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电子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以及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数据库(CEBM/CCD)等从建库至2020年10月发表的有关评估NLR对AKI预测作用的研究,不限语种、地区以及有无使用盲法。由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数据,并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NLR对AKI的预测价值,并对纳入文献按不同国家、不同疾病类型(心血管手术、感染性疾病及烧伤、肝硬化和急诊等其他疾病)、不同样本量(≤300例和>300例)进行亚组分析,评价NLR对AKI的预测价值;使用漏斗图评价NLR对AKI预测作用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结果共11篇文献被纳入本次Meta分析,包含4 997例患者,AKI组1 308例,非AKI组3 68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NLR升高对AKI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均数差(MD)=2.73,95%可信区间(95%CI)为1.78~3.68,P<0.000 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来自东南亚地区(MD=4.04,95%CI为1.09~6.99,P=0.007)和来自欧亚地区(MD=2.51,95%CI为1.12~3.90,P=0.000 4)患者NLR升高对AKI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心血管疾病手术(MD=0.77,95%CI为0.34~1.20,P=0.000 4)、感染性疾病(MD=4.74,95%CI为1.51~7.96,P=0.004)和其他疾病(MD=8.53,95%CI为6.26~10.80,P=0.000 01)患者NLR的升高均对AKI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样本量≤300例(MD=6.02,95%CI为4.90~7.14,P<0.000 01)和样本量>300例(MD=1.32,95%CI为0.61~2.03,P=0.000 3)的研究NLR升高对AKI的发生亦有预测价值。漏斗图分析可见散点分布基本对称,提示纳入研究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NLR可以作为AKI的重要预测工具。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沈阳市三所三级医院HIV抗体阳性患者CD4+与CD8+数量之间的关系,分析HIV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与白细胞的关联。方法将HIV抗体确证实验结果为阳性的患者的全血标本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和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进行CD4+与CD8+T淋巴细胞检测和白细胞数量检测,根据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的大小将检测结果进行分组,并将CD4+与CD8+的比值和白细胞的数值分组进行Spearman秩和相关分析,研究CD4+与CD8+T淋巴细胞的比值和白细胞数值的相关性。结果三组分组数据提示CD4+与CD8+T淋巴细胞数的比值和WBC数量两变量间有相关性,且为正相关。结论白细胞数量与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成正相关,白细胞减低可更简单直观的作为HIV感染患者的监测和判断免疫功能的指标。
简介:目的通过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探讨其急性期与恢复期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以及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73例IM患儿分别在急性期与恢复期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IM患儿急性期CD3、CD8明显升高,CD4、CD19、CD16+56及CD4/CD8明显降低,症状缓解后CD3、CD8百分比呈下降趋势,CD4、CD19及CD4/CD8有所上升,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期与恢复期CD16+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上述指标分别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IM可能与淋巴细胞亚群相关,虽然恢复期患儿CD3、CD8百分比呈下降趋势,CD4、CD19、CD16+56及CD4/CD8百分比有所上升,但短时间内不能达到健康儿童水平,需长期关注IM患儿的免疫功能状况并控制感染。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and lymphocyte ratio,NL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诊断标准的147例静脉溶栓患者,根据NLR值,将147例患者分为NLR≤2组(37例),2<NLR<3组(31例)及NLR≥3组(79例)。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NIHSS评分、mRS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NL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严重程度以及溶栓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NLR与AIS卒中严重程度相关(OR=2.044,95%CI:1.011~8.566,P=0.006)。NLR与溶栓后AIS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相关(OR=3.744,95%CI:0.997~4.713,P=0.003)。然而,NLR与溶栓后AIS死亡无关(OR=0.591,95%CI:0.750~1.933,P=0.442) 。结论NLR与AIS患者脑卒中的严重程度、溶栓后神经功能不良预后有关。
简介:摘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儿童与青少年高发的一种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急性传染性疾病,该疾病虽为良性自限性疾病,但如不及时进行治疗,疾病所带来的并发症也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保证患者生命的意义重大。因疾病导致的患儿临床表现不一,故实验室检查是疾病确诊的重要方法及依据。
简介:目的通过对尖锐湿疣(C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胞内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研究,探讨尖锐湿疣可能的免疫机制。方法采用三色和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C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T细胞、CDS8~-T细胞内IL-2、IL-4、IL-12、IFN-γ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CA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胃肠间质瘤(GIST)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在北京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计算NLR,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采用2.30作为分界值将本组患者分为低NLR组67例(72.8%)与高NLR组25例(27.2%),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结果:92例患者的NLR平均值为2.35±1.66。当NLR值为2.30时,Youden指数最大,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74.6%。高NLR组1年、3年、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8.0%、68.7%、39.7%,低NLR组1年、3年、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98.5%、88.5%、7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99,P=0.004)。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肿瘤危险度分级高、NLR≥2.30是影响GIST患者5年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LR可以作为GIST复发和预后判断的个独立指标,外周血NLR升高提示无复发生存期短,预后不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高血压病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2016年在本院住院高血压病人368例为观察组,选择2014年门诊诊断高血压病人188例,2014年门诊健康体检血压正常病人624例为对照组一和对照组二,分别采用线性相关系数r比较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之间的对应关系,采用t检验比较二者之间相关性。结果中性淋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观察组一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没有相关性,其余各组相关性不大,t检验除观察组出院时中性淋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舒张压相关性不大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治疗后高血压病正常舒张压之间正相关性不大,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不排除慢性炎症因素。
简介: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冠心病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分为AMI组和冠心病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结果①与冠心病组相比,AMI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Neu)水平(t=-10.501,P<0.01)及NLR水平(t=-10.695,P<0.01)明显升高,淋巴细胞(Lvm)水平(t=2.603,P=0.01)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NLR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OR=2.116,95%CI1.313~3.411,P=0.002).③NLR取3.528作为预测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临界值时,曲线下面积0.869(95%CI0.824~0.915),灵敏度为0.831,特异度为0.771,P<0.01.结论NLR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关,可以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简介: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ratio,NLR)对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72例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细胞分类计数计算NLR,将53例NLR<3的患者列为低NLR组;19例NLR≥3的患者列为高NLR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结果高NLR组中浸润深度为T3、T4期患者的比例占89.47%,淋巴结转移中N1、N2、N3的比例占63.16%,远处转移中M1的比例为15.79%;低NLR组中浸润深度为T3、T4期患者的比例占77.36%,淋巴结转移中N1、N2、N3的比例占50.94%,远处转移中M1的比例为7.55%。由此,高NLR组中出现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例数明显高于低NL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NLR组和高NLR组的5年生存率(58.49%vs42.11%)及无病生存率(73.58%vs57.89%)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NLR可作为晚期胃癌患者生存率、无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评估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
简介:摘要全世界第五大常见毒瘤的其中一种是肝细胞癌(HCC)。肝细胞癌的死亡率极高,位居第三位1。根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世界新增加病例超过70多万例2。这些年以来,许多学者致力于各种各样感染及非感染因素导致肝细胞癌发生的研究,结果表明肝细胞癌变会慢慢形成一种慢性炎症状态,如果长期刺激肝脏细胞。肝脏纤维化是这种炎症状态的早期症状、其次可能会致使早期肝癌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肿瘤细胞的发展、侵袭和转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是3参与炎症反应的炎症细胞,炎症机制的一种血象指标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UR),凭借肝癌患者肝癌的TNM分期和病理分级、NLR水平等相关性指标有重要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42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试验组;同期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4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参照组;两组于临床同时接受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以及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就获得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试验组CD4+CD25high(3.65±0.97)%、
简介:摘要 目的 规范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操作,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对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进行汇总,提出解决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标记物CC-趋化因子受体7(CCR7)抗原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B型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患者643例,包括327例CLL、58例套细胞淋巴瘤(MCL)、34例滤泡淋巴瘤(FL)、36例边缘区淋巴瘤(MZL)、10例毛细胞白血病或其变异型(HCL/HCL-v)、40例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以及48例CD5+B型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未分类(B-CLPD-U)和90例CD5-B-CLPD-U。同时收集本院健康管理中心2018年20名正常对照样本。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CLPD患者免疫表型及CCR7表达,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分析了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ATM)缺失、13q14缺失、P53缺失和12三体,并利用Sanger测序分析了剪接因子3b亚基1(SF3B1)、NOTCH1、肿瘤蛋白53(TP53)和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HV)的基因突变情况。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CCR7的诊断价值和最佳阳性界值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结果CCR7在典型CLL和非典型CLL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8%(257/283)和84.1%(37/44),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8,P=0.268)。CCR7在CLL中阳性表达率为89.9%(294/327),平均荧光强度(MFI)为278(246,307),而CCR7在MCL、CD5+B-CLPD、CD5-B-CLPD、FL、WM、HCL/HCL-v和MZL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3%(6/58)、6.3%(3/48)、8.9%(8/90)、0、0、0和13.9%(5/36),MFI分别为114(106,128)、112(106,117)、110(104,121)、108(105,119)、111(105,124)、112(108,115)和109(105,120),与CLL相比,其他类型B-CLPD中CCR7阳性表达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1.3、177.8、232、164.7、180.8、62.6、129,P<0.01)。另外CCR7阳性用于鉴别CLL与其他类型B-CLPD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9.9%、93.0%和92.3%。CCR7+CLL患者CD49d阳性表达率为13.9%,低于CCR7-CLL患者(42.1%)(χ2=7.6,P=0.01);而13q14缺失发生率为50.3%,高于CCR7-CLL患者(20%)(χ2=6.56,P=0.01)。结论CCR7在CLL与其他类型B-CLPD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性粒/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联合急性胰腺炎床旁严重度指数(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 BISAP)评分对于重症高三酰甘油血症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a pancreatitis, HTGP)患者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符合HTGP诊断标准的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两组。所有患者均于发病24 h内采集血样,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等实验室指标,均在HTGP发病24 h内进行BISAP评分。比较两组中各种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HTGP中SAP患者的危险因素,利用相关性分析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计算NLR和PLR的最佳阈值,比较BISAP评分、NLR联合BISAP评分(BN评分)、PLR联合BISAP评分(BP评分)和NLR、PLR联合BISAP评分(BNP评分)对HTGP中SAP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82例患者,两组中发热患者比例、NLR、PLR、乳酸脱氢酶、尿素氮、Ranson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 Ⅱ评分及BISAP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NLR(OR=1.859,95%CI: 1.385~2.497,P<0.001)、PLR(OR=1.074,95%CI: 1.036~1.112,P<0.001)和BISAP评分(OR=2.880,95%CI: 1.578~5.258,P=0.001)是HTGP中重症患者的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证实NLR、PLR均与BISAP评分、APACHE Ⅱ评分及Ranson评分呈正相关性。通过绘制ROC曲线,计算BISAP评分、BN评分、BP评分及BNP评分预测HTGP中SAP的AUC分别为0.865(95%CI: 0.787~0.943)、0.925(95%CI: 0.869~0.981)、0.930(95%CI: 0.885~0.987)及0.936(95%CI: 0.874~0.986)。结论NLR和PLR联合BISAP评分预测HTGP中SAP患者的敏感度更高,可以HTGP发病24 h内对SAP做出预测,更好的指导治疗,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对早期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PLNM)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初次接受宫颈癌根治性术的516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PLNM,将其分为PLNM(+)组(n=113)和PLNM(-)组(n=403)。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受试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χ2检验,对2组患者年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临床分期,手术切除组织的病理学分级、组织病理学类型、肿瘤直径、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含量,术中是否发现脉管癌栓、宫旁浸润,宫颈间质浸润深度,以及LMR构成比等进行统计学比较。绘制LMR预测宫颈癌PLNM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LMR预测早期宫颈癌患者发生PLNM进行分析,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ROC-AUC)。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LMR预测早期宫颈癌患者发生PLNM的准确性。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2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单因素分析结果:PLNM(+)组与PLNM(-)组患者FIGO临床分期、手术切除组织的病理学分级、组织病理学类型、肿瘤直径、血清SCC-Ag含量、术中是否发现脉管癌栓及宫旁浸润、宫颈间质浸润深度、LMR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057、18.998、9.584、85.667、7.225、88.538、69.807、32.644、126.453,P<0.05)。②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早期宫颈癌患者FIGO临床分期为ⅡA期(OR=2.805,95%CI:1.224~4.160,P=0.009),手术切除组织的病理学分级为G1(OR=2.256,95%CI:1.245~6.323,P=0.013),脉管癌栓(OR=5.818,95%CI:3.139~10.782,P<0.001),宫旁浸润(OR=4.482,95%CI:1.730~11.615,P<0.002),肿瘤直径≥4 cm(OR=3.955,95%CI:2.119~7.383,P<0.001),以及血清SCC-Ag含量≥1.6 ng/mL(OR=1.909,95%CI:1.057~3.446,P=0.032),均为早期宫颈癌患者发生PLNM的危险因素,而LMR>2.2(OR=0.155,95%CI:0.081~0.296,P<0.001),则为早期宫颈癌患者发生PLNM的保护因素。③ROC曲线分析结果:LMR预测早期宫颈癌患者PLNM的ROC-AUC为0.790(95%CI:0.753~0.825,P<0.001)。根据约登指数(Youden index)最大原则,LMR预测早期宫颈癌患者发生PLNM的最佳临界值为2.2,此时其预测早期宫颈癌患者发生PLNM的敏感度为66.4%,特异度为85.9%。结论术前外周血LMR>2.2,可作为预测早期宫颈癌发生PLNM的保护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