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分儿童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3月至2018年7月经手术治疗的103例儿童颅咽管瘤的临床资料。根据鞍膈和脑室为界,将儿童颅咽管瘤分为鞍内、鞍上和脑室内三种类型(即三组)。结果103例患儿中,鞍内34例,鞍上63例和脑室内6例。三组在患儿年龄、性别、肿瘤体积、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肿瘤全切率和围手术期病死率等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病例总体手术全切率为88.3%(91/103),围手术期病死率为5.8%(6/103)。各组患儿的手术入路、肿瘤复发率和预后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鞍内患儿选择经蝶入路或翼点入路,鞍上患儿选择翼点或经纵裂入路,脑室内患儿选择皮层/纵裂-侧脑室入路。对所有患儿随访(32.3±25.9)个月,总体肿瘤复发率为16.5%(17/103),其中鞍内经蝶手术后复发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总体预后良好率为88.7%(86/97),鞍内和鞍上颅咽管瘤患儿预后较好,脑室内预后差(P<0.05)。结论儿童颅咽管瘤三种临床分(鞍内、鞍上和脑室内)直观地反映了肿瘤的部位和生长方式,为手术入路的选择以及判断肿瘤复发和预后提供依据。

  • 标签: 颅咽管瘤 临床分型 手术入路 复发 预后
  • 简介:摘要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及骨折的风险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迄今我国尚缺乏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患病与发病特点等相关研究,糖尿病、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有效防控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应该在个体化综合评估基础上给予合理干预治疗。

  • 标签: 糖尿病 2型 骨质疏松 老年
  • 简介:摘要先天性阴道闭锁是梗阻性生殖道发育异常的一种,分为两种类型:Ⅰ(阴道下段闭锁)、Ⅱ(阴道完全闭锁),将阴道闭锁长度≥3 cm定为Ⅰ高位阴道闭锁。Ⅰ阴道闭锁的传统术式为阴道闭锁切开成形术,术后狭窄、再手术率高。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采用阴道球囊牵拉术+二期阴道闭锁切开成形术成功治疗两例Ⅰ高位阴道闭锁患者,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花费少,术后随访6个月,经血流出通畅,无狭窄,均获得较为满意的手术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Ⅰ高位阴道闭锁的有效治疗方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波西血管内皮瘤(KHE)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5年1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1例KHE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为5 d至2岁,男8例,女3例。在早期5例患儿的治疗中,不管血小板计数是多少,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普萘洛尔治疗,激素每日口服4.0~4.5 mg/kg,隔日1次,普萘洛尔每日最大剂量是2 mg/kg,分3次给药,每8 h 1次。在后期6例患儿的治疗中,以血小板危急值20×109/L为临界值,对于血小板高于危急值者,常规给予激素及普萘洛尔。而对于血小板低于危急值者,在服用激素及普萘洛尔的基础上,患儿口服西罗莫司,0.8 mg/m2,平均每12 h给药1次。其中2例患儿治疗过程中曾加用长春新碱,剂量为0.05 mg/m2。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随访。结果随访3~8年,11例中3例无血小板减少,激素和(或)普萘洛尔治疗,效果较好;1例血小板20×109/L的患儿,采用激素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后瘤体消失;7例血小板低于危急值的患儿,其中5例使用激素、普萘洛尔联合西罗莫司治疗,效果良好,1例使用激素、普萘洛尔联合长春新碱治疗,并发脑出血死亡,1例使用激素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后失访。结论以血小板危急值为临界值,高于此值者常规先口服糖皮质激素和普萘洛尔治疗;而低于此值者在服用激素和普萘洛尔的同时,口服西罗莫司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 Kasabach-Merritt综合征 血小板计数 实验室临界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宫颈感染 HPV16 、 18 高危 80 例临床观察。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4 月收治 宫颈感染合并 HPV16 、 18 高危 患者 86 例,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实验组患者 43 例,对照组患者 43 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差异,( p > 0.05 ),有研究学意义。分析差异性的干预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率、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结果为 41 例( 95.35% ),对照组为 35 例( 81.40% ),( p < 0.05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综合满意 40 例( 93.02% );对照组患者综合满意 33 例( 76.74% ),( p < 0.05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问题发生为 4 例 (9.30%) ,对照组为 15 例 (34.88% ,( p < 0.05 )。 结论: 综上所述,宫颈感染 HPV16 、 18 高危患者应当及时接受医药治疗,建议采用物理微波联合治糜康栓干预,以此来减少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提升其治疗有效率。

  • 标签: 宫颈 HPV16 HPV18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 :为了探讨 2糖尿病合并耐药肺结核患者的护理评价。 方法: 选取 糖尿病合并耐药肺结核 患者 6 0 例, 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 30 例。通过常规 护理治疗和综合护理项目治疗,比较两组的病情 知识的知晓程度 和效果评价。 结果: 通过 1 个月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护理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知晓患者、不知晓患者、总知晓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 0.05 )。对照组和实验组相比,对糖尿病合并耐药结核的治疗评价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 )。 结论: 经过一定时期,实验组的加强护理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2型糖尿病 耐药肺结核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风寒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 60例风寒周围性面瘫患者有关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针灸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温针灸治疗方法。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量表和面部残疾指数评分、免疫细胞水平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面神经功能量表和面部残疾指数身体与社会评分相比较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 P>0. 05),治疗后在面神经功能量表和面部残疾指数社会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低( P<0.05),在面部残疾指数躯体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高( P<0.05)。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高( P<0.05)。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IgA、 IgG、 IgM等免疫细胞水平,存在的差异无统计意义( P>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低( P<0.05)。结论:风寒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方法可使患者面部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免疫能力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比较明显。

  • 标签: 风寒型周围性面瘫 温针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发病率持续上升,其治疗模式较多,但是外科手术仍然是AEG综合治疗的基础。SiewertⅠ和Siewert Ⅲ分别参照食管癌和胃癌的分期系统进行治疗策略的选择,而对于Siewert Ⅱ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将对SiewertⅡAEG在淋巴结转移、手术入路和切除范围以及消化道重建等方面存在的诸多争议,进行简要阐述。结合当前文献以及笔者经验,建议当肿瘤浸润食管≥3 cm时,应经胸入路行彻底纵隔淋巴结清扫+全胃切除术;当肿瘤分期较早、肿瘤长径≤4 cm、且食管受累<3 cm时可经食管裂孔近端胃切除术+食管切除术。而消化道重建方式可据术者经验和患者自身条件进行选择。

  • 标签: 食管结合部胃腺肿瘤,SiewertⅡ型 淋巴结清扫 消化道重建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了1例因母亲妊娠晚期感染甲流感病毒分娩的早产男婴。患儿出生体重2 200 g,胎龄34周+1,其母亲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联合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行剖宫产。患儿生后因"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转至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给予保暖、监测生命体征、稳定呼吸、循环及内环境,营养支持等治疗,于生后17 d好转出院。随访至生后6个月,患儿体格生长发育良好。产妇于术后20 d好转出院。

  • 标签: 正黏病毒科感染 妊娠并发症,感染性 体外膜氧合作 婴儿,早产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包皮重建在尿道板纵切卷管术(tubularized incised plate, TIP)治疗远端尿道下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应用TIP术式治疗的64例远端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行包皮重建(包皮重建组),36例行包皮环切(包皮环切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手术率的差异。结果包皮重建组手术时间为(109.9±2.2)min,较包皮环切组(143.8±3.0)min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包皮重建组术后发生尿道并发症2例(7.1%),包括尿瘘1例和尿道外口狭窄1例;包皮环切组术后发生尿道并发症4例(11.1%),包括尿瘘1例、阴茎头裂开2例和尿道外口狭窄1例,两组尿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8)。包皮重建组术后出现重建包皮裂开2例(7.1%),包皮环切组术后有1例(2.8%)出现阴茎向一侧扭转约30°,两组皮肤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7)。包皮重建组再手术3例(10.7%),包括尿瘘修补1例和包皮环切2例;包皮环切组再手术3例(8.3%),包括尿瘘修补1例和远端尿道及阴茎头成形2例,两组再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6)。结论TIP治疗远端尿道下裂时行包皮重建手术简单易行,与包皮环切组相比没有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再手术率,且因保留了包皮,可以更好的隐匿阴茎畸形,同时为术后发生并发症再次手术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在行TIP修复远端尿道下裂时,可根据包皮条件及患儿家长的意愿选择进行包皮重建手术。

  • 标签: 尿道下裂 包皮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价值导向医疗提倡以患者为中心,充分考虑患者在诊疗全过程中的需求和体验,实现可控医疗成本下人民群众健康和医疗效果的提升。在此视角下,如何充分发挥患者的主体价值和核心作用,让患者真正参与到医疗相关活动,显得尤为重要。作者对患者参与医疗全过程的相关概念和具体路径进行梳理总结,并结合专家访谈结果,从促进参与健康水平监测、疾病及就诊信息的获取、医患共同决策、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患者报告结局、参与自我管理、参与患者组织及相关活动等方面提出具体意见建议,以期为相关医疗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 标签: 卫生服务管理 价值导向型医疗 患者参与 共同决策 患者报告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染色体隐性非综合征耳聋3致病基因MYO15A基因的变异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1月至2019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进行耳聋基因高通量测序的108个非综合征耳聋家庭的听力及测序数据,总结MYO15A基因的变异情况。结果共有来自8个家庭的9例耳聋患儿检测到MYO15A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占所有耳聋家庭的7.4%(8/108),变异位点分别为c.5910+1G>A/c.9417_9418insTA、c.4234T>G/c.8324G>T、c.3926A>T/c.5002delC、c.9690+1G>A/c.10257_10259delCTT、c.8324G>T/c.10419_10423delCAGCT、c.4519C>T/c.6454G>C、c.6177+1G>T/c.10257_10259delCTT、c.5692C>T/c.7396-1G>A,所有患儿均为重度至极重度耳聋表型。14个变异位点中,12个变异位于蛋白的重要结构域中,包括motor结构域5个,FERM结构域3个、MyTH4结构域3个,IQ基序1个,其中c.3926A>T、c.4234T>G、c.4519C>T、c.5002delC、c.6454G>C、c.8324G>T、c.9417_9418insTA、c.10419_10423delCAGCT这8个变异经人类基因组突变数据库专业版(截至2020年2月)查询尚无文献报道,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制定的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6个已有文献报道的变异以及本研究新发现的c.4519C>T、c.5002delC、c.9417_9418insTA、c.10419_10423delCAGCT评定为致病变异,c.8324G>T 评定为可能致病变异,c.3926A>T、c.4234T>G、c.6454G>C评定为临床意义不明变异。结论MYO15A基因在中国耳聋人群主要以复合杂合变异形式致病,临床表型多为重度至极重度耳聋,变异位点主要集中于motor、FERM、 MyTH4结构域中。

  • 标签: 基因 表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混合肝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cholangiocarcinoma,cHCC-CC)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行肝脏切除手术病理诊断为cHCC-CC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6例cHCC-CC患者中,慢性病毒性肝炎19例,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7例、慢性丙病毒性肝炎2例。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20 ng/ml 18例,糖类抗原199(glycoantigens 199,CA199)≥37 U/ml 9例,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5 ng/ml 5例。患者肝脏切除术后1、3、5年的生存率为68.8%、34.4%、17.4%。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CA199≥37 U/ml(χ2 =5.687,P=0.019)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HCC-CC多见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血清CA199≥37U/ml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癌,肝细胞 预后 存活率分析
  • 简介:【 摘 要 】 目的: 讨论焦虑抑郁消化内科患者临床健康教育的效果。 方法 :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焦虑抑郁的患者 110 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使用临床健康教育护理,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 结果 : 在护理前,实验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别较小 ( P > 0.05 )。在护理后,实验组的抑郁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别较大 ( P<0.05 )。对照组的焦虑评分高于实验组,差别较大( P<0.05 )。 实验组中生理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别较大 ( P<0.05 )。对照组的躯体疼痛评分小于实验组,差别较大( P<0.05 )。实验组的情感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别较大( P<0.05 )。两组的社会功能相比,差别较大( P<0.05 )。两组的总体健康相比,差别较大( P<0.05 )。 结论 : 在焦虑抑郁消化内科的患者中使用临床健康教育护理,有利于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焦虑抑郁型 消化内科 临床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底腺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收治的6例胃底腺腺癌,分析6例患者的内镜特征、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6例胃底腺腺癌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6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阵发性隐痛;胃镜检查在胃体部发现隆起或平坦病灶,直径0.4~1.0 cm;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肿瘤主要由主细胞构成,但也有散在混杂的壁细胞,排列成不规则管状或条索状结构并形成吻合支;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显示肿瘤细胞表达主细胞标志物MUC6、Pepsingon 1。结论胃底腺腺癌是分化好的腺癌的一种罕见类型,是一种新的独立的实体类型,发病率低且目前对其认识不足,容易误诊及漏诊;掌握其内镜特点和组织学形态对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胃肿瘤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长段缺失食管闭锁诊治策略的选择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的25例采用分期手术治疗的先天性长段缺失食管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12例;出生体重(2.61±0.60)kg,范围在1.50~3.48 kg。25例患儿中,Ⅰ食管闭锁13例食管缺失长度为(6.42±0.85)个椎体,范围在4~7个椎体;Ⅱ5例食管缺失长度为(5.80±1.48)个椎体,范围在4~8个椎体;Ⅲa7例食管缺失长度为(3.28±0.48)个椎体,范围在3~4个椎体。合并畸形11例。Ⅰ患儿行自然延长完成食管吻合手术3例,自然延长联合食管内张力延长完成手术10例。Ⅱ患儿行Kimure技术联合胃管替代完成手术2例,Kimure技术联合食管内张力延长完成手术1例,自然延长完成手术2例。Ⅲa病例中1例外牵引延长食管完成手术,4例自然延长完成手术,2例自然延长联合食管内张力延长完成手术。结果25例患儿均顺利完成食管吻合,除2例Ⅱ食管闭锁患儿采用胃管替代,余者均行胸腔镜下食管端端吻合术。本组除1例Ⅱ患儿于术后6 d并发严重肺部感染死亡外,余者均获随访4个月至8年。1例Ⅰ食管闭锁患儿术前行食管内张力延长透视检查时探条至下端食管穿孔。术后出现吻合口漏4例;食管狭窄22例,均予以胃镜下沙氏探条或球囊扩张治愈,无食管气管瘘复发;不同程度胃食管反流12例。目前所有患儿仍在随访中。结论对于长段缺失食管闭锁,需依据不同患儿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通过各种食管延长技术、延期、分期手术能使绝大部分患儿依靠自身食管延长完成食管吻合,其具体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

  • 标签: 食管闭锁 治疗 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瘤JNET分的病理改变基础。方法收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镜中心2015年1月—2018年6月行窄带光成像放大内镜检查并取得术后病理标本的结直肠肿瘤患者资料,对其内镜JNET分及病理特征(表面小凹上皮脱落、表面黏膜坏死结构、表面黏膜筛网状结构、纤维组织反应增生、黏膜肌无残留、癌性间质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81例结直肠肿瘤患者,病变长径均>1.5 cm,其中内镜治疗74例,外科治疗7例。表面黏膜筛网状结构出现频率为JNET 2A(2.78%)<3(20.00%)<2B(42.8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纤维组织反应增生、黏膜肌无残留、癌性间质反应出现频率均为2A、2B<3,3与2A、2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面小凹上皮脱落、表面黏膜坏死结构在JNET分与病理诊断相符组与不符组间出现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JNET分中2B提示病理特征为黏膜表面筛网状结构,3提示病理特征为纤维组织反应增生,黏膜肌无残留,癌性间质反应。表面小凹上皮脱落、表面黏膜坏死结构可能是影响JNET分诊断准确性的病理干扰因素。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病理学 窄带光成像 放大内镜 JNET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儿科肺炎哮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 进行分析研究 ,为肺炎哮喘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本院 201 8 年 9 月至 201 9 年 9 月儿科收治的肺炎哮喘患儿 58 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资料和临床资料对肺炎哮喘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反复性或持续性咳嗽、气促等症状,其中明显喘息者占比 58.62% ,低热者 13.79% ;症状消失和体征明显改善时间分别为≤ 1d 者 8 例、 2~3d 者 17 例、 4~7d 者 20 例、 8~14d 者 13 例,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有效。结论小儿肺炎哮喘属于哮喘中的特殊类型,长期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需结合患儿具体病情予以激素吸入治疗,效果较为明显。

  • 标签: 儿科 肺炎型哮喘 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