的运用可以拓展庭审视野,助力审判,提升认定犯罪的精准性。它是有效串联其他证据形式,形成逻辑严谨、结构坚固的证据链条,提升证据的整体证明力的保障;是揭示行为细节、全面把握案件事实,准确理解犯罪心理轨迹的重要依据。

  • 标签: 行为证据 行为证据分析意见 诉讼资格
  • 简介:“法律监督”、“检察权”是法典用词,“诉讼监督”是学理用词。法律监督有动词性倾向且政治表义浓厚。检察权是检察机关职权的抽象表述,检察职权是检察权的具体化。可对法律监督与检察权进行关系论证,不宜进行内涵比对,法律监督是检察权质的价值判断因素。诉讼监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不同于法律监督,不能周延涵盖检察职能。“法律监督”与“诉讼监督”不是属种关系,二者处于不同法律位阶。“检察权”与“诉讼监督”本质上是属种关系。

  • 标签: 法律监督 检察权 诉讼监督
  • 简介: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作出修改。侦查意识的培养是适应刑诉法修改的客观要求,对于侦查人员侦查意识的树立与强化具有重要意义。侦查人员只有不断树立与强化人权意识、证据意识、科技强侦意识、程序意识、时效意识、保密意识、情报意识等,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完成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民的重任。

  • 标签: 刑诉法修改 侦查意识 培养 执法规范化
  • 简介:尽管行政诉讼法禁止行政诉讼调解,但行政诉讼实践中调解做法不仅大量存在,而且还出现了为刻意追求调解而罔顾或放弃判决的过度调解现象。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在于调解的功利作用和片面强调调解的司法政策,其思想根源则是法律虚无主义的死灰复燃或阴魂不散。调解虽然具有一定的功利作用,但其对法治的危害更大,最终将导致整个社会的法律虚无主义。我们应从域外行政诉讼调解的存在基础与谨慎适用中反思我国的现状,及时转变认识,调整目前的司法政策与做法,还司法本来面目。

  • 标签: 行政诉讼 调解 判决 法律虚无主义
  • 简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公安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对以侦查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进行深刻反思,充分认识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对于促进公安机关公正执法的重大意义。本文在深刻分析当前公安机关在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方面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的基础上,提出应进一步深化公安改革,推进法治公安建设,尽快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新要求。

  • 标签: 公安机关 以审判为中心 诉讼制度改革 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