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儿童结核病仍是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传染性疾病,抗结核治疗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儿童抗结核治疗的疗程一般较长且需要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使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明显升高,因此儿科医师掌握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对于儿童结核病的合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儿童抗结核治疗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皮肤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药物热、球后神经炎。对于不良反应轻、可耐受的患儿,应对症处理并继续抗结核治疗;如不良反应严重或者不能耐受,应及时停药。如不良反应复杂、严重或者罕见,应进行多学科讨论,做出最优的临床决策。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药物不良反应 儿童
  • 简介:  摘要:综述了近几年微通道反应器在微 - 纳米材料合成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 , 介绍了合成过程中一些因素 , 如停留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和进料方式等对合成微粒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微通道反应装置如雨后春笋般矗立在祖国的大地上。而微通道反应装置作为纳米材料最基本的材料之一,其需求量越来越大,质量和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传统的微通道反应装置已经远不能满足如今的需要,使用新技术改良传统微通道反应装置的性能成为建筑业首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纳米材料在微通道反应装置材料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纳米技术;纳米材料;微通道反应装置   一、纳米技术概述   纳米技术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新型技术,是指在纳米量级范围内,通过操纵原子、分子、原子团或分子团使其重新排列组合成新物质的技术,其产物纳米材料也是纳米技术发展的基础。纳米材料通常指的是颗粒尺寸在纳米量级也就是( 1nm ~ 100nm )之间超细材料,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热力学和磁能学的性能。所以纳米技术广泛的运用于建筑、军事、医药、半导体、通讯等领域,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二、纳米微通道反应装置概述   微通道反应装置是如今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在 1830 年问世以后,持续使用了 170 多年。而且微通道反应装置拥有耐火性强、使用方便、制作简易、抗压性好等优点,所以一直被人们沿用下来。不过微通道反应装置的成分组成表明了其韧性和抗拉能力的不足,要想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去改变微通道反应装置的组成成分。    1. 纳米微通道反应装置力学性能的研究   研究表明 SiO2 ( NS )的火山灰活性远高于硅粉的火山灰活性,掺入 NS 的浆体存在流动性变小和凝结时间缩短的现象,同时 NS 的掺入能显著提高微通道反应装置的早期强度。 NS 掺入到硅酸盐水泥中,其火山灰反应吸收了大量的 Ca ( OH ) 2 ( NC )进而促进了水泥水化,提高了水化开始时的放热速率,并改善了水泥浆体的微观结构,使水泥更加均匀密实 [1] 。纳米 CaCO3 掺入到水泥材料中后起到了物理填充效应、水化效应和晶核效应,降低了水泥石内表面积,加快熟料早期水化速度,增加水泥石密实度,降低孔隙率,进而提高水泥石的抗压强度。   黄政宇等将未掺纳米材料微通道反应装置、掺纳米 SiO2 微通道反应装置和掺纳米 CaCO3 微通道反应装置三组试件做了对比试验,实验表明掺入纳米 SiO2 的微通道反应装置的抗压强度提高 4% ,掺入纳米 CaCO3 的微通道反应装置养护 28d 抗压强度比未掺假 NC 的微通道反应装置提高了 16.7% 。同时他们得出掺加 NS 和 NC 的最佳量分别为 0.5% 和 3% 。试验还得出掺入纳米材料的微通道反应装置流动性会降低。   郭保林、王宝民 [3] 对纳米微通道反应装置的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他们认为掺入 NS 能提高微通道反应装置早期强度,尤以 7 天时最显著,此时掺入 5% 的 NS 比掺入 3% 的效果明显,后期的强度也与 NS 掺入量有关,掺入 5% 的 NS 在 60 天时的强度小于基准微通道反应装置强度,并得到掺加 3% 的 NS 对微通道反应装置后期强度增加明显。   唐小萍、魏秀瑛等也做了类似的研究,试验所用纳米材料是 SiO2 和 Al2O3 ,以三种不同的纳米掺加量作为对比,结果表明掺入该纳米混合材料后可提高微通道反应装置 3d 、 7d 、 28d 抗压强度 20% 、 15% 、 10% 。    2. 纳米微通道反应装置抗渗性能的研究   纳米 SiO2 可以提高微通道反应装置抗裂、抗渗、抗冻等性能。研究表明:纳米 SiO2 可以改善微通道反应装置的微观结构和综合性能,能够封堵微通道反应装置内部孔隙,增强其抗裂性,提高微通道反应装置抗渗、抗冻、抗化学侵蚀、抗冲磨等性能,从而提高水工微通道反应装置的耐久性。   黄功学、谢晓鹏将微通道反应装置试件养护至 28d ,对试件一次加压 24h ,用压力机劈开试件,测量渗水高度。微通道反应装置抗渗性能随着纳米 SiO2 掺量的增加而提高;纳米 SiO2 掺量为 1% 、 3% 、 5% 时微通道反应装置的渗水高度比普通微通道反应装置分别降低了 19% 、 44% 、 61% 。他们认为纳米 SiO2 使微通道反应装置中渗水通道堵塞或减少,微通道反应装置的密实程度得到提高,降低了溶出性侵蚀的危害。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生酮饮食(KD)可以限制热量和液体的摄入,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用于癫痫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近年来,KD在其他疾病领域被证实具有治疗效果,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癌症、阿兹海默病等慢性疾病。尽管KD对多种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效果,但由于KD过程对脂肪的高比例摄入,以及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摄入过少,会导致营养吸收的极不均衡。因此,使用KD治疗疾病可能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其长期利弊更是争议的热点。本篇综述重点阐述KD的不良反应以及防治手段,以期对临床安全有效地应用KD提供指导帮助。

  • 标签: 生酮饮食 饮食疗法 不良反应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中药的不良反应与安全性,促使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发生的 80例中药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门诊发生中药不良反应的 80例患者,男 32例,女 48例,男女比例为 1: 1.5,年龄最小 4岁,最大 86岁, 40岁以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高。中药不良反应发生与给药途径密切相关,静脉注射给药的比例最高,占 57.50%。主要发生在皮肤及附件,表现为皮疹、瘙痒等,共 41例,占 51.25%,其次是消化和呼吸系统。结论:临床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中药所引发的不良反应,严格把握药品质量,提高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    【关键词】 中药;不良反应;安全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dverse reactions and saf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o promote the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drug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80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re were 80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32 males and 48 females. The ratio of males to females was 1:1.5. The patients with the minimum age of 4 years, the maximum age of 86 years and over 40 years old had a higher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ay of administration. The proportion of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is the highest, accounting for 57.50%. 41 cases (51.25%), followed by digestive and respiratory system.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workers must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trictly grasp the quality of drugs, improve the rationality and safety of drug use, and ensure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drug use to the greatest extent.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品不良反应主动监测是被动监测的重要补充。本文重点分析了药品不良反应主动监测及其发展趋势。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主动监测 发展趋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基于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制定合理使用方法。方法:随机抽取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3 月期间中药制剂使用患者 12000 例,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药情况、临床表现及用药不合理情况。结果: 12000 例患者中, 70 例出现了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0.58% ,其中年龄> 60 岁的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同时,各种中药制剂中, 发生率占前四位分别为丹参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注射用血栓通 、生脉注射液。另外, 70 例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中, 32 例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发生率为 45.71% 。结论:对于中药制剂而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是我们也不得忽视,应合理、规范用药,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

  • 标签: 中药制剂 不良反应 合理使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护理体会。方法:从我院 2019年 2月至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肿瘤患者中,随机抽取 160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 80例,参照组 80例。研究组进行人性化护理,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两组在常规护理后发生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研究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对肿瘤患者的不良反应抑制有积极的作用,有着更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肿瘤 不良反应 护理体会 肿瘤化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1例老年患者使用莫西沙星发生头晕不良反应的分析以及体会

  • 标签: 莫西沙星 头晕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乙苯生成原理,乙苯催化剂失活原因分析,以及对应采取的措施

  • 标签: 乙苯催化剂 失活
  • 简介:摘要目的为化妆品不良反应防治提供资料。方法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收集化妆品不良反应患者的资料及化妆品使用信息,820例中男23例,女797例;年龄7~75(32.66±8.09)岁。对其中687例患者行化妆品斑贴试验进行分析。结果820例化妆品不良反应患者中女性占97.20%,男性占2.80%。年龄分布以21~40岁中青年最常见,占71.34%。受教育程度以高等教育者最多,占59.69%。职业分布以职员和无业人员最多,分别占28.54%和18.66%。既往有化妆品过敏史占17.28%。化妆品不良反应的临床类型以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最常见,占92.70%。共涉及可疑致病化妆品1682种。化妆品原物斑贴试验阳性率42.39%;斑贴试验阳性的化妆品中,保湿类、抗皱类、美白祛斑类化妆品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1.59%、15.09%、12.68%。结论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是最常见的化妆品不良反应类型。行可疑致病化妆品原物斑贴试验对化妆品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化妆品 斑贴试验 不良反应 敏感性皮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高血压患者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方法: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当中, 100例患者的入院时间均在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12月期间,统计上述患者的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钙通道阻滞剂治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治疗、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和利尿剂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 P> 0.05。结论:头晕、恶心、低血钾症、心动过缓以及下肢水肿、低血压等均为高血压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医务人员需合理为患者用药,提升用药安全性。

  • 标签: 高血压 不良反应 安全性 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唾液酸是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糖酸化合物,而唾液酸 糖苷化 反应与常规糖苷化反应相比较为苛刻,其立体选择性较差 , 并且其立体构型极难控制 , 在 反应中能否有效地对 α 糖苷键进行获得是反应其优劣的重要标志。随着近年来对唾液酸糖苷化反应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本次研究针对唾液酸糖苷化方法的进展进行总结。

  • 标签: 唾液酸糖苷 α 糖苷键 离去基团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中药使用中常见不良反应,并对安全用药进行管理。方法 择选2019年8月~2020年8月本院使用的中药处方2000例,对应2000例使用患者,回顾分析用药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其概率、原因,并探究安全用药管理的方法。结果 2000例使用患者中,总计出现不良反应93例,概率为4.65%,其中包括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外部皮肤、胃肠道系统等五方面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程度以中度占主要,其次为轻度、重度。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主要有:药物和使用的原因(1.品种混乱,使用不当;2.炮制或煎煮方法不当;3.用药剂量过大;4.疗程过长,毒副作用累计;5.辩证不准,用药不当;6.配伍不当)患者机体的原因(1.生理因素:性别、年龄等得差异;2.遗传因素:个体差异、种族差异等;3.病理因素:肝肾功能的代谢、排泄功能等)。结论 中药使用中难免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必须强化对用药安全的管理,提升医师掌握中药知识基础理论,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制,才可使药品不良反应的出现概率大大降低。

  • 标签: 中药材 中药处方 常见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管理 研究探析
  • 简介:摘要:高中化学学习时,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难点,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含义,容易出现措施,影响到解题质量与效率。有鉴于此,文中选择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为着手点,分析如何学习这部分知识,并结合自身学习体会给出具体的解题技巧与方法。

  • 标签: 高中化学 氧化还原 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