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彩超用于早期诊断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5例和非糖尿病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45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非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有34例(75.56%)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有35例(77.78%)出现动脉斑块,有33例(73.33%)患者出现管腔狭窄或者闭塞;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8.89%)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有12例(26.67%)出现动脉斑块,有8例(17.78%)患者出现管腔狭窄或者闭塞,观察组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动脉斑块以及管腔狭窄或者闭塞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动脉血流速为(35.12±3.27)cm/s、血流量为(27.84±9.18)mL/min;对照组患者的血管动脉血流速为(44.58±3.93)cm/s、血流量为(45.67±10.34)mL/min,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动脉血流速与血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彩超在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中临床价值较高,检出率高,值得推广。
简介: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DM及DN患者各100例。研究对象标准饮食3d后,次晨空腹抽血检测FPG、Fins、HbA1c、CRP水平。然后将DN组再分为2组,胰岛素组给予单一胰岛素治疗,联合治疗组在胰岛素组基础上联合吡格列酮。治疗3月后。结果:DN组CRP水平、FPG及PPG及HbA1c,高于DM组(P〈0.05);DN组Fins水平低于DM组(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治疗组CRP、FPG、PPG及HbA1c水平,低于胰岛素组(P〈0.05),3个月后Fins,高于胰岛素组(P〈0.05)。结论:T2DM并发微血管病变炎症反应发挥重要的作用,且与2R有关。
简介: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572例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均进行免散瞳眼底摄片,按伴或不伴视网膜病变将患者分为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组(DR组)和不伴视网膜病变组(NDR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和生化指标上的差异,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在572例患者中,61例(10.7%)患者合并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组与不伴视网膜病变组相比,合并高血压比例更高(P〈0.05),糖化血红蛋白、高甘油三酯水平更高(P〈0.05)。不同年龄段新诊断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水平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简介: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82例(124眼)DR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41例、65眼)。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加以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少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视力优于对照组,VEGF、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胶囊在DR治疗中应用效果良好,利于调节VEGF、hs-CRP水平,提升患者视功能。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取96名经普通检查身体健康的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成员均采用全自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观察两组成员的血管内径和颈动脉病变情况。结果对照组的颈动脉病变发生率为11.13%,观察组的颈动脉病变发生率为70.3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发现,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7,P〈0.05)。Ⅲ级病变结果比较发现,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9,P〈0.01)。观察组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内径均比对照组的小,内-中膜厚度较对照组更厚。两组结果相比,P均〈0.05,经过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的诊断,更加准确。因此,该方法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评估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56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出现微血管病变分为A组(有微血管病变)和B组(无微血管病变),对比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hINS)等指标,并于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1)A组的HbA1c、FPG及OGTT2hPG均显著高于B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B组的三项指标也高于对照组(P〈0.05);(2)A组的FINS、2hINS均显著低于B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HOMA-IR则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FINS、2hINS低于对照组,而HOMA-IR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现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的HbA1c明显高于未出现微血管病变者,临床可将HbA1c作为诊断糖尿病患者早期微血管病变的有效指标。
简介:目的对舒洛地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性进行探究与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舒洛地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采用治疗前后对照的方法,来比较用药前后的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的病变情况,神经病变的症状、无痛行走距离、血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相比最大行走距离和无疼痛行走距离明显增加,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时间、血小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的纤维蛋白和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采取舒洛地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了患者的无痛行走距离以及最大行走距离,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映现象,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常规治疗联合补中益气汤辨证治疗合并脑梗死伴有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年来该院经治的90例合并脑梗死伴有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糖(应用口服降糖药,必要时给予胰岛素)、饮食治疗和早期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静点川芎嗪加用维生素B1、甲钴胺的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辨证加减合理应用补中益气汤,两组均治疗30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变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测定神经传导速度,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45例患者中,显效29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45例患者中,显效、有效和无效的人数分别为16例、11例和18例,总有效率为60.00%,两组患者疗效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研究组优(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良好控制血糖、饮食治疗和早期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补中益气汤辨证治疗合并脑梗死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较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