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药物的过敏反应对人体危害大,且发病率高,轻则产生药疹,重则发生过敏性休克,稍有不慎,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近几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出现,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有所上升[1]。因此,本文试从药物本身的化学活性及其质量、个人差异等方面进行粗浅分析。1 药物方面的原因1.1 药物代谢物本身的性质 过敏反应是抗原抗体反应,由于大多数药物是小分子,系不完全抗原(半抗原)。当这些小分子药物被引入体后,药物和它的代谢物与体内大分子载体如蛋白质、多肽及多糖等发生不可逆结合,形成共价结合的全抗原或内源性的自身分子,在生产或存储过程中,通过聚合反应生成多价半抗原(高价分子过敏物质)而产生特异的抗体,有致敏作用。一般而言,药物本身多不易形成上述的不可逆结合,只有那些有化学活性的药物(例如青霉素、磺胺类和解热镇痛药等)的代谢产物才可与体内大分子载体形成这种结合。1.2 药物本身的质量 药物质量高,几无杂质越不易发生过敏反应,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过敏反应的发生率,这就造成同一种类不同批号的药物、同一种类不同厂家生产出的药品,有的易发生过敏,有的则不易发生。药物在分装过程中,生产条件(如温度、湿度、包装的密封度等)控制不严格都会影响药物的质量,造成不同批号的产品杂质含量不同。例如,青霉素易发生过敏反应的决定簇青霉唑基是在青霉素发酵过程中产生,如使成品中该杂质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就会降低。当然随着医药企业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认证,生产药品质量定会大力提高和保障有法。1.3 中药致敏 中药致敏引发的过敏反应报道较多,有金梅感冒片、金嗓子、双黄连、西黄丸、银黄口服液
简介:患者男,64岁.因确诊肺癌3个月、胸闷半月,于2001年9月7日入院.查体:T37.4℃,R20次·min-1,BP145/100mmHg,神志清晰,精神尚佳,中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气管居中,左胸廓饱满,左肩胛下线第5肋以下呈实变征,左上肺、右下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心、腹检查无异常,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Hb79g·L-1,WBC5.3×109·L-1,L0.70,肝、肾功能、血糖、心肌酶谱无异常,Na+130mmol·L-1,Cl-90mmol·L-1,ECG正常.既往有高血压病、前列腺增生症.诊断:1左下肺癌并胸膜、肺内转移,阻塞性肺炎,小细胞未分化癌.2高血压病Ⅱ期.3前列腺增生症.入院后给予舒他西林(舒氨新)3.0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bid,依那普利5mgbidpo.入院第3天午后,患者出现精神恍惚,表情呆滞,回答不切题,自言自语,行为异常.
简介:药学服务是一种执业行为,其执业人员承诺满足病人药物治疗方面的各项需求,并对其负责。这就要求执行药学服务的临床药师主动地提供以病人为直接对象的专业服务,要与医生、护士一起直接面对病人,参与治疗,指导用药,工作在临床第一线,起到医师延伸者功能,成为治疗队伍的一员。治疗药物监测(TDM)是药学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师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更好地为病人服务。TDM包含了两个内容,一是测定血药浓度,二是解释并利用血药浓度测定结果为病人服务,达到或实现个体化给药。成都军区总医院近年来对来院行血药浓度监测的病人尝试了药学服务实践,收到了良好效果,也为深化临床药学工作积累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