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胎盘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基因甲基化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并探讨二者与胎儿宫内窘迫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产科收治的174例GDM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胎儿出现宫内窘迫的78名孕妇作为胎儿宫内窘迫组;胎儿正常出生未出现宫内窘迫的96例孕妇为对照组;另同期选取82名无GDM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健康组。亚硫酸氢钠处理DNA后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胎盘组织中PGC-1α基因甲基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胎盘组织中PGC-1α mRNA表达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分析胎儿发生宫内窘迫孕妇PGC-1α基因甲基化频率与PGC-1α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影响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因素。结果胎儿宫内窘迫组PGC-1α基因甲基化频率及TG水平[(25.42±7.31)%、(4.72±0.68)mmol/L]高于对照组[(9.26±2.67)%、(4.31±0.64)mmol/L]和健康组[(3.24±1.07)%、(4.33±0.72)mmol/L],对照组PGC-1α基因甲基化频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宫内窘迫组PGC-1α mRNA表达水平(0.67±0.16)低于对照组(0.74±0.14)和健康组(1.00±0.27),对照组PGC-1α mRNA表达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发生宫内窘迫孕妇PGC-1α基因甲基化频率与PGC-1α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15、P<0.05);PGC-1α基因甲基化是影响胎儿发生宫内窘迫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GC-1α mRNA高表达是胎儿发生宫内窘迫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GDM孕妇PGC-1α基因DNA甲基化水平与胎儿宫内窘迫相关,有可能作为胎儿宫内窘迫的基因修饰靶点。
简介:摘要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是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一种特殊类型糖尿病,因其表型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相重叠,故常被误诊。其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是MODY2,它是由葡萄糖激酶(GCK)基因突变引起的,因此被称为GCK-MODY。GCK-MODY患者的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较少见,故普遍认为在非妊娠期不需要治疗。虽然针对GCK-MODY的诊疗策略已逐渐建立,但GCK-MODY患者孕期血糖的控制及胎儿的突变状态可能会影响妊娠结局,因此妊娠期GCK-MODY的治疗管理十分重要,值得探索。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健康孕妇不同妊娠期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为不同妊娠期的健康孕妇Hcy参考区间的确立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规律产检并足月分娩的健康孕妇1 123例,其中妊娠早期组174例,妊娠中期组500例,妊娠晚期组449例,同时选取健康育龄妇女87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利用循环酶法检测其血清Hcy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Hcy水平为(8.52±3.92)μmol/L,95%参考区间为4.60~12.44 μmol/L;妊娠早期组Hcy水平为(6.31±2.84)μmol/L,95%参考区间为3.47~9.15 μmol/L;妊娠中期组Hcy水平为(6.01±2.96)μmol/L,95%参考区间为3.05~8.97 μmol/L;妊娠晚期组Hcy水平为(7.76±3.65)μmol/L,95%参考区间为4.11~11.41 μmol/L。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孕期组的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782,P<0.001)。多重比较Bonferroni检验显示,妊娠早期组与妊娠中期组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晚期组与妊娠早期组、妊娠中期组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妊娠早期、中期、晚期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妊娠妇女Hcy水平与其年龄、孕周在P=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r=0.090、0.046)。结论健康孕妇不同妊娠期Hcy水平有差异,不同妊娠期确立不同的Hcy参考区间对于诊断妊娠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妊娠前后肌无力症状的变化及MG对妊娠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28例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MG患者38例次妊娠分娩的临床资料。比较妊娠前与妊娠不同时期MG严重程度评分、血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变化及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分析妊娠后MG不同转归(改善组、无变化组及恶化组)与MG病程、MG严重程度、重复电刺激(RNS)、胸腺情况的相关性,同时监测妊娠、分娩及新生儿情况。结果(1)MG妊娠时年龄为21~36(27±4)岁。MG病程为0.5~17.2(7.4±5.8)年。Osserman临床分型以ⅡA型为主,占44.1%(15/34),其次为Ⅰ型为29.4%(10/34),ⅡB型占23.5%(8/34),仅1例(2.9%)为Ⅳ型。(2)28例MG患者经38次妊娠,其中3次胎停,1次自然流产,34次活胎。34次活胎妊娠过程中,16例次(47.1%)MG症状改善,10例次(29.4%)MG症状恶化,8例次(23.5%)MG无变化。其中恶化多见于妊娠早期、晚期。(3)比较妊娠后不同MG转归发现,恶化组妊娠前MG病程短于改善组和无变化组,严重程度评分和RNS异常率高于改善组及无变化组[(1.1±0.5)年比(7.1±5.1)年、(9.0±5.4)年;(20.9±6.0)分比(14.8±6.6)分、(13.3±5.0)分;9/10例次比 8/16例次、4/8例次];临床分型来看,恶化组患者ⅡB型高于其他两组(6/10例次比1/16例次、1/8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血AChR抗体阳性率及胸腺切除在三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4次活胎妊娠中23次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产,11次经阴道分娩,新生儿未发现肢体挛缩,无一过性重症肌无力症状。结论MG患者在病情控制平稳的情况下妊娠是安全的,妊娠前MG病程、严重程度评分及RNS异常可能影响妊娠期MG临床症状,MG病情的加重多见于妊娠早晚期。新生儿一过性肌无力症状并不常见,但须神经科和妇产科医师严密监测。
简介:目的:探究前置胎盘孕妇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其妊娠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2-2023.2时间区间内本科室接收的前置胎盘孕妇48例,通过红篮球分组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常规护理干预)常规组(n=24),(个性化护理干预)研究组(n=24)。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发生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HAMA评分、HAMD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 组间可见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可见明显(P<0.05)。结论:前置胎盘孕妇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不仅可以使其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得到改善,使其保持稳定心态,而且可以减少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上广泛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前半期体重增加与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的关系。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从2016年11月至2019年3月在天津市19家社区医院招募妊娠早期的单胎孕妇。根据妊娠前体重指数(BMI)将孕妇分为低体重组(BMI<18.5 kg/m2)、正常体重组(18.5 kg/m2≤BMI≤24.9 kg/m2)和超重/肥胖组(BMI≥25.0 kg/m2)。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入选者的基本信息。随常规产检测量入选者的身高、体重及血压等。分别计算各组入选者妊娠20+6周前3个时段(0~13+6、14+0~20+6、0~20+6周)的妊娠期体重增加率(rGWG)。按常规产检流程随访至产后42 d,观察入选者发生HDP的情况。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孕妇3个时段的rGWG与妊娠20周后发生HDP的关系。结果研究最终纳入孕妇9 805名,年龄(30.6±3.8)岁,其中汉族9 418名(96.1%),初产妇6 845名(69.8%),妊娠前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和超重/肥胖组分别有1 184、6 831和1 790名。发生HDP的孕妇共508例,总体及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和超重/肥胖组HDP发病率分别为5.2%(508/9 805)及1.8%(21/1 184)、3.9%(269/6 831)和12.2%(218/1 790)。校正年龄、妊娠前BMI、初产妇及高血压家族史后,与0~13+6周rGWG≤0.00 kg/周的孕妇比较,总体中妊娠13+6周前rGWG≥0.18 kg/周的孕妇发生HDP的风险增加28%(RR=1.28,95%CI 1.04~1.56,P=0.015),其中超重/肥胖组风险增加39%(RR=1.39,95%CI 1.04~1.85,P=0.026),而低体重组和正常体重组均未见rGWG与HDP的相关性(P均>0.05);总体及不同BMI组妊娠14+0~20+6周均未见rGWG与HDP的相关性(P均>0.05);与rGWG≤0.14 kg/周的孕妇比较,总体孕0~20+6周rGWG≥0.28 kg/周的孕妇发生HDP的风险增加36%(RR=1.36,95%CI 1.11~1.67,P=0.003),其中正常体重组rGWG≥0.29 kg/周的孕妇HDP风险较rGWG≤0.15 kg/周的孕妇高46%(RR=1.46,95%CI 1.11~1.93,P=0.008),超重/肥胖组体重增加过多有增加HDP风险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35,95%CI 0.99~1.85,P=0.059),而低体重组则未见rGWG与HDP的相关性(P均>0.5)。结论妊娠前半期体重增加过多的孕妇发生HDP的风险增加(妊娠前低体重者除外)。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铁代谢、氧化应激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期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温州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产前检查的孕妇139例,依据孕24~28周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GDM组(68例)和对照组(71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并检测铁代谢、氧化应激及血糖水平,分析铁代谢、氧化应激水平与GDM血糖控制的关系。结果两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GDM组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丙二醛(MDA)、铁蛋白(SF)、血清铁(Fe)、转铁蛋白(TRF)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分别为(24.11±3.05)kg/m2、(4.92±0.67)mmol/L、(10.56±2.21)pmol/mL、(6.15±0.62)%、(20.50±1.72)μg/L、(20.34±2.92)μmol/L、(70.77±7.01)μg/L、(30.18±4.25)μmol/L、(3.93±0.69)g/L、(2.50±1.0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41±2.86)kg/m2、(4.69±0.62)mmol/L、(5.76±2.09)pmol/mL、(5.37±0.58)%、(15.43±1.55)μg/L、(12.93±2.17)μmol/L、(42.53±8.86)μg/L、(18.81±3.85)μmol/L、(2.89±0.53)g/L、(1.74±0.89)(t=5.39、2.10、13.16、7.66、18.27、17.03、20.78、16.54、9.99、4.66,均P < 0.05);GDM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分别为(21.49±3.52)U/L、(10.87±1.34)kU/L、(3.28±0.4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28±3.95)U/L、(13.28±1.52)kU/L、(3.86±0.53)(t=7.54、9.90、6.88,均P < 0.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OD、TAOC、NF-κB、MDA、SF、TRF均为影响GDM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OR(95%CI)=1.57(1.09~2.26)、3.15(1.71~5.80)、2.18(1.32~3.61)、3.27(1.58~6.76)、2.12(1.29~3.50)、1.23(0.99~1.53)、3.65(1.89~7.04),均P < 0.05]。SOD、TAOC水平与IRI呈负相关(r=-0.75、-0.84,均P < 0.05),NF-κB、MDA、SF、Fe、TRF均与IRI呈正相关(r=0.93、0.96、0.98、0.07、0.92,均P < 0.05)。结论铁代谢、氧化应激水平增高是GDM发生的危险因素,且与胰岛素抵抗程度密切相关,对存在铁代谢、氧化应激指标增高的孕妇提前进行GDM筛查,对于临床诊治GDM有积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特点,及其与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基于前瞻性队列研究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建档及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选取45例24~28孕周诊断为GDM的孕妇作为GDM组,并根据年龄和孕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按1∶1比例选取45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收集GDM治疗前(孕24~28周)及治疗后(孕36~40周)的粪便标本(对照组亦于相应孕周留取标本),利用Illumina Hiseq2500平台针对细菌16S rRNA的V3-V4可变区进行DNA测序,利用QIIME软件对样本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前GDM组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显著低于对照组(Chao1指数分别为443.9±72.9和474.0±63.3,t=2.104;Shannon指数分别为5.6±0.5和6.0±0.5,t=2.002;P值均<0.05),2组肠道菌群Beta多样性也存在明显差异(R2=0.04,P<0.05)。治疗后,GDM组和对照组肠道菌群的Alpha和Beta多样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GDM患者治疗前肠道布劳特氏菌和普拉梭菌的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M(P25~P75),分别为0.016(0.009~0.022)与0.011(0.007~0.016),U=782.000;0.114(0.076~0.141)与0.091(0.061~0.126),U=752.000;P值均<0.05]。阿克曼氏菌、Odoribacter和Butyricimonas的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001(0.000~0.002)与0.001(0.000~0.005),U=745.000;0.001(0.000~0.004)与0.004(0.001~0.006),U=766.500;0.001(0.000~0.003)与0.003(0.001~0.005),U=710.000;P值均<0.05]。(3)OGTT服糖前水平和阿克曼氏菌、Odoribacter和Butyricimonas相对丰度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25、-0.273和-0.284),服糖后1 h血糖水平和阿克曼氏菌、Butyricimonas相对丰度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85和-0.265),服糖后2 h血糖水平和普拉梭菌相对丰度呈正相关(r=0.278),和阿克曼氏菌相对丰度呈负相关(r=-0.245);OGTT时间-血糖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和阿克曼氏菌、Butyricimonas相对丰度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21和-0.264)(P值均<0.05)。结论GDM患者肠道菌群组成和结构较对照组发生变化,GDM特征性菌群与OGTT血糖水平显著相关。通过治疗干预将GDM患者血糖恢复至正常水平,可改善GDM患者肠道菌群紊乱。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梅毒产妇的妊娠期驱梅治疗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索妊娠期驱梅治疗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通过国家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母婴传播信息系统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州市分娩的1 614例妊娠合并梅毒产妇的人口学资料、妊娠期驱梅治疗情况和妊娠结局。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妊娠期治疗和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1 614例妊娠合并梅毒产妇中,妊娠期接受规范治疗、一般治疗和未治疗者分别有600例(37.17%)、658例(40.77%)和356例(22.06%)。多因素分析发现,外地非广州市户籍[调整比值比(adjusted odds ratio, aOR)=0.670,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523~0.858,P=0.002],非在婚(aOR=0.582,95%CI 0.393~0.863,P=0.007),文化程度为高中(aOR=0.691,95%CI 0.507~0.943,P=0.020)、初中及以下(aOR=0.607,95%CI 0.459~0.803,P<0.01),在孕28周之后确诊(aOR=0.088,95%CI 0.062~0.125,P<0.01),确诊时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为效价不详(aOR=0.459,95%CI 0.297~0.710,P=0.001)的梅毒产妇的规范治疗率较低。在控制其他相关因素后,与接受规范治疗的产妇相比,接受一般治疗、未治疗的产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增加(aOR=1.553,95%CI 1.079~2.234,P=0.018;aOR=2.097,95%CI 1.347~3.267,P<0.01);与确诊时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效价≤1∶4的产妇相比,确诊时效价≥1∶8的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增加(aOR=1.542,95%CI 1.105~2.152,P=0.011);与妊娠期末次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效价为阴性的产妇相比,妊娠期末次效价≥1∶8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增加(aOR=2.063,95%CI 1.151~3.700,P=0.015)。结论早期确诊梅毒,并规范开展妊娠期驱梅治疗和随访,能有效改善妊娠合并梅毒产妇的妊娠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对血脂代谢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116例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年龄(29.68±5.21)岁,年龄范围为22~38岁。根据患者病情分为甲状腺功能减退(以下简称"甲减")组(n=38)、亚临床甲减组(n=49)、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组(n=29),同期选择50例正常孕期检查的孕妇作为正常组。测定所有孕妇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75 g后1小时血糖(PBG 1 h)和口服葡萄糖75 g后2小时血糖(PBG 2 h)水平。记录所有孕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并记录妊娠期糖尿病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正常组孕妇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水平低于甲减组、亚临床甲减组、甲亢组,而HDL-C水平高于甲减组、亚临床甲减组、甲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孕妇的空腹血糖、PBG 1 h、PBG 2 h水平低于甲减组、亚临床甲减组、甲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4.0%(2/50)]低于甲减组[23.7%(9/38)]、亚临床甲减组[24.5%(12/49)]、甲亢组[24.1%(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异常与血脂代谢异常和不良妊娠结局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加重血脂代谢异常,并导致不良妊娠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年龄、产次与妊娠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在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分娩且信息齐全的5 283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根据产妇分娩时的年龄分为低龄组(<35岁,1 761例)、高龄1组(35~40岁,2 821例)和高龄2组(≥40岁,701例),另根据产妇分娩次数分为初产组(第1次生产,3 596例)、经产1组(2次生产,1 431例)和经产2组(>2次生产,256例)。对三组不同年龄及不同产次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分析孕产妇年龄、产次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低龄组、高龄1组和高龄2组产妇孕期吸烟史、孕前超重肥胖、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既往子宫肌瘤剔除术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产组、经产1组和经产2组产妇孕期吸烟史、孕前超重肥胖、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既往子宫肌瘤剔除术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龄组、高龄1组和高龄2组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0.36%(6/1 761)、1.20%(34/2 821)、3.00%(21/701)]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0.53%(9/1 761)、1.31%(37/2 821)、3.43%(24/7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产组、经产1组和经产2组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0.89%(32/3 596)、1.47%(21/1 431)、3.21%(8/256)]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0.78%(28/3 596)、2.31%(33/1 431)、3.60%(9/2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龄组、高龄1组和高龄2组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次数、产妇年龄与妊娠期并发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结论随着孕产妇年龄及产次的增加,妊娠期并发症及妊娠不良结局的风险随之增加,应加强高龄孕产妇妊娠的管理,对妊娠期并发症及合并症尽早进行预防及干预。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病人护理实践应用黄芪四君子汤联合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5-2020.6期间接收治疗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将这80例病人随机分为F组作参照组和Y组病人进行观察,F组的病人按照常规程序给病人使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治疗,Y组病人在基础治疗之后给病人使用黄芪四君子汤,对病人血糖值控制情况和不良妊娠结局情况和新生儿不良情况进行对比。结果:Y组病人治疗后Fpc和2hpc分别为(4.18±0.94)mmol/L和(6.35±0.63)mmol/L明显低于F组,Y组病人出现不良妊娠结局明显低于F组,Y组产妇生产新生儿不良情况明显低于F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实际分析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治疗实践中利用黄芪四君子汤联合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有利于改善生产实际情况,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增长情况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160例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接受完整治疗并分娩的孕妇,其中正常糖耐量(NGT)组和妊娠期糖尿病(GDM)组,每组8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年龄、分娩孕周、妊娠前体质指数(BMI)、分娩前BMI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等。结果与NGT组比较,GDM组孕前BMI、孕期BMI增长、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高于NGT组(P<0.05)。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孕前BMI、孕期BMI增长呈正相关(P<0.05)。结论GDM孕妇孕前BMI过大、孕期BMI过快增长均会影响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导致巨大儿以及不良妊娠结局,对GDM孕妇进行孕前体质量和孕期BMI增长情况的监测和控制,进行必要的运动锻炼和饮食指导均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避免巨大儿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5年4月至2020年4月在太原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23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15例采取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115例采取门冬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血糖达标时间、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夜间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剖宫产、胎儿窘迫、羊水粪染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83%,9/115)低于对照组(22.61%,26/115),P<0.05。结论应用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可达到更平稳的降糖效果,且能够缩短血糖达标时间,改善母婴结局,减少不良反应,效果优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thioredoxin-interacting protein,TXNIP)/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通路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胎盘滋养层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5例GDM孕妇(GDM组)和25例糖耐量正常孕妇(正常组)的胎盘组织,将体外培养的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分为对照组(未转染)、siNC组(转染阴性对照)、siTXNIP组(转染siRNA-TXNIP)、siTXNIP+pcDNA组(共转染siRNA-TXNIP和pcDNA3.1空载体质粒)和siTXNIP+NLRP3组(共转染siRNA-TXNIP和pcDNA3.1-Flag-NLRP3过表达质粒),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XNIP和NLRP3 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TXNIP和NLRP3蛋白表达水平,噻唑蓝法检测细胞活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结果与正常组比较,GDM组患者胎盘组织中TXNIP和NLRP3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或siNC组比较,siTXNIP组细胞中TXNIP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明显降低,而细胞活力和迁移率均明显升高,且穿膜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而siNC组和对照组比较,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iTXNIP组或siTXNIP+pcDNA组比较,siTXNIP+NLRP3组细胞中NLRP3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明显升高,而细胞活力和迁移率均明显降低,且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但siTXNIP+pcDNA组和siTXNI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XNIP/NLRP3通路与GDM发生发展密切相关,TXNIP可通过激活NLRP3抑制胎盘滋养层细胞迁移侵袭。
简介: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其自我管理效能、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21.1-2023.1区间范围内我科室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划分为(常规护理干预)常规组(n=25),(个性化护理干预)研究组(n=25)。观察比较2组病人的血糖情况、自我管理效能。结果: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可见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自我效能,明显比常规组高,组间显示明显差异(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服务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应用,能够极大提升使患者自我效能,从而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消除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遗传风险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产后接受饮食和生活方式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于2009年8月至2013年9月选取“天津市GDM女性产后生活方式干预研究”中曾经诊断为GDM但产后尚未发展为糖尿病的患者,收集患者干预前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体重、腰围、膳食纤维摄入量>20 g/d情况、业余健身运动>30 min/d情况等指标,收集患者身高和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对患者进行饮食和生活方式的综合干预,于干预后1年再次收集相关指标,计算各指标(包括2hPG、TC、体重、体重改变百分比、BMI、腰围和体脂率等)的改变值。检测可能与产后2型糖尿病(T2DM)发病相关的1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综合所有11个目标SNP的风险等位基因数量之和,得到个体综合遗传风险得分(GRS),根据GRS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低遗传风险组(GRS<10.00)和高遗传风险组(GRS≥10.00)。分别在低、高遗传风险分层内,根据干预措施将患者分为生活方式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t检验或χ²检验分别对低、高遗传风险患者中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共675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低遗传风险患者292例(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42例和150例),高遗传风险患者383例(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88例和195例)。在低遗传风险GDM患者中,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膳食纤维摄入量>20 g/d的达标率更高(P=0.037);血糖异常率更低(P=0.012);2hPG改变和TC改变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遗传风险GDM患者中,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业余健身运动>30 min/d达标率更高(P=0.003);空腹胰岛素改变更优(P=0.038);干预组的体重改变、体重改变百分比、BMI改变、腰围改变和体脂率改变幅度更大,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饮食和生活方式综合干预对不同遗传风险的GDM患者均相对有效。低遗传风险GDM患者接受综合干预后膳食纤维摄入增多,餐后血糖和血脂改善更明显,血糖异常率更低。高遗传风险GDM患者接受综合干预后体重改变、体重改变百分比、BMI改变、腰围改变和体脂率改变幅度更大,减重效果更为明显,胰岛素改善效果更为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护患互动达标理论综合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德州市人民医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105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基于护患互动达标理论综合干预。调查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效能与护理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施基于护患互动达标理论的综合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睡前血糖水平均优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知识掌握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基于护患互动达标理论综合干预,不仅有助于其血糖控制,还可提高认知水平,改善自我管理效能,得到满意评价,护理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