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breastinvasiveductalcarcinoma,IDC)超声声像图特征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及增殖指数Ki-67阳性率之间的关系,探索超声技术能否为IDC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等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集的79例IDC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肿块大小、形态、边缘、钙化、淋巴结转移及血流信号等),以及ER、PR、Ki-67的阳性率情况,分析IDC超声声像图特征与ER、PR及Ki-67阳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IDC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ER阳性47例(59.5%,47/79)、ER阴性32例(40.5%,32/79);PR阳性46例(58.2%,46/79)、PR阴性33例(41.8%,33/79);Ki-67阳性55例(69.6%,55/79)、Ki-67阴性24例(30.4%,24/79)。IDC超声表现为边缘毛刺征及未发生淋巴结转移与ER、PR阳性率增高有关(P<0.05);肿块内微小钙化、血流显像分级呈富血供及发生淋巴结转移与Ki-67阳性率增高有关(P<0.05);而瘤体大小、形态与ER、PR、Ki-67不相关(P>0.05)。结论:IDC超声声像图特征与ER、PR、Ki-67阳性率相关,超声技术可便捷地为IDC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等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超声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KI-67
  • 简介:摘要PICC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有效减轻患者痛苦。静脉血栓是PICC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了解PICC引发的静脉栓塞病因对该病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同时,PICC置入前后的护理可有效避免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PICC 肿瘤 静脉血栓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导管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ClinicalTrials.gov、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以及万方数据库,筛选并纳入采用导管消融与室率控制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疗效比较的试验,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入选5项研究,累计有423例患者,其中214例接受导管消融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导管消融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显著升高,MD为5.21%(95%CI:1.69~8.73,P=0.004),但研究间存在显著异质性(I^2=80%,P=0.0006)。经调整纳入测量指标,行敏感性分析排除异质性来源之后,重新纳入软件进行Meta分析,文献间未发现异质性(I^2=0%,P=0.49),此时LVEF的MD变为7.31%(95%CI:5.18~9.45,P<0.00001)。同时,对导管消融治疗前后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6min步行距离、峰值耗氧量、脑钠肽、NHYA心功能分级的变化进行分析,与室率控制治疗相比,亦有明显改善。结论导管消融与室率控制治疗持续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相比,前者改善持续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心功能、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趋势更明显,但更确切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导管消融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左心室射血分数 生活质量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肾病患者行血液透析过程中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对于中心静脉导管血栓以及纤维鞘形成的临床影响。方法抽取我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94例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根据所采取的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47例。实验组行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血栓、纤维鞘的发生几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实验组血栓、纤维鞘的发生几率4例(8.51%)显著低于对照组11例(23.40%),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几率1例(2.13%)显著低于对照组7例(14.89%),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肾病患者行临床护理干预,对于中心静脉导管血栓、纤维鞘形成的预防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临床护理干预 肾病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重症医学科(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性不良反应,降低非计划拔管率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ICU收治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双盲法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CVC相关不良反应率、非计划拔管率。结果在CVC相关不良反应率及非计划拔管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降低CVC相关不良反应率,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护理效果显著,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ICU CVC 循证护理 非计划拔管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导管血流感染发生率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6月我方医院收治的76例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患者通过采取品管圈活动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采用自制调查量表统计76例患者导管血流感染发生率、干扰素-γ、血清IgE、白细胞介素-4等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38例患者导管血流感染发生率、干扰素-γ、血清IgE、白细胞介素-4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患者导管血流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护理 导管血流感染 品管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导管血流感染发生率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 2017年 4月 ~2018年 6月我方医院收治的 76例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 38例患者通过采取品管圈活动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采用自制调查量表统计 76例患者导管血流感染发生率、 干扰素-γ、血清 IgE、白细胞介素 -4等炎症因子表达水平。 结果:观察组38例患者导管血流感染发生率、 干扰素-γ、血清 IgE、白细胞介素 -4等 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对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患者导管血流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护理 导管血流感染 品管圈
  • 简介: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合并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医院在2017年1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针对于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进行选取研究。以上研究对象,共选取102例,使用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实验组行精细化护理联合临床护理。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满意率98.04%,与对照组80.39%相比较,优质性较强,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依从性、HAMA评分、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优越性较强,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96%与对照组21.57%相比较,展现了较强优越性,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可以较好的缓解患者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值得被临床应用和推荐。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心血管介入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十二指肠镜、X线引导下与胃镜下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治疗恶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A组30例晚期恶性肠梗阻患者在十二指肠镜联合X线双重引导下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B组26例同样患者在胃镜下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置管成功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置管时间、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气液平消失时间、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及胃肠减压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恶性肠梗阻两种置管方法都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在术后气液平消失时间、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及胃肠减压引流量上十二指肠镜、X线双重引导下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有优势,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恶性肠梗阻 肠梗阻导管 胃镜 十二指肠镜 X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在血透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预防中应用抗生素封管与单纯肝素封管的作用 。方法:对比应用抗生素封管的观察组血透患者与应用单纯肝素封管的对照组血透患者治疗期间的感染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血行感染、出口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同期,且组间数据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在血透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预防中应用抗生素封管的感染预防情况好于应用单纯肝素封管,且能有效减少并发症。

  • 标签: 抗生素封管 单纯肝素封管 血液透析 感染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在血透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预防中应用抗生素封管与单纯肝素封管的作用。方法对比应用抗生素封管的观察组血透患者与应用单纯肝素封管的对照组血透患者治疗期间的感染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血行感染、出口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同期,且组间数据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透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预防中应用抗生素封管的感染预防情况好于应用单纯肝素封管,且能有效减少并发症。

  • 标签: 抗生素封管 单纯肝素封管 血液透析 感染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血液净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 特将我院 2017年 6月 -2019年 6月近两年时段内于我院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8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所有患者入院就诊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 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置管的各项情况以及不良事件表现。结果 通过不同方式有效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在置管时长、留院休养时长以及持续感染时长等各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出现率为 0其发生几率远少于对照组患者,(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连续性血液净化过程之中为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是能够有效避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事态出现,能够极大程度的增加患者治疗效果,减少多种并发症的出现,值得在临床之中广泛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干预 连续性血液净化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以循证实践为基础,结合品管圈的方法,提高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率。4方法成立QC小组,选取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通过循证得出最佳应用证据,通过原因分析得出要因,拟定对策并按计划实施,同时前后对比评估活动效果。结果通过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实践,使新入院化疗患儿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率由35.8%提高至79.4%。结论以循证护理实践为指导,采用品管圈的方法,提高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率,有利于减少患儿穿刺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减少医疗纠纷,值得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品管圈 化疗患儿 中心静脉导管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分组的三阴性浸润性乳腺导管癌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定本院从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的321例受体情况三阴性且诊断为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的女性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正规手术治疗和术后放化疗。根据年龄分为3组:青年组(<40岁)、中年组(40~60岁)、老年组(≥60岁),比较3组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1~5年无瘤存活率和预后因素。结果321例患者青、中、老年组分别为94、151、76例。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老年组最低11.8%,中年组最高17.2%,青年组居中13.8%。患者随访1~5年,青、中、老年组复发转移率分别为56.4%、53.6%、17.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在青年和老年组的淋巴结转移频率较低,在中年组具有相对较高的淋巴结转移频率;②青年组具有较高的复发转移率,预后相对较差,老年组的复发转移率最低,预后相对较好;③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可能和代谢相关;④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更易发生血性转移,早期的辅助性全身治疗可能比局部放疗和早期的腋窝清扫对年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更有益。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血行播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呼吸支持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撤机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两组患儿均行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研究组采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呼吸支持,对比两组患儿上机时间、无创通气时间、再次插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上机时间、无创通气时间、再次插管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撤机后应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呼吸支持对患儿进行干预,不仅能有效维持患儿通气功能,还能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 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HFNC)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措施预防早产儿拔管失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等英文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等中文数据库中,关于比较HHHFNC与NCPAP预防早产儿拔管失败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文献,对HHHFNC组与NCPAP组早产儿分别采用HHHFNC、NCPAP模式治疗。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2000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由2位研究者按照本研究设定的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提取资料,采用Stata12.0软件对HHHFNC与NCPAP预防早产儿拔管失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HHHFNC与NCPAP预防早产儿拔管失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主要结局评价指标包括:有效性指标(治疗失败率、再插管率)与安全性指标(鼻损伤、气漏发生率);次要结局评价指标包括:院内死亡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动脉导管未闭(PDA)、脑室内出血(IVH)、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结果通过文献筛选,并追踪检索已获取全文的相关参考文献,共计8篇RCT研究文献符合本研究纳入、排除标准,纳入的早产儿为1037例,其中HHHFNC组为518例,NCPAP组为519例。①针对HHHFNC与NCPAP预防早产儿拔管失败的主要结局评价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效性指标方面,2组早产儿治疗失败率和再插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1.18、0.93,95%CI:0.87~1.59、0.67~1.30,P=0.286、0.687);而安全性指标方面,HHHFNC组鼻损伤与气漏发生率,则均低于NCP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0.17、0.24,95%CI:0.11~0.26、0.09~0.63,P<0.001、=0.003)。②针对HHHFNC与NCPAP预防早产儿拔管失败的次要结局评价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早产儿院内死亡率(OR=0.

  • 标签: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随机对照试验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拔管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序贯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HHFNC)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NRDS患儿3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15)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n=15)在NCPAP序贯HHFNC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猪肺磷脂注射液,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肺通气功能和开奶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酸碱度、二氧化然分压和氧分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开奶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NCPAP序贯HHFNC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法可有效改善NRDS患儿的肺部通气功能,对于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早期 鼻塞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猪肺磷脂 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患者展开导管射频消融术围术期抗凝治疗时应用达比加群酯的临床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2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76例心房颤动患者,均展开导管射频消融术,并于围术期进行抗凝治疗,依据用药差异分组,各38例,A组用药华法林,B组用药达比加群酯,比较2组临床有效性以及安全性。结果用药后,A组INR、PT及APTT比用药前增加,B组APTT比用药前增加(P<0.05);A组血栓栓塞率7.89%,B组是5.26%(P>0.05)。结论于心房颤动患者展开导管射频消融术围术期抗凝治疗时应用达比加群酯表现出有效性强、安全性高的特征。

  • 标签: 心房颤动 导管射频消融术 围术期 抗凝治疗 达比加群酯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社区延续康复训练指导的探索 茹菊香 吴兴区朝阳爱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 湖州 313000 摘要:目的 观察并探讨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社区延续康复训练指导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6 月笔者所在辖区 98 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患者和家属是否同意和社区签订后续社区延续康复指导计划协议书的原则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 组患者出院后社区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并电话随访;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社区出院延伸康复指导管理模式。 结果 两组 ESCA 量表评分均较出院时显著提高(p<0.05),实验组在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122.62±7.82 vs. 114.95±6.5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 Barthel 指数与 Fugl Meyer 评分均较出院时显著提高(p < 0.05) , 观察组治疗后评分 (68.54±9.62 vs. 63.77±8.90) 、 (76.61±8.25 vs. 72.25±7.13)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社区出院延伸康复指导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自我康复训练技能、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有助于改善患 者临床预后和整体康复。 关键词: 脑卒中;社区;延续康复训练;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 能 脑卒中是指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神经功能缺损综合症[1] , 笔者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 2017 年 1 月始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实施健康教育的基础开展了脑卒中的社区延续康复 训练指导干预,明显提高了患者出院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 能,提高了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资料
  • 作者: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 学科: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创建时间:2020-07-21
  • 出处:《健康养生》 2019年第17期
  • 机构:纳入标准:年龄<70岁,脑卒中首次发病,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出院伴神 经功能缺损,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订后续康复训练计划协议。排除标准:严重心、 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精神疾病、帕金森病、恶性肿瘤患者以及患者本人或 家属不同意签订后续康复训练计划协议。脑卒中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 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 2006年制定的《脑梗死和脑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 ( 试 行)》[2]。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