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福建省南安市人民检察院黄任泉、陈江海认为:未成年人公诉方式改革是指对被提起公诉的未成年被告人实行新的审查方式和庭审方式。我们探索的主要做法是:一是宽松提审讯问环境。在特设的不采取隔离措施的未成年人讯问室讯问未成年人。二是灵活适用强制措施。对涉案的未成年人在校生均予以取保候审,为其提供继续学习和良好改造的机会。三是宽松庭审环境。法庭布置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承受能力,法庭席位基本持

  • 标签: 未成年人 公诉方式 人民检察院 中国 感化教育 强制措施
  • 简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庭审的作用,是确保案件处理质量和司法公正的重要环节。"目的为了促进庭审实质化,通过庭审程序,做出经得起考验的审判结果,从而实现法律的实体正义。此项改革是检察机关公诉部门近期面临的重大任务。本文通过分析公诉部门如何正确理解改革精髓,以改革为提高司法能力,强化检察监督的切入点,探索基层检察机关公诉工作积极适应改革的路径。

  • 标签: 审判 实质化 公平正义
  • 简介:此次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修改涉及公诉工作的重点问题包括: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案件后的审查、介入侦查、引导取证、录音录像的移送、审查、播放、自侦案件的自行补充侦查、起诉时材料的移送、法定不起诉、存疑不起诉、被不起诉人不服不起诉决定提出申诉、不起诉后对犯罪嫌疑人的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处理、庭前会议、开庭前取回案卷材料和证据问题、法庭审理中对证据合法性的证明、撤回起诉、简易程序、量刑建议、检察机关办理二审案件时的阅卷问题、检察机关办理二审案件讯问被告人、补充证据等工作。

  • 标签: 刑事诉讼法修改 刑事诉讼规则 介入侦查 不起诉 量刑建议
  • 简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的“严”,旨在对暴力犯罪、有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累犯等实行刑事立法上的“入罪化”、刑事司法上的“从重量刑”、刑事执法上的“隔离与长期监禁”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的“宽”,亦可状述为轻缓刑事政策,意指对轻微犯罪,包括偶犯、初犯、过失犯等主观恶性不大的犯罪,实现刑事立法上的“非犯罪化”、刑事司法上的“非刑罚化、程序简易化”、刑事执法上的“非机构化、非监禁化”。“非犯罪化”,指原界定为犯罪须科以刑罚的行为不再以犯罪论处或科以刑罚。譬如在欧美国家,违警罪、性犯罪等等均已淡然退出刑法舞台,而缓刑亦渐次成为避科刑之弊害、助犯罪之人复归社会之一帖良药。而“非机构化、非监禁化”,则指广泛适用假释、社区性处遇或称社区矫正措施等情形,意在提高对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促进社会秩序良性循环。谈及轻缓刑事政策之“非刑罚化、程序简易化”,纵观寰宇,国外有辩诉交易、转向处分、刑事和解、恢复性司法;国内亦诸如相对不起诉,委托调解、撤案另处等。

  • 标签: 轻缓刑事政策 轻缓化 暴力犯罪 非刑罚化 向度 公诉
  • 简介: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提升了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并赋予其在各个诉讼阶段广泛的诉讼权利,但是,关于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护在立法和司法层次上还存在着很多缺陷.为了顺应世界人权保障的潮流,加强对被害人的权利保护,应该对此加以完善.

  • 标签: 公诉案件 被害人 权利保护 刑事诉讼法 中国
  • 简介:<正>法庭辩论是法庭审理的中心环节,由控诉一方和辩护一方在法庭调查的基础上当众进行总结性的辩论和反驳。通过法庭辩论,审判人员可以进一步听取两方的理由和意见,更全面、更深入地分析案情,正确认定被告人是否有罪,犯的什么罪、罪责的轻重以及从重或从轻、减轻的根据,从而作出正确裁判,防止冤假错案。为了进一步加强律师工作,并端正人们对辩护制度的正确认识,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法庭辩论的重要作用是由它本身特点决定的。在刑事诉讼的法庭辩论中,必须有控诉一方和辩护一方。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控诉一方是指人民检察院或自诉人。控诉,就是指他们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和他们在法庭上当众控告的一项诉讼活动。辩护是与控诉相对立的又一种基本的诉讼职能,它是针对控诉而提出的。只有在被告人被控诉

  • 标签: 辩护人 法庭辩论 被告人 正确处理 公诉人 辩护制度
  • 简介:<正>刑事公诉案件是相对于自诉案件而言的。自诉案件是指根据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直接立案受理的刑事案件。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必须由被害人亲自到法院告诉的案件;另一类是不需要进行侦查、轻微的刑事案件。而公诉案件,则是指由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并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后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并对被告人作出裁决的案件。公诉案件中被告人的罪刑一般都比较严重。根据我国《律师暂行条例》的规定,律师在刑事公诉和自诉案件的诉讼过程中,既可依法担任被告人的辩护人,也可依法担任被害人的代理人,维护被告人或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从当前律师执行上述职务的情况看,人们

  • 标签: 公诉案件 被害人 代理律师 代理人 必要性 合法权益
  • 简介:公诉权是国家对犯罪行为进行追诉的权能,公诉权从诞生开始,其先天具有的法律监督性质便与公诉人的角色定位具有一致性,公诉权的法律监督性质与维护审判权威也具有一致性,公诉权的法律监督性质与被告人行使辩护权则具有协调性,由此可知,将我国检察机关定性为法律监督机关而非公诉机关具有宪政的必然性和中国的现实合理性。

  • 标签: 公诉 法律监督 一致
  • 简介:自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规定简易程序以来,虽然理论界对该程序褒贬不一,但在实务界却得到广泛运用.面对法院的简易程序审判活动,检察机关作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进行监督本是应有之义.但在司法实践中却几乎毫无作为。在理论界希冀立法机关对简易程序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言论甚嚣尘上时.笔者却以为.相较于检察机关对自诉案件简易程序话语权的天然缺失.对公诉案件简易程序的法律监督缺位则是检察机关主动放弃的结果.有鉴于此,在公诉案件简易程序中重构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机制似更为可行。

  • 标签: 法律监督机关 简易程序 公诉案件 机制重构 检察机关 法律监督机制
  • 简介:本文从公诉部门履行职能的角度,详细阐述如何在检察公诉环节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并就如何惩治犯罪、保障人权、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司法的公正高效等方面做了简要阐述。

  • 标签: 公诉工作 宽严相济 契合点
  • 简介:风险社会下,公众强烈诉求更高质量的司法公正,传统公诉案件审查观已难符合时代法治需求,检察机关面临如何提升司法公信力等问题。法治思维是一种合法性思维,以其正当性,即政治理性、合宪性与民主性等特征,彰显着其合理性、道德性和科学性,承载着其在法治领域的思维上的引领效能,从而其作为公诉案件科学规范的审查观成为必然选择。

  • 标签: 风险社会 公诉案件审查 法治思维 合法性 正当性
  • 简介:合议庭应在控、辩双方举证、质证后,对证据是否采信有明确的意思表示刑事诉讼的证据,存在着两种形态,一是收集保全以后未经审断的原始状态,一般称之为证据材料,另一种则是通过一定的法定程序确定下来的定案的根据。任何种类的证据都须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予以确定后方...

  • 标签: 若干问题 刑事诉讼法 证据材料 刑事诉讼制度 证据采信 合议庭
  • 简介:对被害人权益的充分保护实际上就是对每一个公民基本人权的保护,在刑事诉讼立法的发展中更应对被害人予以更多关注。本文以公诉案件中被害人律师代理制度为研究对象,分析现有制度中的不足和根源,为完善我国公诉案件被害人律师代理制度提供参考和建议。

  • 标签: 刑事被害人 权益保障 律师代理 制度完善
  • 简介:新刑诉法新增了必要情形下证人的强制出庭作证义务。与此前我国司法实践中一直流行的书面证人证言相比,必要情形下证人的出庭作证完善了证人证言的形式,增加了公诉结果的不确定性。公诉机关应当做好相应的准备。

  • 标签: 证人出庭作证 书面证言 公诉结果 不确定性
  • 简介:关于检察机关行使民事公诉权的问题.理论界存在赞成和反对两种不同观点。赋予检察机关民事公诉权。有现实的必要性和理论上的可行性。且与法律监督权并不矛盾。

  • 标签: 人民检察院 民事公诉权 监督权
  • 简介: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和我国现行法律的基本精神,也是检察机关的职责所在。我国已有的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的成功经验和域外地区的立法及实践,为我国建立该项制度提供了参考价值。因此,我国适合建立检察机关民事公诉制度。这需要通过立法进行明确规定,并对民事公诉案件的范围进行合理规范,同时检察机关也应积极承担其民事公诉的职责。在此基础上,结合民事公诉案件的性质厘清此类案件的一些具体问题,以期为我国检察机提起民事公诉提供些许作用。

  • 标签: 检察机关 民事公诉 国家利益 公共利益
  • 简介:公诉证明标准是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公诉证明标准的概念比使用"起诉标准"、"起诉的证明标准"、"公诉的证据标准"等概念更为科学;两大法系的主要法治国家都对公诉证明标准作了具体而严格的规定;在我国,公诉证明标准与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基本一致,因此产生了观点不同的学说;应当通过评介和借鉴,力求寻找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公诉证明标准。

  • 标签: 公诉 证明标准 审判
  • 简介: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法赋予了公诉案件被害人以当事人的主体地位,但是公诉案件被害人以诉讼当事人角色参诉,不仅在原理上生疏,而且司法实践对之也缺乏清晰的认识。本文从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立法精神,对被害人诉讼当事人地位的难理解之处,进行具体分析,并审视被害人诉讼当事人地位的特点。...

  • 标签: 被害人 诉讼当事人 公诉案件 刑事诉讼法 立法精神 司法实践
  • 简介:孟子的驳辩语言艺术与公诉人庭辩张润今一、精炼概括的语言出庭支持公诉是对公诉人语言表达能力,只有着特殊要求的工作。特别是新刑诉法的实施,突出了庭辩的地位与意义,加重了公诉人讯问被告人的职能,这对公诉人口才的要求就更有了全新的含义。可以说,在有了充分的...

  • 标签: 公诉人 语言艺术 《孟子》 民事法律关系 比喻 刑事法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