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日益严重的医疗压力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疾病控制的要求下,以PDCA(Plan-Do-Check-Act)循环为基础的质量管理模式在医疗机构中得到了普遍应用。本研究以我国某医院呼吸内科病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设定明确的护理工作目标,配合细致合理的任务分配,有序地执行并反馈校正,运用PDCA循环进一步提升病区护理质量。研究结果显示,此模式的应用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显著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和护理工作的效率。根据对PDCA循环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实际应用观察,研究者认为该管理模式不仅可以在呼吸内科病区推广,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专科,帮助医疗机构提供更高效,更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并形成良好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简介:摘要目的对34例60岁以上老年人心脏手术患者的体外循环(CPB)方法、心肌保护、血液保护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方法34例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60~76岁;体重52~86kg。冠状动脉搭桥术19例,采用浅低温不停搏CPB;二尖瓣置换术、主动脉置换术、左房粘液瘤摘除术共25例,此类手术均采用中度低温CPB,41冷含血停搏液顺行灌注的心肌保护方法。结果全组病人均顺利脱离CPB,2例术中植入IABP。全组病人术后未发生脑部并发症,术后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多器官衰歇。结论选择优质膜式氧合器,充沛的组织灌注,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加强血液和心肌保护,能提高老年人心脏手术中CPB质量,确保手术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血管病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60患者进行头颅MRI、MRA、血压、血脂、血糖等多项检查,分析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血管病特点以及预后等情况。结果6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中,49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狭窄,41例患者有后循环范围内大小不同的梗死病灶,19例患者仅表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其中6例有后循环系统阵发性发作TIA表现,未发现影像学异常病灶;在这些患者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眩晕、肢体轻瘫、麻木、行走不稳、轻度构音障碍及吞咽困难等情况,危险因素多表现为年龄较大、高脂血症、颈动脉不同程度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结论后循环缺血患者要及时通过头颅MRI、MRA、颈动脉B超等方法进行检测确诊,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早治疗,争取最佳治疗时机。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循环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于2012年12月-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心病循环衰竭患者6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5例)进行对照研究,对常规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好转率、无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7.1%、14.3%、8.6%以及91.4%,与对照组患者的45.2%、25.8%、29.0%以及71.0%比较,t=7.77,6.21,7.21,7.5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在肺心病循环衰竭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使患者的肺循环以及心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值得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循环水泵因设计、安装等原因造成循环水泵频繁故障。笔者在本文中,结合相关的理论文献和自身的工作经验,从循环水泵存在问题和循环水泵检修工艺要点等方面探讨了该命题。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施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54例及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47例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术后引流液量、拔除心包、纵膈引流管时间、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结果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相比,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显著缩短、术后引流液量显著减少、拔除心包、纵膈引流管时间显著缩短,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是值得临床应用的手术方式。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及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空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行CABG的患者40例,女性14例,男性26例。按是否应用体外循环机随机分为体外循环组(CPB-CABG组)和非体外循环组(OPCABG组),每组各20例。于术前一天、术后12h、24h、36h采集血浆标本,检测脑钠肽(BNP)含量。结果两组术后12h、24h、36h较术前血浆BN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OPCABG组相比,CPB-CABG组术后12h[(138.0±42.6)pg/mLvs.(266.0±52.1)pg/mL]、24h[(258.0±38.3)pg/mLvs.(488.0±56.7)pg/mL]以及36h[(186.0±43.6)pg/mLvs.(356.0±47.1)pg/mL]BNP水平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非体外循环较体外循环CABG对心功能的影响较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循环和后循环有症状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 stenosis, sICA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河北省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因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并确诊sICA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狭窄部位分为前循环组和后循环组,分析sICAS的分布及其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34例sICAS患者,男性82例(61.2%),女性52例(38.8%);年龄(60.28±11.46)岁;缺血性卒中115例(85.8%),TIA 19例(14.2%);前循环组92例(68.7%),后循环组42例(31.3%)。后循环组体重指数、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饮酒的患者构成比显著高于前循环组(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较高[优势比(odds ratio, OR) 1.191,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29~1.379;P=0.019]、高血压(OR 4.073,95% CI 1.135~14.616;P=0.031)和糖尿病(OR 2.783,95% CI 1.149~6.738;P=0.023)与后循环sICAS独立相关。结论相对于前循环,高体重指数、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后循环sICAS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 IMR)与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204例行PCI的首次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于术后第2天测其IMR值,以中位数为界值,将IMR<中位数设为A组,IMR≥中位数设为B组。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cvent, MACE)发生情况和左心室重构指标情况。采用Spearman线性相关方程分析IMR与左心室重构指标的相关性,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患者发生MACE的风险。结果相比B组,A组有糖尿病史者占比、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尿素氮(BNP)水平均较低,侧支循环状况较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整体室壁运动指数(GWMI)及局部室壁运动指数(RWMI)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LVEF、GWMI及RWM均较术前改善,且B组术后LVEDD及RWMI大于A组,LVEF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MR与LVEDD(ρ=-0.756,P<0.05)及LVEF(ρ=-0.648,P<0.05)水平呈负相关。A组患者MACE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A组患者6个月MACE发生风险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5.570, P=0.018)。结论PCI术后IMR与患者左心室重构密切相关,IMR可较好地预测患者术后左心室功能和MACE发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