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发生恶性肿瘤患者的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和肾功能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可追踪到具有PRA结果的63例肾移植术后发生恶性肿瘤的患者。于2012年10月采用美国GTI公司提供的ELISA筛选HLA-Ⅰ类、Ⅱ类混合抗原板,检测肾移植术后PRA。肾移植术后未发生恶性肿瘤的肾移植患者为正常对照组,共计902例。肾移植患者移植手术时间最早在1995年11月,最迟移植患者手术时间为2008年3月。结果63例肾移植术后发生恶性肿瘤的患者中,PRA阳性患者11例,占17.46%(11/63),移植肾功能下降患者5例,占45.45%(5/11)。902例正常对照组的肾移植患者中,PRA阳性患者94例,占10.42%(94/902),移植肾功能下降患者83例,占88.30%(83/94)。肾移植术后正常患者与肾移植术后发生恶性肿瘤患者肾移植术后产生PRA之间无统计学差异(χ2=2.33,P〉0.25)。结论虽然免疫抑制剂可抑制移植肾的排斥反应,但在肾移植术后发生恶性肿瘤和正常患者间产生PRA的几率无显著差异。
简介:[背景]西花蓟马于2003年入侵中国后,迅速传播扩散并在局部区域造成严重危害,对我国蔬菜、花卉及果树产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方法]以线粒体DNA标记技术,对采自我国13个省(市)不同地理区域西花蓟马种群的175条COⅠ基因进行序列变异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试验共检测到13个单倍型,各地理种群西花蓟马的单倍型多样性Hd较高,为0.691,而核苷酸多样性π较低,为0.00652.总体固定指数Fst为0.24359,基因流Nm为0.78;种群之间固定指数和基因交流分析表明,我国各地理种群间可能出现了一定分化.种群间AMOVA分析显示,我国西花蓟马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部.对国内外不同地理种群COⅠ基因序列的单倍型进行聚类分析表明,我国西花蓟马有2个品系,即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其中羽扇豆品系来源于新西兰和荷兰,而广泛存在的温室品系存在多个入侵来源.[结论与意义]我国西花蓟马各地理种群的发生,既与国际贸易活动有关,又与国内蔬菜、花卉、水果等的调运以及观光旅游密不可分.研究结果对西花蓟马的有效阻截及其种群扩张趋势监测意义重大.
简介:摘要探讨突发突发群体伤急救中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突发群体伤患者160例,按照时间分为对照组(常规急救和护理管理)和观察组(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效果。观察组患者院前急救反应、预检分诊、按区分流时间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均更短,抢救成功率更高,差异均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突发群体伤患者急救中应用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应用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