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不知什么原因,我们已经不大用"文学批评家"这个称号了,用得更多的是"文学评论家",而这个称号本身就已经模糊了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的界线。在实际运行中两者的模糊带来了诸多矛盾,尤其是给文学批评形成独立价值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 标签: 文学批评家 文学评论家 文学研究 独立价值 称号 模糊
  • 简介:在我看来,当今文坛,相当一部份作家、编辑、批评家,皆患病矣。好像是为我这一看法提供例证和支持似的,一部名为《檀香刑》的长篇小说吹吹打打地问世了。据印在《檀香刑》封底的广告词说,这部小说“是莫言潜心五年完成的一部长篇新作”,“在这部神品妙构的小说中”,“莫言……用摇曳多姿的笔触,大喜大悲的激情,高瞻深睿的思想,活龙活现地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可歌可泣的运动,一

  • 标签: 《檀香刑》 莫言 长篇小说 长篇 批评家 文坛
  • 简介:<正>最近一个时期,经常听到人们在为我们创作界的丰收景象而欢欣鼓舞时,常惋惜理论批评工作没有得到相应的开展,很多重要的文艺问题未能作深入的探讨,尤其是对为数众多的作品缺乏公允的评价。也就是说,我们的文艺理论研究工作还没有很好地尽到自己的职责。要改变这种情况,如果从理论研究工作者这方面来说,我以为还是一个胆与识的问题。

  • 标签: 理论批评 作品 景象 理论研究 文艺评论 文艺理论
  • 简介:  爱一个人,渴望见到他,渴望与他共度以后的时光;同时,让他在这时光中感到快乐,而你也因此觉得快乐与幸福.这就是爱,是你在爱.见到一个让你快活的人,被他吸引,总想再见到他,再享受他曾经给你的快乐.这不是爱,是等待被爱.……

  • 标签: 做花朵 做蜜蜂 蜜蜂做
  • 简介:<正>一前不久,我到昆明参加一个会。会后,径直去了丽江。吸引我去丽江的,不仅是丽江这个被联合国授予“最适合人类居住地”的天然的条件和美景,以及众多少数民族的风情,更在于胡曼莉在丽江,她为孤儿办的学校在丽江。

  • 标签: 胡曼 孤儿学校 告诉我 南泥湾精神 长大了做什么 我不知道
  • 简介:我写这篇文章时.还不知道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是谁.但是,倘若获奖者是个并不定居在中国大陆或台湾的.并且是直接用西方语言写作出版其作品的.或面对西方翻译家写作.其作品并不是主要以中文流布.而是在西方比在中国国内更为人所知所赏的.那样的中国作家(或者严格而言.只是有中国血统.按实际身份算,应为西方某国的“少数民族作家”)那我是一点也不会感到惊讶的。

  • 标签: 少数民族作家 中国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 翻译家 身份 作品
  • 简介:1颜小朵穿着层层叠叠的白色蕾丝裙子站在第七街道的石板路上时.天已经凉了。原来秋天真的就这样来了.她赤裸的小腿在风中被惊醒,停止了盲目的奔跑。她终于没有留住他.尽管她穿上了那公主般的裙子。一直以来.我从不尝试用第一人称写字.就像我在炎热的夏季也只穿球鞋、仔裤和T恤。南森有时候会嘲笑我这样的打扮.他会皱着眉头.点点我的鼻子.抱怨道.你就不能穿得女生一点儿?然后我就会用头顶他"哇哇"大叫.他一直不明白,我是故意的.我故

  • 标签: 裙子 第一人称 咖啡 头发 石板 白色
  • 简介:170多年前,德国诗人歌德有感于民族间的文学交流,而作出"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①的预言.那时,他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在20世纪最后几十年间,由于科学技术的发明与革新,人类借以认知、表述世界与自我的路径似乎被空前地拓展.在纸面的语言文字之外,甚至在影视、广播等视听语言之外,一种新的文学形态仿佛在一夜之间从人们想象力的地平线上陡然升起,并以呈几何级递增的速度分割了大众的日常精神生活.而今天的人们,一旦进入Internet的链接,就几乎无法回避扑面而来的信息集束.与此同时,作为个人行为的阅读或写作,突然发现个人想象力与表述的限度;对于急剧变化的社会与层出不穷的新事物的涌现,个人常常油然而生出一种近乎直觉的"震惊"."震惊"成为"网络文学"峥嵘初现时带给"网民"的第一体验.而在我看来,"震惊"同样以其饱含后现代色彩的效果展示,构成了"网络文学"的基本美学内涵之一.

  • 标签: 文学形态 文学交流 世界文学 民族文学 歌德 诗人
  • 简介:<正>刘心武在《近十年中国文学的若干特性》(《文学评论》88年1期)一文中指出:到1980年左右,绝大多数中国作家都彻底冲破了原有的以阶级斗争模式,以阶级分析手段,以群体意识结构作品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的框框,而使中国文学汇入世界上绝大多数文学所遵循的探索人性、人情,不仅表现社会人生这“第一宇宙”并且楔

  • 标签: 中国文学 文学现象 文学评论 中国作家 阶级斗争 刘心武
  • 简介:摘要《报任安书》是千古流传的名篇,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似乎不感兴趣,本文对这篇文章内容进行深度解构,找寻其内在的、不易为人所发现的美感,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 标签: 报任安书 内在美 生存 死亡
  • 简介:这是一个困惑自己日久的人生命题,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个中国知识分子所要面临的人生命题,因之,不揣浅陋写出,谨作引玉之砖。最初的困惑来自于对《青春之歌》林道静、余永泽命运的人物解读。依以前的定规,无疑林道静是被肯定的,而余永泽是应该被批判的,但渐渐地,出现了一种新的声音,定规被解构了:余永泽固然没有参加革命,但他也没有反对革命呀,他固然没有关注时代风云,但他安心书斋从事整理国故,传承文化发展的历史链条,又何罪之有呢?革命并不应该否定他们而应该给他们以合理的应有的生存位置呵。有人可能会说,《青春之歌》在否定余永泽这一点上,受了当时左的思潮的影响,我们现在对之给予正确的评价就行了。但其实问题远远没有解决

  • 标签: 散文 思想随笔 当代
  • 简介:劳伦斯·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的默认语境是以英语为目标语,以其他相对弱势的语言为源语,因此存在着单向性的缺陷。本文从韦努蒂理论的这一默认语境及其单向性出发,通过重点分析韦努蒂所提倡的异化翻译在英关文化语境下对西方普世主义思潮的反拨,对英美文化重塑自我认同的促进,以及在其“翻译伦理”背后掩藏的“本土文化利益至上主义”倾向,揭示其理论真实的“文化政治议程”——即通过异化翻译在英美文化中移入其他文化的特质,从而为英美社会和民众找寻一种重塑自我认同的全新模式,并期待通过各类异化翻译作品来影响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改良。本文认为,韦努蒂的理论归根结底落实在英美文化中,其对于英美文化的意义远大于对其他文化的意义;与其说是对英美文化霸权地位的一种解构,不如说是对英关文化自我认同的一种重塑。

  • 标签: 韦努蒂 翻译理论 重塑 解构 文化政治议程
  • 简介:<正>在经历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震荡之后,浪漫主义文学受到很大冲击。新批评派对“动情谬说”的大力抨击也使浪漫主义有“时过境迁”之虞。但是,中国人对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情有所钟,他的诗作始终是课本中的上乘佳作。脍炙人口的《西风颂》依然为广大读者津津乐道,人们有口皆碑。

  • 标签: 西风颂 雪莱 内涵意义 浪漫主义诗人 巫术 艺术
  • 简介:德国文学巨匠歌德为中国学者所了解始于晚清。外交官李凤苞和学者辜鸿铭、王国维、赵必振、鲁迅等人最早写下了有关歌德的介绍。但歌德并非从一开始就以文豪的形象出现在国人视野中。李凤苞日记中的政治家“果次”、辜鸿铭译著中的“名哲俄特”、王国维论文中振兴国运的诗人形象先后出现在中国学人视野中。直至1903年赵必振从日文翻译出《德意志文豪六大家列传》,才使读者对歌德生平及作品有了全面了解.作为“全才”的歌德形象也开始为鲁迅等人所接受。本文通过盘点歌德在中国的早期接受史,对各具特色的“歌德形象”的产生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形象建构背后的深层社会历史原因.同时也指出了以往研究中的一些误区。

  • 标签: 歌德 接受史 形象 辜鸿铭 王国维
  • 简介:<正>《乔厂长上任记》是一篇成功的好作品,文艺界早有定评,这是没有疑问的了。然而这篇小说究竟好在那里,到底应当如何看待它的艺术成就,这一点却并非无可争议。有人说《乔厂长上任记》是革命现实主义的硕果,它的成功是革命现实主义的胜利,这样的评价,虽然不能说它失之偏颇,却不能不说有欠允当。因为,单从现实主义方

  • 标签: 浪漫主义特色 现实主义作家 两结合 革命现实主义 艺术成就 创作方法
  • 简介:在北京大学召开的一次文学沙龙上,李敬泽(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做过一次诚恳的检讨,他说他曾经大言不惭地宣布网络文学就是通俗文学,邵燕君(北京大学中文系)却告诉他网络文学的要害不在文学而在网络①。网络文学的要害真的在于网络吗?抑或还是在于文学?这涉及自它产生以来,对其本体构建的认知问题,大家争论的实质上指涉到当代所有艺术面临的基本问题:艺术究竟是技术的还是精神的。对于网络文学而言,焦点是它到底是为技术还是为艺术的文学?

  • 标签: 文学本体论 网络文学 艺术 技术 北京大学 中国作协
  • 简介:20世纪后期,随着西方诠释学思想的不断涌入,中国传统学术中的某些理论表达似乎已不言自明地成为“中国诠释学”的命题。在这种大而化之的逻辑之下,“依经立义”也被定义为意义建构与生成的重要模式。然而,对于“依经立义”的理论化与现代化.其首要任务是在“义意之辨”中“还原”其自身的意义场域。只有在这一基础之上并借之以西方现代诠释学.“依经立义”的“生存论形式构架”及“诠释循环”的诠释学内涵才能够真正地向我们显现。

  • 标签: 依经立义 义意之辨 意义生成 生存论形式构架 诠释循环
  • 简介:1960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沈浮等编剧的电影文学剧本《万紫千红总是春》,电影也是以“一九五八年”为叙事背景,讲述了一个上海里弄的家庭妇女如何在“大跃进”运动中“走出家庭”的故事(相类的电影还有王丹凤主演的《女理发师》,等等)。

  • 标签: 女性解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乌托邦 电影文学剧本 劳动 “大跃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