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文章在合规性理论的框架下,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我国公司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决定因素。基于2003年到2006年沪深两市石化塑胶业A股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1)国有控股股东在提高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方面存在积极影响,尤其以国家股股东最明显;(2)董事会规模是改善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的重要因素;(3)独立董事、监事会以及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年轻和高学历的高管有助于提升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本文为认识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决定因素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经验证据,同时也为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来促进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提供了政策依据。
简介: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中指出,“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诸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可见,重要性可视为会计报表中包含的错报、漏报能否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会计报表全面反映的整体理解的“16界点”。合理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是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应用《独立审计准则》的基础。而要适当地运用重要性原则,首先要正确认识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目前的审计理论中,一般都这样论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审计重要性和审计证据之间为反向关系,即审计重要性水平越高,所需审计证据越少,反之亦然;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之间也为反向
简介:我国民营企业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截止2007年3月底,我国民营企业达到504.4万家,从业人员达到6663.4万人,总产值达到31855.1亿元,进出口总额663亿美元,上缴税收总额3495.2亿元。从税收方面看,2001年,我国民营企业缴纳的税收额已占税收总额的36%,成为第一大税收来源,并且比重逐年增加;从经济总量看,2003年,我国民营工业的增加值已达到21637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总额的52.7%。目前,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民营企业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和国内及国际市场的竞争,我国民营企业加强内部监督和治理,建立对经营活动、管理活动监管和评价的有效机制,以查错防弊、防范风险,促进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效率提高成为必然。
简介:2001年中天勤事发后,相关的监管政策导致审计师在面临着更为严格的监管环境的同时,需要承受来自客户的更大压力。在监管政策带来的双面夹击下,审计师报告决策的谨慎性将朝着哪个方向移动?采用1999至2002年的数据,我们发现,在相关监管政策出台之后,审计师发表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明显下降,同时,审计师对于不同方式的盈余管理采取了差别报告策略。总体看来,审计师报告决策的谨慎性是下降而不是上升了。另外,我们还发现,在审计意见决策的谨慎性方面,随着监管政策的出台,小所的下滑幅度要快于大所,本地所要快于非本地所。本研究为理解监管政策在形成审计意见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提供了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