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9 个结果
  • 简介:"双性同体"理论由伍尔夫于20世纪引入文学领域,是西方女性主义的重要理论之一,而女性主义者追求的理想人格特质"双性气质",逐渐成为男女两性人格全面自由发展的理想状态。萨克雷小说《名利场》中的利蓓加和德莱赛小说《嘉莉妹妹》中的嘉莉都是具有"双性气质"性别魅力以及拥有男性戾气的勇敢女性。本文试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探析利蓓加和嘉莉的"双性气质",以此展现她们作为颠覆传统女性形象的女冒险家的性别魅力。

  • 标签: 双性气质 女性主义 《名利场》 《嘉莉妹妹》
  • 简介:<正>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开拓者和主要奠基者之一,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优秀的文艺理论家和散文家,瞿秋白(1899—1935)在译介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方面所做的卓越贡献是不可磨灭的。这方面,由于他跟鲁迅等许多左翼作家的共同努力,促进了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设,从而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五四”时期为开端,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较广泛地译介和宣传,则始于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前后。

  • 标签: 现实主义 文学运动 创作方法 文艺理论家 浪漫主义 拉普
  • 简介:当代著名菲裔美国作家兼诗人卡洛斯·布洛桑的成名代表作《美国在心中》甫一出版便引起美国文坛和学界的热切关注。这部半自传式的菲裔移民作家的在美经历书写,同时也奠定了布洛桑在菲裔美国作家中不可撼动的经典地位。本文试图以英国诺贝尔获奖作家奈保尔的短篇小说《众生之一》作对比,试论布洛桑在《美国在心中》中所描绘勾勒的美国梦的虚幻性,以及世界性普世价值在一个以白人为主流的美国社会(WASP)中对少数族裔的潜移默化影响和其实质性的文化霸权主义。卡洛斯的理想美国社会内化了白人主流意识,同时又带有明显的性别政治色彩,此点可从书中主人公对待来自不同族裔女性的态度上显现。文章指出布洛桑的这种同化性的“美国梦”不能作为完美的应对策略来解决诸如《众生之一》里的小人物主人公桑托什关于移民的困惑,并解释其在美遭遇的诸般失败。因而卡洛斯·布洛桑在其代表作中所表现的不过是一种世界性想象,作者通过文学性想象所勾勒出来的世界主义社会正是菲裔在美实际经历的反照,揭示了菲裔等少数族裔在美的苦难遭遇和生命体验,同时也饱含了卡洛斯对少数族裔未来美好生活的一份期许和希冀。

  • 标签: 卡洛斯·布洛桑 《美国在心中》 《众生之一》 离散文学 世界性想象
  • 简介:后现代主义小说中的人物塑造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相比,有区别也有继承。后现代主义代表作家托马斯。品钦小说中的人物面对异化的力量,其主体在不断地虚幻化。从精神上看,后现代人物已经由传统小说中的英雄蜕变成了反英雄;从形象上看,人物固定的身份和本体也越来越模糊,幻化成了影子和碎片。然而,不变的是永恒的人性。品钦笔下反英雄人物的影子和碎片中隐隐透出的是人性的光彩.

  • 标签: 托马斯·品钦 主体 人物 后现代 人性
  • 简介: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新新闻主义或曰"非虚构小说"浪潮以及接踵而来的全球性的纪实小说热,倡导了小说创作"非虚构"即"纪实"的潮流.它对传统小说的创作是一场严重的挑战.纪实小说从其崛起到发展至今充分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卓越的艺术魅力.

  • 标签: 中国纪实小说 主义中国 兼评
  • 简介:克里斯塔·沃尔夫的小说擅于将女性的疾病作为惯用的主题和意象,以象征和隐喻作为审美手段和叙述策略,感叹和控诉女性的悲苦人生,解剖积弱成疾的主体危机和社会病态.她的作品既是德国女性精神疗伤的备忘录,也是时代的精神隐喻和社会的历史表征.

  • 标签: 克里斯塔·沃尔夫 疾病意象 主体危机 隐喻 表征
  • 简介:美国犹太小说家辛西娅·欧芝克是第二代后现代作家,她将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技巧与新历史主义的观察相结合,创作了《披肩》和《普特梅塞:她的工作经历、出身和来生》这两个短篇小说。小说通过质疑虚构/历史,使文本构成一种既连续又断裂的感觉和反思空间。欧芝克以零度写作和元小说的后现代写作技巧,将历史语境转化为生命诗性的尺度,表现出后大屠杀时期犹太小说在反映犹太身份问题上的新思路。

  • 标签: 零度写作 元小说 历史反思
  • 简介: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有“病态”与“颓废”的特征,但其中曲折地表达了一种自我扩张与个性自由的理想,这集中地表现在代表作家诺瓦利斯与霍夫曼的创作中。“死亡诗人”诺瓦利斯的创作通过歌颂“黑夜”与“死亡”去感悟生命,表达对生命的执着,其间隐藏着一个力图扩张的自我。霍夫曼的创作借离奇怪诞的情节与人物展示了人的双重自我与心理张力。诺瓦利斯、霍夫曼等德国浪漫派作家关注人的自我,说明了他们对人自身的关注,对人的感性世界、深层心理的关注,表现出了在人文取向上与启蒙文学的明显分野。

  • 标签: 德国浪漫主义 颓废 自我 诺瓦利斯 霍夫曼
  • 简介:  斯科特·西格勒是首批将作品只以连续播客形式发表的作家之一,最近他成为第一批签订图书出版合同的播客作家.他的书4月(2008年)在美国发行,7月在英国出版.在这次独家访谈中,斯科特谈论了他的经历和对播客、社会化媒体的看法,以及对图书出版前景的展望.……

  • 标签: 书斯科特·西格勒 出版前景 图书出版
  • 简介:德里达在对马克思主义沉默多年后,于1993年公开谈论马克思主义,并于1994年出版了《马克思的幽灵们》,但这是一种解构版本的马克思主义,旨在激活马克思主义批判和变革世界的精神,将马克思主义从极权主义、教条主义的阐释中解脱出来,变成一种不断革命论和未来学。他将这种精神的特征阐释为“徘徊的幽灵”。对此,他是借用《哈姆莱特》中鬼魂和与鬼魂打交道的几个人物的意象来展开其论述的,通过对莎士比亚的作品与马克思的几部经典著作的交错解读,阐述了对马克思的精神、对欧洲知识分子的责任、对当下时代、特别是对马克思关于“变革时代”的指令的独到思索,回答了全球化语境中“马克思主义何处去”和“马克思主义衰亡了吗”的问题。

  • 标签: 《马克思的幽灵们》《哈姆莱特》解构与马克思主义 批判与向往
  • 简介:2013年4月12日零点,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在日本统一发售。从11日夜里开始,日本多家书店外就人潮涌动,众多读者排队等待抢购村上新作的时间的到来。文艺春秋出版社对村上新作内容讳莫如深的经营策略,媒体对题目和内容猜想的大肆炒作,以及部分书店店名改成“村上春树堂”的举动,都让读者在日本出版业境况低迷的情况下对村上新作产生了一种特别的期待。

  • 标签: 村上春树 青春小说 社会问题 色彩 长篇小说 经营策略
  • 简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经典短篇《强奸幻想》与第二次女性主义思潮有着紧密而微妙的渊源。一方面,作品根植于20世纪70年代第二次女性主义思潮对男权社会强奸文化的批判,将主流媒体热炒的女性强奸幻想改写为女性借助语言交流、抵制性侵的反强奸幻想,同时也反讽地展现了语言之于女性现实困境的有限性。另一方面,作品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英美图书市场的小波折与70年代末、80年代初第二次女性主义内部的观点论战存在一定关联。

  • 标签: 《强奸幻想》 阿特伍德 反强奸幻想 第二次女性主义思潮
  • 简介:本文提出了关于丁玲早期作品两个重要的新观点:作者的《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并非目前学界通常所认为的是表达"五四"时期争取个性解放的努力和挫折的"新女性"的"启蒙"式话语,而是一种已经有条件满足"性解放"需求的"后五四"的市民对于其"市民阶级"身份无法有效建立的苦闷;而此后作者力图打破这一困境而创作的"革命加恋爱"小说系列,也仍然是作者在市民阶层立场和角度上,出于空虚而观察其时流行的"革命"潮流的浅层涉猎之作。

  • 标签: 丁玲 新女性 革命与恋爱 “左翼”作家
  • 简介:在这个男性占据优势的电影圈中,有一位成就卓越的女性,那就是许鞍华。她以敏锐的女性视角和一贯的人文情怀讲述了一段段平静而又充满现实感的故事。对于女性题材的关注和女性形象的刻画,许鞍华更是有自己独特的视角与内涵,《女人,四十》作为许鞍华电影生涯的分水岭,以细腻的镜头刻画出一位在社会、家庭、两性关系中奋力挣扎生活的中年女性阿娥,展现了导演本身对女性主体意识的强调。

  • 标签: 《女人 四十》女性许鞍华
  • 简介:由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全球化与人文研究系和南京大学当代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1世纪全球化研究的前景与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5月27-29日在南京大学举行。参加本次研讨会的40多位代表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及台湾各院校和科研机构。本次大会开幕式由南京大学当代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守仁教授主持,南京大学党委任利剑副书记致开幕词,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朱刚教授致闭幕词。斯坦福大学美国研究系主任菲希金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菲茨杰拉德教授、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先后作主旨发言。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全球化研究 21世纪 民族主义研究 研讨会综述 多学科视野
  • 简介:<正>二十世纪中叶美国小说里出现的一个现象是:荒谬支配人的行动,主人公的感情和言行无定则可依循,因而往往同他们的环境发生矛盾和冲突。这个时期的作家爱用滑稽的形象来讽时喻世,常常使他们的“疯”主人公参与世界事务。唐利维(J.P.Donleavy,1926-)在他的《坏人,非凡的人》(ABadMan,ASingularMan)里,特里·萨

  • 标签: 美国社会 小说家 科学幻想小说 思想性 当代美国小说 六十年代
  • 简介:文章通过对《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这一壮族文化经典中的崇尚和谐社会的生态审美意识具体内涵的详细分析,指出在《麽经布洛陀》里,壮族先民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是独特而又充满了生态审美意识的。而在《麽经布洛陀》里,壮族先民们主要是通过道德伦理来营造和谐社会,主张家庭成员之间要尊老爱幼,晚辈要孝敬长辈,要懂得感恩;人与人之间要互敬互爱,互相帮助,和睦相处;社会则要建立有序有效的管理制度,以此来保障社会成员能获得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机会,以及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

  • 标签: 壮族 麽经 布洛陀 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