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EGFR)的表达情况、相关性,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07年1月—2018年12月东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浸润性乳腺癌石蜡标本39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90岁,中位年龄52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标本中HMGB1蛋白在细胞核、细胞质的表达情况以及EGFR蛋白在细胞膜的表达情况,分析HMGB1蛋白与EGFR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根据HMGB1蛋白在细胞核及细胞质表达状态分为细胞核低表达且细胞质阴性组、细胞核高表达且细胞质阴性组、细胞核低表达且细胞质阳性组、细胞核高表达且细胞质阳性组,比较4组间EGFR蛋白的表达情况。分别观察细胞核HMGB1蛋白高表达+EGFR蛋白阳性、细胞质HMGB1蛋白阳性+EGFR蛋白阳性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乳腺癌中,HMGB1蛋白在细胞核和细胞质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1%(314/392)和15.1%(59/392),EGFR蛋白在细胞膜阳性表达率为53.6%(210/392)。(2)细胞核HMGB1蛋白高表达患者的EGFR蛋白阳性率56.1%(176/314),高于细胞核HMGB1蛋白低表达的EGFR蛋白阳性率43.6%(3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1, 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细胞核HMGB1蛋白高表达和EGFR蛋白阳性呈正相关(r=0.100, P<0.05)。细胞质HMGB1蛋白阳性患者的EGFR蛋白阳性率(66.1%,39/59),高于细胞质HMGB1蛋白阴性的EGFR蛋白阳性率(51.4%,17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4, 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细胞质HMGB1蛋白阳性和EGFR蛋白阳性表达亦呈正相关(r=0.106, P<0.05)。(3)HMGB1蛋白细胞核低表达且细胞质阴性68例、细胞核高表达且细胞质阴性265例、细胞核低表达且细胞质阳性10例、细胞核高表达且细胞质阳性49例,4组中EGFR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2.6%(29/68)、53.6%(142/265)、50.0%(5/10)、69.4%(34/4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42, P<0.05)。(4)392例乳腺癌病例中,235例获得了预后生存分析资料。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3~80个月,平均60个月。生存分析显示,在235例患者中,5年累积生存率为90.6%,5年无复发累积生存率为81.3%。细胞核HMGB1蛋白高表达且EGFR阳性的患者5年无复发累积生存率为75.2%,低于其他患者的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1、P<0.05)。细胞核HMGB1蛋白高表达+EGFR阳性的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为89.1%,与其他患者的9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7、P>0.05)。细胞质HMGB1蛋白阳性+EGFR阳性的患者5年无复发累积生存率为72.2%,5年累积生存率为83.3%,分别低于其他患者的82.0%、91.2%,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070、1.307,P值均>0.05)。结论细胞核及细胞质HMGB1蛋白的表达均与EGFR蛋白表达正相关,并且细胞核或细胞质HMGB1蛋白与EGFR蛋白同时高表达的患者有更低的5年无复发累积生存率和5年累积生存率。同时抑制HMGB1和EGFR可能成为抗乳腺癌治疗的新策略。

  • 标签: 乳腺肿瘤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 预后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及腺瘤组织中钙结合蛋白S100A6(S100A6)和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的表达,以及两者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吉林省肿瘤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组织标本102例,包括甲状腺瘤22例、甲状腺癌组织80例,另选择正常甲状腺组织1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织中S100A6和HMGB1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S100A6在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瘤组织和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75%(3/16)、54.55%(12/22)和83.75%(67/80),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8.427、28.526、4.968,P<0.05),S100A6表达水平与甲状腺癌美国肿瘤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组织分化程度、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包膜浸润明显相关(分别为t=4.670、8.158、5.884、5.088,P<0.05);HMGB1在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瘤组织和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1/16)、37.50%(9/22)和61.45%(51/80),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7.664、21.429、4.647,P<0.05),HMGB1表达水平与甲状腺癌AJCC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包膜浸润明显相关(分别为t=5.093、7.172、5.770,P<0.05)。结论S100A6和HMGB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是甲状腺癌的不良预后因素。

  • 标签: 甲状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法 钙结合蛋白S100A6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组链球菌(GBS)阳性的早产孕妇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p-STAT3)的表达及其与早产的关系。方法选择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门诊产前检查至住院待产的孕妇1 950例中GBS阳性者共122例。对GBS阳性早产20例(早产组)、足月胎膜早破者33例(胎膜早破组)、足月阴道分娩孕妇66例(足月分娩组)、流产3例(流产组)及同期GBS阴性孕妇20例(GBS阴性对照组)的阴道分泌物制备悬浮液,采用ELISA法检测IL-6浓度,Western blot检测p-STAT3、p-Akt和NF-κB亚基p65的表达。结果入组孕妇GBS阳性率为6.25%(122/1 950),其中流产、早产、足月胎膜早破和足月分娩孕妇分别占2.45%(3/122)、16.12%(20/122)、26.62%(33/122)和53.66%(66/122)。GBS阳性早产组孕妇IL-6表达[(0.065 ± 0.034)pg/ml]显著高于GBS阳性足月产者[(0.045 ± 0.021)pg/ml](t =-3.192、P = 0.002)和GBS阴性者[(0.043 ± 0.020)pg/ml](t =-2.494、P = 0.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STAT3在GBS阳性早产病例中的表达(灰度值:0.06 ± 0.03)显著高于GBS阴性对照组(灰度值:0.04 ±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981、P = 0.005);GBS阳性早产组和GBS阴性对照组p-Akt灰度值分别为(0.035 ± 0.02)和(0.07 ± 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4.341、P = 0.001);p65灰度值分别为(0.045 ± 0.02)和(0.085 ± 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4.000、P = 0.003)。结论GBS阳性病例早产可能与阴道分泌物中IL-6、p-STAT3、p-Akt和p65高表达有密切关系。

  • 标签: B族链球菌 早产 白细胞介素-6 磷酸化STAT3 胎膜早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D-二聚体(D-D)、血清高迁移率蛋白1(HMGB1)与突发性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山西白求恩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13例突发性聋患者为突发性聋组,男54例,女59例,年龄(49.7±12.2)岁,年龄范围为18~80岁;另随机选取听力正常的13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男60例,女78例,年龄(49.6±12.1)岁,年龄范围为18~80岁。采用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循环酶法测血清Hcy,ACL-TOP7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免疫透射比浊法测血浆D-D,酶标仪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血清HMGB1,比较突发性聋组及健康组血清Hcy、血浆D-D、血清HMGB1水平;比较突发性聋组不同分型、分级及治疗效果的血清Hcy、血浆D-D、血清HMGB1水平及其相关性。结果突发性聋组治疗前血清Hcy水平[(14.50±13.62)μmol/L]、血浆D-D水平[(144.12±137.22)μg/L]、血清HMGB1水平[(23.95±11.83)μg/L]均高于健康组[(9.52±3.73)μmol/L、(92.53±87.68)μg/L、(7.69±3.2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发性聋组治疗后血清Hcy水平[(8.47±4.69)μmol/L]、血浆D-D水平[(109.75±73.78)μg/L]、血清HMGB1水平[(15.45±7.72)μg/L]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患者血清Hcy[(14.55±12.99)μmol/L]高于治疗无效患者[(8.45±5.87)μmol/L],血浆D-D[(149.11±109.35)μg/L]高于治疗无效患者[(108.65±75.60)μg/L],血清HMGB1[(25.35±13.93)μg/L]低于治疗无效患者[(34.45±15 3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发性聋的不同分型、分级、治疗效果与血清Hcy、血浆D-D、血清HMGB1水平间呈正相关性(P<0.05),其相关系数r的范围为0.52~0.78,其中突发性聋患者的HMGB1水平与治疗效果的相关系数r为0.78,两者呈强相关性。在辅助诊断突发性聋方面,Hcy诊断突发性聋的曲线下面积为0.925,D-D诊断突发性聋的曲线下面积为0.937。结论高Hcy是突发性聋发病的危险因素,而D-D可即时反映突发性聋的凝血状态,HMGB1参与介导动脉血管损伤后炎症过程,对促进血管斑块形成,加重组织缺血起着关键作用。将Hcy、D-D、HMGB1控制在较低水平对研究突发性聋病因、防治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临床意义,且D-D水平更为灵敏。

  • 标签: 突发性聋 同型半胱氨酸 D-二聚体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内耳微循环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癫痫(children epilepsy)的疗效,以及对患儿血清S-100β与高迁移率蛋白(HMGB)-1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10月,在内蒙古包钢医院诊断为儿童癫痫的1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80)与对照组(n=80),对其癫痫发作分别采取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与仅用丙戊酸钠的治疗策略。治疗16周后,评价2组患儿癫痫发作治疗有效率及改善脑电图痫样放电治疗有效率,并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治疗前、后,对2组患儿炎症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包括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血细胞比容(HCT)与红细胞沉降率(ESR),以及血清S-100β与HMGB-1水平。对上述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内蒙古包钢医院伦理委员会要求,并获得批准(审批文号:BG201606073),与所有受试儿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2组患儿性别构成比、年龄、病程、治疗前癫痫每年发作次数、治疗前脑电图痫样放电发生率及癫痫发作类型构成比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癫痫发作的治疗有效率、改善脑电图痫样放电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5%(74/80)与85.0%(68/8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8%(55/80)与58.8%(47/80),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444、13.635,P<0.001)。②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血清TNF-α、hs-CRP、Hcy水平及HCT与ESR分别为(53.1±14.0)pg/mL、(5.0±2.5)mg/L、(12.5±3.1)μmol/L、(38.1±5.1)%与(3.0±0.5)mm/h,显著低于其治疗前的(107.9±17.8)pg/mL、(10.1±2.5)mg/L、(42.2±5.8)μmol/L、(45.3±4.5)%与(5.2±0.6)mm/h,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644、12.902、40.393、9.468、25.194,P<0.001);对照组患儿的血清TNF-α、hs-CRP、Hcy水平及HCT与ESR分别为(60.6±17.8)pg/mL、(8.2±2.2)mg/L、(15.2±3.1)μmol/L、(40.2±3.4)%与(4.5±0.6)mm/h,显著低于其治疗前的(112.4±14.3)pg/mL、(9.3±3.8)mg/L、(41.1±2.8)μmol/L、(44.6±5.5)%与(5.4±0.8)mm/h,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292、2.241、55.456、3.320、8.050,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研究组患儿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62、8.595、5.508、3.064、17.178,P<0.05)。③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血清S-100β与HMGB-1水平分别为(0.65±0.38)μg/L与(5.3±2.4)μg/L,显著低于治疗前的(0.91±0.32)μg/L与(8.1±2.0)μg/L,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81、8.020,P<0.001);对照组患儿的血清S-100β与HMGB-1水平分别为(0.78±0.27)μg/L与(6.4±2.2)μg/L,显著低于治疗前的(0.88±0.25)μg/L与(7.9±1.7)μg/L,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31、P=0.016,t=4.826、P<0.001)。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95、P=0.014,t=2.840、P=0.005)。④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恶心呕吐、纳差、头晕、嗜睡及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患儿的疗效,显著优于仅用丙戊酸钠者,而且患儿血清S-100β及HMGB-1降低更显著,导致的不良反应率更低,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癫痫 丙戊酸钠 左乙拉西坦 S-100β HMGB-1蛋白质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细胞比容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迁移率蛋白1(HMGB1)-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人肝癌细胞自噬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细胞BEL-7402,分为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的BEL-7402细胞)、多柔比星组、重组人HMGB1+多柔比星组、抗HMGB1中和抗体+多柔比星组、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多柔比星组以及3-甲基腺嘌呤+多柔比星组。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MGB1及NF-κB亚单位p-p65蛋白表达,同时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Ⅰ、LC3Ⅱ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蛋白的表达;酶标法检测Caspase-9、Caspase-3活性。结果对照组、多柔比星组、重组人HMGB1+多柔比星组、抗HMGB1中和抗体+多柔比星组、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多柔比星组及3-甲基腺嘌呤+多柔比星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31±0.16)%、(47.80±6.30)%、(31.60±5.68)%、(67.20±6.83)%、(66.60±6.27)%、(68.60±1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91,P<0.01),提示多柔比星对BEL-7402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重组人HMGB1预处理后,多柔比星对BEL-740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出现减弱;HMGB1表达水平分别为1.17±0.11、1.37±0.15、1.43±0.15、0.70±0.09、1.27±0.12、1.29±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70,P<0.01),提示多柔比星作用BEL-7402细胞可使HMGB1高表达,抗HMGB1中和抗体能阻断或减弱这一作用;采用抗HMGB1中和抗体、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及3-甲基腺嘌呤预处理细胞后,多柔比星对BEL-740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多柔比星组、重组人HMGB1+多柔比星组、3-甲基腺嘌呤+多柔比星组p-p65蛋白表达均增加(均P<0.05);重组人HMGB1+多柔比星组、抗HMGB1中和抗体+多柔比星组、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多柔比星组p-p65蛋白表达均低于多柔比星组(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多柔比星组、抗HMGB1中和抗体+多柔比星组、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多柔比星组及3-甲基腺嘌呤+多柔比星组bcl-2蛋白表达减少(均P<0.05),Caspase-9、Caspase-3活性增强(均P<0.05);加入重组人HMGB1预处理后,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较单用多柔比星作用时增加(P<0.05),Caspase-9、Caspase-3活性减弱(均P<0.05)。对照组、多柔比星组、重组人HMGB1+多柔比星组、抗HMGB1中和抗体+多柔比星组、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多柔比星组及3-甲基腺嘌呤+多柔比星组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77±0.12、0.92±0.07、1.29±0.10、0.51±0.03、0.49±0.06、0.4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01,P<0.01)。LC3Ⅱ表达水平分别为0.24±0.04、0.39±0.04、0.49±0.07、0.23±0.05、0.20±0.06、0.2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98,P<0.01)。结论HMGB1-NF-κB信号通路活化可降低肝癌BEL-7402细胞对多柔比星的化疗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自噬进而下调多柔比星对肝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有关。

  • 标签: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NF-κB 癌,肝细胞 自噬 多柔比星
  • 简介:摘要:本文以教育人类学的视角,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贡山独龙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基础教育的考察,分析了该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基础教育中取得的成绩,并深入探讨了现阶段基础教育中存在的困境和垦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国家解决这些问题所实施的一系列教育政策是否能够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笔者作了进一步的考察研究,并针对此教育政策能力的限度问题,提出浅薄的几点建议。

  • 标签: 怒族 丙中洛 基础教育 教育政策能力限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表达的影响。方法单中心观察性研究,选择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多奈哌齐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改善脑功能代谢药物治疗,多奈哌齐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5 mg/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1个月血清和脑脊液HMGB1表达水平、老年性痴呆评定量表(ADAS-Cog)、简明智能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神经精神科问卷(NPI)评分的变化。结果多奈哌齐组患者治疗后ADAS-Cog评分低于对照组[(25.2±2.7)分比(33.4±3.6)分(P<0.05)];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23.3±2.1)分比(19.4±1.9)分(P<0.05)]。多奈哌齐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56.3±2.1)分比(46.9±1.6)分(P<0.05),NPI评分低于对照组(16.2±2.3)分比(22.3±2.6)分(P<0.05)。多奈哌齐组治疗后血清和脑脊液HMGB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45.3±5.3)μg/L比(56.4±4.4)μg/L、(39.2±3.3)μg/L比(47.1±3.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奈哌齐可下调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HMGB1水平,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可能与HMGB1的表达调节有关。

  • 标签: 多奈哌齐 阿尔茨海默病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联合检测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NEC新生儿119例(NEC组)以及同期非NEC患儿30例(对照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儿粪便样本中HMGB1蛋白以及血清中I-FABP蛋白的表达水平,ROC曲线分析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对NEC的诊断效能。结果Bell Ⅲ期NEC患儿的HMGB1、I-FABP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Ⅰ、Ⅱ期患儿(P<0.05),随着病情加重,蛋白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NEC组患儿HMGB1、I-FABP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两项指标诊断NEC的敏感度为89.60%,特异度为86.50%,ROC曲线下面积为0.985(P<0.01),诊断效能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HMGB1、I-FABP联合检测诊断NEC患儿敏感度及特异度高,动态测定HMGB1、I-FABP指标水平,有助于疑似NEC新生儿的早期筛查、治疗以及病程进展的判断。

  • 标签: 小肠结肠炎,坏死性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类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中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对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收集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初诊的ITP患者30例作为病例组,另取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和Treg细胞比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外周血中HMGB1、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浓度。分选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进行体外培养,经重组人HMGB1(rhHMGB1)处理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胞内Treg细胞转录因子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和Th17细胞转录因子孤核受体γt(RORγt)mRNA表达的变化。比较两组Treg细胞转录因子外周血中各指标的差异,分析HMGB1和Th17/Treg平衡间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TP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及HMGB1、IL-17表达水平增高(均P<0.01),而Treg细胞比例和TGF-β水平降低(均P<0.01)。Th17细胞比例和IL-17与HMGB1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1);Treg细胞比例和TGF-β水平与HMGB1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均P<0.01)。体外实验中,PBMC经rhHMGB1刺激后,胞内RORγt mRNA表达较阴性对照组增高(1.50±0.24比0.93±0.22,t=9.612,P<0.01),而Foxp3 mRNA表达较阴性对照组降低(0.72±0.19比1.08±0.18,t=7.387,P<0.01)。结论ITP患者外周血中高水平的HMGB1诱导Th17/Treg失衡,加剧炎症反应,可能是原发ITP的重要病因。

  • 标签: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Th17/Treg平衡 体外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合并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APN)、高迁移率蛋白1(HMGB1)以及胰岛素抵抗水平,并分析其与合并心肌梗死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海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4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心肌梗死将其分为合并心肌梗死组(36例)和非心肌梗死组(412例),并选择50例同期在该院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APN、HMGB1、凝血指标、炎性指标、心肌梗死标志物以及胰岛素抵抗水平。结果合并心肌梗死组患者的心肌梗死标志物水平[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肌红蛋白(Mb)]、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抗凝血酶Ⅲ(AT-Ⅲ)、活化凝血时间(ACT)]、炎性水平[HMGB1、APN、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胰岛抵抗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稳定模型评估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与非心肌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K-MB:(25.33±4.61)μg/L比(21.85±4.73)μg/L,t=6.028,P<0.001;cTnⅠ:(7.96±0.98)μg/L比(4.89±1.05)μg/L,t=24.135,P<0.001;Mb:(91.07±15.21)g/L比(147.53±16.04)g/L,t=28.981,P<0.001;APTT:(34.02±6.12)s比(37.21±6.31)s,t=4.144,P=0.005;PT:((14.32±1.21)s比(12.94±1.37)s,t=8.390,P<0.001;AT-Ⅲ:(144.62±18.35)s比(167.53±20.04)s,t=9.382,P<0.001;ACT:(135.84±15.21)s比(145.06±16.02)s,t=4.711,P<0.001;HMGB1:(25.61±3.84)μg/mL比(19.27±4.21)μg/mL,t=12.456,P<0.001;APN:(6.03±0.78)mg/L比(9.16±0.97)mg/L,t=26.995,P<0.001;CRP:(46.12±2.87)mg/L比(39.36±3.21)mg/L,t=17.608,P<0.001;IL-6:(8.76±1.42)mg/L比(5.04±1.22)mg/L,t=25.238,P<0.001;FPG:(6.27±0.98)mmol/L比(5.62±1.05)mmol/L,t=5.106,P<0.001;FINS:(24.07±4.25)mIU/L比(15.84±4.46)mIU/L,t=15.235,P<0.001;HOMA-IR:(6.68±0.68)比(3.96±0.84),t=27.217,P<0.001;ISI:(-5.03±0.84)比(-4.57±0.97),t=3.963,P<0.001]。合并心肌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K-MB:25.33±4.61)μg/L比(20.04±4.52)μg/L,t=7.280,P<0.001;cTnⅠ:(7.96±0.98)μg/L比(4.04±0.95)μg/L,t=24.482,P<0.001;Mb:(91.07±15.21)g/L比(194.23±14.79)g/L,t=42.067,P<0.001;APTT:(34.02±6.12)s比(40.89±6.02)s,t=7.090,P<0.001;PT:(14.32±1.21)s比(10.94±1.15)s,t=16.326,P<0.001;AT-Ⅲ:(144.62±18.35)s比(225.31±19.64)s,t=26.249,P<0.001;ACT:(135.84±15.21)s比(161.32±15.77)s,t=10.342,P<0.001;HMGB1:(25.61±3.84)μg/mL比(6.72±3.78)μg/mL,t=29.484,P<0.001;APN:(6.03±0.78)mg/L比(12.54±0.82)mg/L,t=44.604,P<0.001;CRP:(46.12±2.87)mg/L比(7.64±2.52)mg/L,t=79.626,P<0.001);IL-6:(8.76±1.42)mg/L比(2.22±1.29)mg/L,t=35.249,P<0.001;FPG:(6.27±0.98)mmol/L比(5.15±0.96)mmol/L,t=6.989,P<0.001;FINS:(24.07±4.25)mIU/L比(10.64±3.96)mIU/L,t=19.751,P<0.001;HOMA-IR:(6.68±0.68)比(2.44±0.66),t=33.705,P<0.001;ISI:(-5.03±0.84)比(-3.94±0.79),t=7.460,P<0.001]。急性脑梗死合并心肌梗死的发生与与APN、AT-Ⅲ呈显著负相关(APN:r=-0.405,P=0.001;AT-Ⅲ:r=-0.554,P<0.001),与HMGB1以及HOMA-IR呈显著正相关(HMGB1:r=0.624,P=0.005;HOMA-IR:r=0.667,P<0.001)。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心肌梗死的发生与APN水平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与HMGB1、胰岛素抵抗水平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 标签: 梗塞,大脑中动脉 心肌梗塞 脂联素 胰岛素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炎症趋化因子类 凝血酶原时间 抗凝血酶Ⅲ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干扰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对人喉鳞状细胞癌Hep-2/v耐药细胞株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siRNA-HMGB1转染至Hep-2/v细胞并设为阳性对照组,同时设转染随机序列的阴性对照组和无转染的空白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MGB1和MDR1蛋白量的表达变化,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HMGB1和MDR1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细胞增殖能力有所下降,瞬时转染后24 h时下降20.18%(P<0.01),48 h下降21.92%(P<0.05);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HMGB1蛋白表达量下降41.38%(P<0.01),MDR1蛋白表达下降26.77%(P<0.05)。结论抑制HMGB1在Hep-2/v细胞内的表达,可以抑制其细胞增殖,降低其细胞的耐药性。

  • 标签: RNA,小分子干扰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细胞增殖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M)对过氧化氢(H2O2)处理的大鼠胰腺腺泡AR42J细胞株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表达和释放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H2O2处理对AR42J细胞生存率的影响。将体外培养的AR42J细胞分为对照组、H2O2组、H2O2+OM组。H2O2组及H2O2+OM组加入等容积的H2O2(终浓度0.16 mmol/L),对照组加入等容积三蒸水,H2O2+OM组在加入H2O2前0.5 h加入OM(终浓度0.5 g/L),培养24 h后收取细胞及细胞上清液。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HMGB1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上清液HMGB1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HMGB1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分布。结果H2O2组细胞HMGB1蛋白表达量、分泌到细胞上清液中HMGB1蛋白量、细胞质HMGB1蛋白占细胞总HMGB1蛋白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4±0.04比0.69±0.02,(4.84±0.13)μg/L比(2.68±0.07)μg/L,(35.7±2.5)%比(10.7±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应用OM干预后,细胞HMGB1蛋白表达及分泌量、细胞质中HMGB1蛋白占比分别为0.82±0.02、(3.97±0.10)μg/L、(27.3±1.7)%,均显著低于H2O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H2O2能够诱导大鼠胰腺腺泡细胞HMGB1的表达和释放,OM干预可减轻H2O2致AR42J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程度。

  • 标签: 胰腺 氧化苦参碱 过氧化氢 氧化性应激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 简介:摘要目的在大鼠模型中探讨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limb 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LRP)对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半暗带的影响,并探讨LRP的保护作用是否与高迁移率蛋白1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有关。材料与方法7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模型组、LRP组和假手术组,采集不同时间点(1、3、6、24 h)的MRI[包括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数据,并进行TTC染色和行为学评分。Western Blot检测HMGB1的表达情况,荧光定量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检测HMGB1的基因转录水平。结果LRP减少脑梗死面积(68.04±13.24与29.02±23.62,P<0.001),改善脑缺血大鼠的行为学缺陷(2.60±0.65与1.52±0.65,P<0.001),延缓梗死病灶的出现(P<0.001),并能够延长影像半暗带的存在时间窗(P<0.001)。Western Blot结果及荧光定量PCR显示LRP能够下调HMGBI的表达和转录(P<0.05)。结论LRP能够延长缺血性脑卒中半暗带的存在,延长治疗时间窗,其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HMGB1有关。

  • 标签: 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 影像半暗带 高迁移率族蛋白1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鼠在体心肌过表达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 ACE2)是否通过迷走神经调控高迁移率蛋白B1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HMGB1 ),从而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I/RI)产生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220~28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组、单侧迷走神经切断术(unilateral vagotomy, VG)+I/R组(V组)、ACE2+I/R组(A组)、VG+ACE2+I/R组(VA组)。ACE2过表达在术前3周通过经腹心包腔注射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 AAV)获得。I/R模型为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 LAD) 30 min后恢复灌注24 h。ELISA法测定血清中肌钙蛋白I (cardiac troponin I, cTnI)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HMGB1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qPCR)检测心肌组织中TNF-α mRNA和IL-6 mRNA水平,伊文蓝及2, 3, 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双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I/R组比较,A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5),心肌组织HMGB1蛋白水平下调(P<0.05)、TNF-α mRNA和IL-6 mRNA下调(P<0.05),血清cTnI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A组比较,VA组以上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ACE2过表达通过迷走神经调控HMGB1能够减轻MI/RI,对大鼠心肌产生保护作用。

  • 标签: 心肌 再灌注损伤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迷走神经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胆碱能抗炎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蒙古寻常型银屑病(PsV)的相关性及其与HLA-C*06:02的交互作用。方法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12月至2018年3月住院的379例蒙古PsV患者及518例蒙古健康对照。选择16个既往报道的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包含疾病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HLA-C*06:02,利用二代测序法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对受试者进行基因分型。计算蒙古PsV组及对照组16个变异位点及HLA-C*06:02的最小等位基因频率,χ2检验比较两组各SNP位点的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差异。结果蒙古PsV患者中16个代谢综合征易感SNP位点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HLA-C*06:02位点的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4.09 × 10-35,OR = 3.41)。HLA-C* 06:02阳性受试者中,252例PsV患者的rs7593730_T和rs6931514_G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与191例健康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6,OR = 0.64;P = 0.041,OR = 1.33);而在HLA-C*06:02阴性受试者中,两组间16个SNP位点的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rs7593730和rs6931514与内蒙古地区蒙古寻常型银屑病可能相关,与HLA-C*06:02可能存在交互作用。

  • 标签: 银屑病 代谢疾病 多态性,单核苷酸 蒙古族 HLA-C*06: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血浆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择浙江新安国际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诊治的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120例(胆囊炎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两组HMGB1、白细胞介素(IL)-17、转化生长因子(TGF)-β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两组Th17和Treg细胞水平,并进行比较;胆囊炎组患者均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胆囊炎组HMGB1和Th17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Treg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9.84 ± 0.82)μg/L比(4.12 ± 0.75)μg/L、(4.02 ± 0.31)%比(1.53 ± 0.24)%、(3.16 ± 0.65)%比(6.17 ± 0.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胆囊炎组IL-17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37.46 ± 4.73)ng/L比(18.52 ± 4.32)ng/L、(4.32 ± 0.64)μg/L比(6.84 ± 0.6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Th17(r=0.564)、IL-17(r=0.602)水平呈正相关(P<0.01),与Treg(r=- 0.518)、TGF-β(r=- 0.563)水平呈负相关(P<0.01)。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治疗后HMGB1、Th17、IL-17水平降低,Treg、TGF-β水平升高[(4.76 ± 0.75)μg/L比(9.84 ± 0.82)μg/L、(1.82 ± 0.24)%比(4.02 ± 0.31)%、(16.27 ± 4.28)ng/L比(37.46 ± 4.73)ng/L、(5.58 ± 0.73)%比(3.16 ± 0.65)%、(5.23 ± 0.55)μg/L比(4.32 ± 0.64)μ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外周血HMGB1水平升高,Th17/Treg平衡失调,检测HMGB1、Th17和Treg细胞及其相关因子水平可反映机体炎性反应程度和治疗效果。

  • 标签: 胆囊炎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核因子-κB(NF-κB)通路介导小胶质细胞极化在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神经损害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20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以随机抽签法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溶剂组以及拮抗剂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均建立创伤性颅脑损伤模型。拮抗剂组按50 mg/kg的剂量行腹腔注射甘草酸干预。溶剂组则予以等剂量的溶解剂二甲基亚砜(DMSO)注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予以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注射。比较各组HMGB1/NF-κB通路相关指标表达,不同时间点的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NSS),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表达。分析大鼠HMGB1/NF-κB通路相关指标与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模型组、溶剂组、拮抗剂组大鼠的HMGB1(0.80±0.21、0.79±0.22、0.48±0.10),NF-κB(1.24±0.26、1.22±0.24、0.43±0.08),Toll样因子受体4(TLR4,0.95±0.18、0.96±0.19、0.71±0.11),Caspase-3(1.27±0.23、1.28±0.21、0.60±0.14),bax(1.43±0.25、1.45±0.26、0.87±0.17),bcl-2(0.38±0.03、0.37±0.02、0.64±0.10)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0.24±0.04、0.21±0.03、0.23±0.05、0.41±0.05、0.44±0.06、0.78±0.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48、13.472、12.205、21.555、22.872、14.103、21.110、20.351、21.758、20.013、22.074、7.000、21.091、20.732、13.064、17.712、18.459、4.909,P<0.01)。且拮抗剂组大鼠的HMGB1、NF-κB、TLR4、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溶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35、7.026、16.309、17.104、6.231、6.237、13.629、14.757、10.146、10.226、13.640、14.501,P<0.01)。拮抗剂组3、7、14 d时的mNSS评分为(11.40±1.54)、(8.12±1.06)、(7.11±0.07)分,均显著低于模型组[(13.62±1.88)、(10.94±1.24)、(8.41±1.08)分]及溶剂组[(13.50±1.87)、(10.48±1.39)、(8.36±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03、4.748、9.468、7.395、6.579、6.632,P<0.05)。大鼠HMGB1/NF-κB通路相关指标与伤后3 d时的Caspase-3、bax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r=0.581、0.619、0.633、0.742、0.705、0.652,P<0.05),而与bcl-2蛋白表达均呈负相关(r=-0.563、-0.627、-0.646,P<0.05)。结论HMGB1/NF-κB通路介导小胶质细胞极化在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神经损害中的作用机制可能和调控Caspase-3、bax、bcl-2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 标签: 小胶质细胞极化 创伤性颅脑损伤 神经损害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痛性症状的危险因素,并比较汉族、维吾尔、哈萨克族其发病率。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19年7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疼痛科的汉族、维吾尔、哈萨克族糖尿病患者,从中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240例,将其分为无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painless-DPN组)及有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painful-DPN组),对患者入院时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等一般情况,以及个人史和血糖、血脂化验结果进行调查,完成调查问卷表。结果三个民族就诊患者DPN的痛性症状发病率具有明显差异性(P均<0.05),维吾尔的发病率(42%)高于汉族(28.4%)和哈萨克族(16.7%);中学/中专组[OR(95% CI)=2.894(1.450~5.777)],小学及以下组[OR(95% CI)=2.865(1.087~7.550)];血糖定期监测组[OR(95% CI)=1.733(0.746~4.027)],偶尔监测组[OR(95% CI)=3.663(1.727~7.768)],不监测组[OR(95% CI)=5.011(0.842~29.832)];患病年限[OR(95% CI)=1.082(1.030~1.137)]和空腹血糖[OR(95% CI)=1.146(1.043~1.259)]为各民族人群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新疆地区各民族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加强对自身健康的管理,增强对DPN的了解与对自身血糖水平的管控意识,减少痛性症状的发生。

  • 标签: 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 危险因素 汉族 维吾尔族 哈萨克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miR)-643调控细胞色素P450家成员11B1(CYP11B1)对小儿骨肉瘤增殖的临床与机制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天津市天津医院收治的18例小儿骨肉瘤患者,年龄(12.04±2.68)岁,男12例,女6例,同期收集18例性别和年龄配对的健康儿童。应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转染细胞株,共分为五组:空载组,正常生长组,miR-643模拟物组,miR-643抑制剂组,CYP11B1抑制剂组,每组重复3次。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miR-643相对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YP11B1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增殖与毒性(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能力,小鼠体内实验探究miR-643对肿瘤体积的影响。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健康者(0.53±0.06)比较,骨肉瘤患者(3.24±0.81)血清miR-643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在24、48、72 h时,与空载组[吸光度(A)值0.36±0.04、0.44±0.03、0.56±0.05]和正常生长组(0.35±0.06、0.45±0.04、0.58±0.07)比较,miR-643模拟物组(0.51±0.05、0.75±0.07、0.93±0.06)MG-63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增强(P<0.05),miR-643抑制剂组(0.24±0.05、0.28±0.06、0.33±0.06)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5)。与空载组[(7.65±0.47)%]和正常生长组[(7.80±0.51)%]比较,miR-643模拟物组[(3.12±0.22)%]MG-63细胞的凋亡能力显著下降(P<0.05),miR-643抑制剂组[(24.32±2.25)%]凋亡能力显著增高(P<0.05)。与空载组(1.04±0.06)和正常生长组(0.98±0.05)MG-63细胞CYP11B1蛋白水平比较,miR-643模拟物组(0.41±0.04)和CYP11B1抑制剂组(0.45±0.05)均显著下降(P<0.05),miR-643抑制剂组(1.64±0.13)显著增高(P<0.05)。皮下注射稳定转染sh-miR-643的MG-63细胞小鼠的肿瘤平均体积为[(621.74±38.63) mm3],显著低于对照组[(1104.36±57.01) mm3,t=4.017,P<0.01]。结论miR-643可促进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其机制与调控靶基因CYP11B1密切相关。

  • 标签: 骨肉瘤 微小RNA 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11B1 增殖 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