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基于需求分析理论,建设人体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级三年制护理专科在校生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化原则,将其按所在班级纳入观察组(97人)和对照组(99人)。观察组学生采用需求分析理论视域下一体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对照组学生则应用传统课程资源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考核成绩、教学感受的差异性。采用SPSS 20.0进行t检验。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73.67±8.76)vs.(70.48±8.36)]和实践技能成绩[(84.41±4.83)vs.(83.63±4.2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学习探究意识、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思维能力等9个教学效果分项目及总体的评分上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需求分析理论进行人体生理学教学资源建设,可提高资源建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将其运用于教学可显著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其综合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4月在湛江卫生学校招聘会的现场,以方便抽样法随机抽取该地区52家医疗机构各1名负责人进行调查。采取现场随机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对52家医疗机构共52名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需求状况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医疗卫生机构认为特别重要的岗位知识包括临床护理知识、基础医学知识、临床医学知识、护理科研知识、护理基本理论、成人护理及急危重症护理等。医疗卫生部门认为特别重要的岗位能力包括护理基本技能、临床护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施整体护理能力、护理管理能力、健康评估能力、护理科研能力、普通话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医疗卫生机构对岗位知识的需求以及对岗位能力的需求均是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需求影响因素。结论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岗位知识需求应以临床护理知识、基础医学知识、临床医学知识、护理科研知识、护理基本理论、成人护理及急危重症护理等为主。岗位能力需求应以护理基本技能、临床护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施整体护理能力为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出院前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变化及其与未满足的护理需求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90例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收集患者出院前(T0,90例)、出院后1个月(T1,84例)、出院后2个月(T2,77例)的支持性护理需求、疾病不确定感、人口社会学和疾病状态等数据。利用广义估计方程考察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处于在职状态、年龄、未被满足的护理需求水平和出院前的中度和高度不确定感是患者3个时间点疾病不确定感变化的影响因素。结论疾病不确定感的变化与未满足的护理需求相关;对出院前疾病不确定感程度高的年轻在职患者,应制订个性化的出院教育计划,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改善患者出院后的疾病不确定感。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揭阳市某三甲医院医护人员科研工作需求、问题和困难,提出适合本院科研发展的对策建议。方法通过"问卷星"制作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利用微信网络聊天群发放回收问卷,使用因子分析和多维偏好分析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影响医护人员科学研究的主要因子共有4个,影响显著的是信息平台缺失,其次为环境氛围不足、个人能力缺失和个人兴趣缺乏。医护人员的科研需求分两类,一类是初阶类技能需求,主要对象是女性、护士、本科学历、工作年限5~10年、中级职称、无科研知识及经历的人群。一类是进阶类技能需求,主要对象是年龄低、医师、低工作年限、低职称和有科研方法学知识的人群。结论医护人员科研基础薄弱,建议通过系列培训讲座提升业务水平,构建医院科研交流平台,培养科研队伍,同时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予以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利用情况、公共卫生基本项目的知晓情况和满意度情况,为改善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供方向和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12月,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州市某区抽取1 05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单因素分析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共发放问卷1 092份,收到有效问卷1 050份,有效率96.2%。受访居民过去一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或接受其他卫生服务的次数为(4.60±4.10)次;对公共卫生基本服务项目总知晓率为91.6%(962/1 050),总知晓免费率为89.5%(940/1 050);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体满意度得分为(4.61±0.75)分,其中得分最高为基本医疗服务情况,最低为机构设施、制度及基本情况。单因素分析发现,医保类型、就诊首选的医疗机构、步行到社区中心的时间和就诊服务时间等10个因素是居民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机构设施、制度及基本情况,基本医疗服务情况,医疗费用情况,首诊医院4个因素为居民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21.294、109.013、18.203和20.989)。结论广州市某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较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较高,但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仍有待提高,尤其是设施设备和医护人员服务效率等方面。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西藏县级城区中小学生的眼镜需求和眼镜自有率及相关因素。方法以学校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为2018年5月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城区中小学的学生,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睫状肌麻痹验光以及戴镜现状的问卷调查。眼镜自有,定义为已经自行配镜,日常在学校戴眼镜;戴镜需求,定义为视力较好眼的未矫正视力不大于6/12,而且可以矫正到6/12以上,或弱视但戴镜能提高视力2行或2行以上。结果在校1 795名学生[年龄(13.2±3.0)岁;男女比例为49.5%∶50.5%(888∶907)]全部完成了视力筛查。小学生672名,年龄(10.2±2.3)岁;中学生1 123名,年龄(15.0±1.4)岁。筛查出有戴镜需求的学生486名,其中弱视77名。女学生戴镜需求明显高于男生[313(64.43%)比173(35.67%)](P<0.001),年龄越大戴镜需求越大(P<0.001);自有眼镜的学生均为中学生,眼镜自有率仅为0.8%(15/1 7955),且日常戴镜生活视力均≤6/12。结论边远地区的城区学生对眼镜的需求很高,女学生及年龄较大的更加明显;而眼镜的自有率很低。这提示应该采取适当的视光服务方案,以满足边远地区学生的戴镜需求,从而达到眼健康、教育与性别平等的多赢。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居民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为糖尿病患者的个性化自我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6年3月—2017年8月对北京市朝阳区6个社区的980例糖尿病患者使用自我管理现状及护理指导需求问卷、服药依从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血糖管理、锻炼情况等自我管理情况、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指导需求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重回归分析患者自我管理、护理指导需求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得分为(1.76±0.25)分;护理指导需求得分为(1.73±0.29)分,得分最高的维度为药物指导需求,得分最低的维度为科普糖尿病知识指导需求;服药依从性得分为(3.48±0.64)分,得分最高的维度为不擅自停药,得分最低的维度为服药次数。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在职情况、文化程度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患者护理指导需求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在职情况、糖尿病确诊年限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文化程度影响自我管理现状、护理指导需求(P<0.05);在职情况影响自我管理现状(P<0.05);年龄影响服药依从性(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情况受文化程度、在职情况的影响,护理指导需求受文化程度的影响,服药依从性受年龄影响。应注重提高文化程度低、在职的糖尿病患者的自管管理水平,针对文化程度高的患者进行护理指导,应关注低年龄的糖尿病患者以提高其服药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封闭式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心理需求。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7年3月—2018年3月选取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封闭式管理的81例重性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重症精神病患者心理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患者自知力、住院治疗自我归因、希望解决的问题等心理需求状况,分析患者心理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81例患者中33.33%(27/81)的患者认为自己患病,对于本次住院治疗39.51%(32/81)的患者归因于自己性格原因,归因于情感问题占17.28%(14/81);心理需求中,希望有家人的陪伴和探视占79.01%(64/81),有心理治疗需求占62.96%(51/81);最想解决的问题中,35.80%(29/81)的患者希望治好疾病,需要提高自信心的患者只占4.94%(4/81)。不同疾病诊断的患者在希望家人陪伴和探视的需求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患者在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对提升压力应对能力需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式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有较多心理需求,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疾病诊断患者的需求不同,要有针对性地提供心理干预及护理,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护理人员的医疗标准认可度、需求与执行现况,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于2018年5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按照国家统计局地区划分标准,抽取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4个地区。东北地区抽取黑龙江、吉林和辽宁3个省份,东、中、西部地区随机抽取6~10个省份,共计31个省/直辖市。每个省/直辖市随机抽取10~20家医院内的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医疗标准处设计的"我国医疗相关标准调查问卷",调查全国范围内护士对2项标准认知、执行以及宣贯等方面的现状。采用现场问卷调查与网络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 439份,有效回收4 084份,有效回收率为92.0%。4 084名护理人员的医疗标准认可程度得分为(4.10±0.75)分,需求程度得分为(4.34±0.83)分,执行程度得分为(4.33±0.83)分;护理人员对专业范围内已发布的标准认可率为82.0%(3 350/4 084),需求程度为94.7%(3 868/4 084),执行率为84.1%(3 436/4 084);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护理标准的认可程度与标准需求得分呈正相关(r=0.393,P<0.01),与标准执行得分呈正相关(r=0.401,P<0.01);标准需求与执行得分呈正相关(r=0.217,P<0.01);多重阶层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后,护理人员标准认可(β=0.391,P<0.01)以及标准需求(β=0.219,P<0.01)对标准执行具有预测作用。结论中国护理人员对标准的认可程度和需求度较高,并且执行情况较好;积极进行标准宣贯能促进其正向认知与积极态度,这有利于护士更好地执行标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未满足需求与家庭环境的现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便利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海南省3家三甲医院就诊的22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癌症患者未满足需求简明量表(SF-SUNS)、中文版家庭环境量表(FES-CV)对其进行调查。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222份,收回有效问卷216份,回收率97.30%。结果216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文版SF-SUNS量表总得分为(73.79±13.82)分;中文版FES-CV量表总得分为(49.12±8.14)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家庭月收入、文化程度、FIGO临床分期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中文版SF-SUNS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中文版FES-CV量表总分及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维度得分均与中文版SF-SUNS量表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P<0.05);矛盾性维度得分与中文版SF-SUNS量表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分层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人口学变量之后,家庭环境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未满足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未满足需求均处于中等水平,家庭环境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未满足需求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及家庭成员应通过针对性改善家庭环境来满足患者的需求,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年级本科护生死亡态度和死亡教育需求的变化规律。方法2019年3至6月,整群抽样某医学院2015至2018级护理本科生766人,采用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和死亡教育需求量表进行调查。使用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行LSD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死亡恐惧、趋近导向死亡接受和逃离导向死亡接受三个死亡态度维度的得分从大一到大三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大四回降,但较大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死亡接受维度得分从大一到大二显著下降(P=0.001),大三回升,大四升至与大一持平;死亡逃避维度得分在不同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8);大四护生的死亡教育需求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P<0.05),且与中性死亡接受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07)。结论随着年级的递增,护生的正性死亡态度呈现积极走向,但负性死亡态度趋势平稳;大四阶段亟待且适合开展死亡教育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科护士多学科团队在临床工作中对预防患者压疮的发生,提高临床护士压疮宣教能力及提升专科护士综合素质的效果。方法运用压疮相关知识自设问卷对15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专科护士得分显著高于临床护士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加压疮知识培训的护士得分显著高于没有参加压疮知识培训的护士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士得分显著高于大专及以下学历护士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科护士紧跟压疮指南,及时更新压疮知识,预防压疮宣教知识全面,充分发挥专科护士多学科团队的作用,提高临床护士预防压疮宣教知识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疾病不确定感与信息需求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癌症患者信息选择问卷及应对方式问卷对92例胃癌根治手术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胃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前疾病不确定感与信息需求及应对方式的关系,多元回归分析影响胃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不确定感的相关因素。结果胃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为(101.45±8.75)分。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胃癌根治手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评分及信息缺乏维度与信息需求总评分及其预后维度以及消极应对评分呈正相关(P<0.05),而与积极应对评分呈负相关(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可知,学历初中或以下、治疗为无效、信息需求高水平及消极应对是影响胃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疾病不确定感的危险因素(P<0.05),而积极应对是胃癌根治手术疾病不确定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胃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疾病不确定感较明显,尽量满足患者信息需求,指导患者以积极的方式面对疾病将有助于减轻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三甲医院临床护理教师队伍现状及培训需求,为进一步加强临床护理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目标抽样法,按照1︰10配比,于2017年10月—2019年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我国三甲医院临床护理教师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41所三甲医院的临床护理教师进行横断面调查。共回收调查问卷11 594份,有效问卷10 266份,有效率为88.55%。结果10 266名临床护理教师中,护师占49.64%(5 096/10 266),30~39岁者占51.27%(5 263/10 266),第一学历为本科以下者占78.42%(8 051/10 266),带教年限<5年者占41.33%(4 243/10 266);41.84%(4 295/10 266)的临床护理教师是由管理者挑选指定,38.78%(3 981/10 266)的临床护理教师经常或总感到带教压力,56.31%(5 781/10 266)的临床护理教师认为能胜任临床带教工作;50.54%(5 188/10 266)的临床护理教师偶尔参加教学培训,对培训需求强。需求较强的前3位分别是带教方法与技巧、专科前沿知识、护理科研;不同带教年限、学历和职称的临床教师在教育学基础理论、带教方法与技巧、护理管理、护理科研、专科前沿知识的培训需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三甲医院临床护理教师队伍以护师为主,整体初始学历偏低,教学管理中存在临床护理教师选拔不规范,教师参加教学培训少等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建立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教师选拔及培训管理体系,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慢性病患者对居家康复资源整合的期望与需求,分析慢性病居家康复项目的可利用资源以及整合方式,为建立完善的慢性病居家康复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19年10 —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慢性病管理中心随访的16例慢性病居家康复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整理访谈结果,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4个慢性病患者对居家康复资源整合的期望与需求的主题:慢性病居家康复有效资源有限;慢性病居家康复水平有待提高;慢性病居家康复相关资源碎片化明显;应加强政府和基层医疗机构对慢性病居家康复的重视。结论目前慢性病患者对居家康复资源整合有较高的期望与需求,应有效整合区域内可利用的医疗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平台以提高慢性病患者的居家康复效果,推动慢性病居家康复项目的全面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行为心理需求的护理干预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来深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支原体肺炎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行为心理需求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后症状缓解时间、治疗依从性、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干预期间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喘息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的依从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5.00%,观察组各项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期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行为心理需求的护理干预有效缓解了患儿症状,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家属护理满意度高。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硕士研究生在规范化培训期间的真实感受与需求,为管理者今后制订更加完善的规范化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18年8—10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2名已完成2年规范化培训的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提炼出5个主题,分别为自我效能感增加,核心能力有所提升;负性心理体验;对科研工作政策保障的需求;对个性化规培方案、高标准师资队伍的需求;对科学化的晋升制度、薪资的需求。结论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进行规范化培训期间对各方面的认可占主导地位,但也有较多负面情绪与需求未得到满足,管理者应重视其感受与需求,科学制订适合的培训方案,从而充分发挥规范化培训的优势。
简介:目的:探讨新形势下孕妇学校健康教育效果与孕产服务健康知识需求状况。方法:2022年1月~12月在我院围产保健科建卡检查的孕妇,参加孕妇学校全程规范性健康教育,且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中采用系统抽样随机抽取82例为观察组;把同期在我院住院分娩、入院后实施常规健康教育82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教育前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教育后观察组围产期保健知识掌握情况、产检次数、自然分娩率、孕产期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产前健康教育确实能满足孕妇对围产期健康知识的需求,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从而有效地解除孕妇在孕期中产生的各种思想顾虑,对提高孕妇的身心健康水平、优生优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