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CT检查患者造影剂外渗的干预效果。方法:在我院2021.01-2022.09期间接收的CT检查患者中筛选研究样本,样本总数为62例,遵照双盲法进行分组,31例归入基础组并选取基础性护理,31例归入研究组并选取预见性护理。比较二组护理后的护理服务水平、造影剂外渗发生率、患者满意率。结果:从护理服务水平分析,研究组护理后高于基础组(P<0.05);从造影剂外渗发生率分析,研究组护理后低于基础组(P<0.05);从患者满意率分析,研究组护理后高于基础组(P<0.05)。结论:将预见性护理运用到研究患者诊断后,可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减少造影剂外渗情况,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于我院医学影像科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100例纳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CT增强检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造影剂外渗。比较两组患者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0.00%(0/50),显著低于对照组4.00%(2/50)的外渗发生率(P<0.05)。观察组100.00%的满意度调查结果高于对照组96.00%的满意度(P<0.05)。结论 在CT增强扫描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预防造影剂外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部位注射对比剂在上腔静脉CTA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2年1月-12月我院接受上腔静脉CTA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注射部位的不同分为直接组(给予左上肢静脉对比剂注射法)和间接组(给予双下肢静脉对比剂注射法),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穿刺部位图像质量评分。结果:直接组穿刺部位图像质量优于间接组(P<0.001)。结论:相比双下肢静脉对比剂注射法,应用左上肢静脉对比剂注射法于上腔静脉CTA中效果理想,提供高质量、直观的影像图像,利于诊治及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措施及护理干预在降低CT/MR增强扫描造影剂引发的不良反应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8名进行CT/MR增强扫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包含59名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不良反应护理措施;对实验组的患者采取预见性的不良反应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较低;同时,实验组中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有效的预防策略和护理干预手段,可以显著减少CT/MR增强扫描造影剂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并且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因此,这些措施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患者皮肤护理环节射线防护剂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入院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计60例,并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皮肤护理环节实行常规+射线防护剂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皮肤护理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放射性皮肤损伤时间高于28天的患者最多,处于1-7天的患者最少,处于7-14天的患者数量低于对照组,处于14-28天的患者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中,Ⅰ度损伤的患者最多,Ⅳ度损伤的患者最少,与对照组相比,P<0.05;同时,观察组Ⅱ度与Ⅲ度损伤患者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环节,为提升皮肤护理水平,可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基础上,联合应用射线防护剂,延长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现象出现的时间,降低患者皮肤损伤度。
简介:【摘要】目的:视网膜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采用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研究时间起于2022年11月,止于2023年12月,参考对象具体构成为:罹患视网膜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患者,而后分组,指导原则为:随机抽签法,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2组视网膜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病例数为72,各组中收纳样本数为36;其中,激光光凝治疗用于对照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用于实验组,就2组治疗效果展开比较。结果: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评估,治疗前,没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实验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症状改善时间对比,实验组均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为视网膜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临床实施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治疗方案,在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同时,有效改善黄斑水肿症状,缩短症状缓解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泪道内窥镜在泪小管炎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是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 年3月因泪小管炎就诊于唐山市眼科医院的患者31例(31眼),均在泪道内窥镜直视下观察泪小管管壁情况,是否有结石存留、结石大小及位置,是否有息肉、增生纤维组织,依据泪小管情况,予以行泪小管切开+泪道激光+置管术,术后3—6个月拔管,拔管后随访6个月至1年。结果 泪道阻塞、狭窄分别为16眼、15眼。其中,泪小管管腔内可见结石者13眼,泪小管管腔内可见息肉者7眼,泪小管管腔内结石和息肉均有者11眼。各段泪道黏膜有黏膜充血、出血、纤维膜形成、瘢痕形成等多种表现,泪小管和泪囊以黏膜充血最常见,鼻泪管以纤维膜形成最常见。结论 泪道内窥镜能在直视下观察泪道阻塞部位以及泪小管管壁情况,对泪小管炎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同时联合泪小管切开治疗慢性泪小管炎有较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