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结核病3种实验诊断方法,分析目前分枝杆菌耐药情况。方法 统计2018年11月到2019年11月我中心临床确诊结核病例患者痰标本涂片镜检、培养和LAMP法检测结果,并对分枝杆菌菌种及对治疗药物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有76例资料齐全的结核病确诊病例入选,其中肺结核48例、结核性胸膜炎20例、结核性脑膜炎8例,分枝杆菌涂片镜检阳性率分别为39.58%(19/48)、5%(1/20)、12.5%(1/8),分枝杆菌培养法阳性率分别为45.83%(22/48)、10%(2/20)、25%(2/8),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3.75%(21/48)、15%(3/30)、25%(2/8)。经分枝杆菌菌种鉴定,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占66.0%(33/50)、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占18%(9/50)、非结核分枝杆菌占16%(8/50)。结论 目前结核病实验诊断方法主要有涂片镜检、培养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法检测,病原菌以人型结核分枝杆菌为主,对3种主要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3D-ASL在脑缺血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8年6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缺血疾病患者为对象,患者均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检查,对MRA和3D-ASL检查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RA检查用于诊断脑缺血疾病诊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0%、66.7%,3D-ASL检查结果依次为93.3%、93.1%,且3D-ASL检查阳性和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MRA检查,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磁共振3D-ASL在脑缺血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采用新型3M透明贴固定胃管的新方法在胃管固定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用2021年1月1日—5月31日期间,来我院住院的需用胃管进行护理的病人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透明胶带将胃管贴合于鼻翼两侧或面颊的方法进行胃管固定,实验组采用全新的3M透明贴固定胃管的方法进行胃管固定。两组人数均为45人。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调查涉及胃管移动率、胃管脱落率、胶布分离率和胶布痕迹率以及患者的舒适程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以上方面的调查结果均好于对照组患者,胃管被移动和脱落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换胃管的过程中,胶布被移除时留下的痕迹也明显轻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表示胃管使用过程中感到不舒适的人数也少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3M透明贴在我院创新的全新固定方法的帮助下,可以最大贴合度将胃管贴合在患者的鼻翼上,贴合后的胃管自行不易脱落,在患者自己拉扯下,胃管脱落的情况也少于用普通透明胶带贴合时胃管脱落的情况。我院认为,该方法可以作为全新的临床护理手段进行推广,将这种新型胃管固定方法应用到更多临床护理领域中去。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甲状腺及非甲状腺疾病中血清rT3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本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进行治疗的甲状腺及非甲状腺疾病患者中遴选100例实施全面分析,将其中50为甲状腺疾病组,剩余50例为非甲状腺疾病组,同时以我院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体检者为参照组,评价不同组研究对象血清rT3变化情况,综合分析血清rT3检测价值。结果:甲状腺疾病组血清rT3、T4、T3、FT4异常率明显高于非甲状腺疾病组和参照组,P<0.05;非甲状腺疾病组与参照组间的血清rT3、T4、T3、FT4异常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甲状腺疾病组血清rT3、T4、T3、FT4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甲状腺疾病组与参照组,P<0.05;非甲状腺疾病组rT3、T4、T3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FT4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甲状腺及非甲状腺和疾病中,血清rT3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明确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将其应用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3种凝血功能检测方法的参数差异以及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实践,具体则是分析特殊凝血试验、凝血常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功能检测这三种检测方法。方法:回归性分析我院接诊的100例需要实施凝血功能检测的患者,并结合具体的实验做分析,以50例患者的血浆样本做分析,探讨三种凝血功能检测参数的Pearson相关分析及Kappa一致性分析,设置相应的检验参数,分析差异性,探讨各类凝血功能检测方法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情况。结果: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在3种检验方法的临床应用,在参数MA、PF、K、Angle、CR、Fib以及凝血因子中的参数R、ACT、PT、APTT等有着显著差异,P<0.05;且参数R、APTT、Fib与CR之间是有着一致性的,P<0.05。结论:3种凝血功能检测方法有着各自的检测优势,在检验工作实施中由于参数不同,关注的重点不同,检测得到的最终结果也有所不同,3种凝血功能检测方法的应用中部分参数存在差异,需要医护人员在实施检验工作,准确判断患者的疾病以及落实相应的治疗工作时慎重考虑,确保检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