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法治原则和精神要求刑事政策在防控犯罪时寻求与法律和谐发展,不能超越法律界限。我国目前刑事政策因理性架构缺失,阻碍着法治建设进程,很有必要对之从宏观和微观上进行重构。就微观层面而言,须重视刑事政策要素内涵调整、机制与原则确立、渊与流合理协调;就宏观层面而言,刑事政策理性架构核心在于刑事政策要自觉地沿着法治化道路运行,刑事政策制定和运行要纳入法治框架,在法治大视野中予以把握。

  • 标签: 刑事政策 刑事法律 犯罪 法治
  • 简介:通过对中外电子交易立法研究,综合出了电子交易法律模型框图。指出了电子交易立法中存在不足并对某些概念作了更清晰阐述,提出了对电子交易特点看法,归纳了电子交易立法指导思想和原则。探讨了电子交易安全与技术发展、社会环境因素关系。

  • 标签: 电子交易 立法 交易安全 《合同法》 电子数据 消费者权益
  • 简介:米健(主持人):“中国民法建设论坛”第三场正式开场,论题是“德国民法继受与台湾民法发展”。“中国民法建设论坛”是中国政法大学中德法学院和比较法研究所联合主办高层次学术论坛,意在邀请国内外著名民法学家,对中国民法发展提出建设性构想并加以争鸣。首先,我要满怀敬意地介绍今天下午主讲人,中国当今最重要民法学家、台湾优遇大法官、台湾大学教授王泽鉴先生。可以说,王泽鉴教授是中国大陆和台湾两岸共同举足轻重法学家,他在中国民法学上贡献,堪称当今之最,是和史尚宽老师一样高峰。

  • 标签: 德国民法 台湾省 中国政法大学 民法学家 学术论坛 大学教授
  • 简介:在诠释学语境之下,刑法解释是一个诠释性概念,是指正义理念、刑法规范与生活事实相互对应。刑法解释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统一体,两者不可缺一。刑法解释必要性,实际上是刑事法治和司法实践要求,而刑法解释可能性,则是司法运作和实现法治基础。

  • 标签: 诠释学 刑法解释 客观性 主观性 必要性
  • 简介:权利义务既是分析法律问题逻辑线索,也是分析社会关系基本线索。无论法治国家还是和谐社会,均须厘定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是公民义务,并健全权利一义务文化观念。从演化脉络上看,公民权利已从自由权中心转向福利权保护,公民义务已从自然义务转向社会义务。其中,公民权利与利益区别、权利复杂化和过程化趋势、公民基本义务设定理由等问题非常值得关注。只有厘定公民真正权利和义务,才能真正保护人权,真正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和法治国家建构。

  • 标签: 公民 权利 义务 法治
  • 简介:本文主要讨论比较公法。第一部分描述美国情况,进而将之与法国进行比较。试图理解司法裁决特别是有关公法领域内司法裁判时,进行比较能够帮助我们更生动地说明政治背景重要性;这是我们进行这一比较原因。第二部分尝试美国与法国比较,在这两种法律制度对待外国法现行态度和比较方法之间,还提出了一些令人惊奇(和令人困惑)部分相似之处。

  • 标签: 外国法 法国 美国 法官 司法裁判 司法裁决
  • 简介:评价与民意相趋同判决是否具有正当性应立足于对裁判理由审视。尽管司法民主具有诸多良性社会功效,但其实现过程仍需经由法律程序引导,社会公众任意介入司法并不能得到宪法规范合法证成。自尼采提出"上帝已死"和韦伯"世界祛魅"后,价值多元解构了独断正义,个案中民意与正义之间并无必然联系。是故,无论司法民主还是个案正义,单独都不能充当民意判决正当理由。然而,现实中公众意见总是能够与法律规范交叠重合。在将法律和民意分别视为操作性理由和辅助性理由后,法官基于多元理由而作成判决,尽管符合民意,但却不失正当。

  • 标签: 裁判理由 民意判决 正当性 司法民主 个案正义
  • 简介:社会转型,导致了当前经济生活中信用普遍缺失,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经济秩序正常运行,通过法制途径推进信用体系重建已经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 标签: 信用 法制 市场经济
  • 简介:我国现行刑法中仅规定了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而被社会公众所接受并在其他国家广泛承认犯罪排除事由。例如自救、正当业务行为、同意,在刑法上并没有涉及。且在实践中出现了自救行为、同意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情形。为此.笔者从我国现有对排除犯罪事由研究出发.通过转换研究整体思路,从以评价体系为中心框架,变更为以评价对象为中心框架,通过对国外相关理论成果借鉴,构筑了中国刑法理论中行为概念.再通过发挥该行为概念界定功能.为排除犯罪事由提供了一个开放性基础平台.以有力地弥补中国耦合式犯罪构成封闭性缺陷。

  • 标签: 排除犯罪 行为概念 事由定位
  • 简介:在目前国内有关刑事和解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中,均存在着过度抬高被害人地位问题,似乎只要被害人谅解犯罪嫌疑人,案件就可以无条件地适用刑事和解。而从本质上讲,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之间和解协议能否得到司法机关认可并导致量刑上从宽处理,既取决于被害人有无刑事实体处分权,也受到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危险性等因素制约。因此,被害人谅解并不是刑事和解核心要素,应当重视犯罪客体在刑事和解中价值,它决定着被害人刑事实体处分权有无与刑事和解适用范围。

  • 标签: 刑事和解 被害人 犯罪客体 刑事实体处分权
  • 简介:晚近两、三个世纪以来,真正成功地营建出一个全球帝国,既不是老美,也不是苏修,而是英帝国,所谓大英帝国也。在逐步取代“海上马车夫”荷兰,再一役击溃西班牙之后,英人秉持事功精神,蹈扬实践理性,稳扎稳打,合纵连横,终于将自己军事、种族和文化影响,突进欧陆,散播全球。一个大西洋岛国方言,随风起势,乌焉成马,居然慢慢变成全球通用语言,尽管匪夷所思,可事实在前,而事实就是事实,不管乐意不乐意,都是不得不承认

  • 标签: 德性 国家 地权 大英帝国 事功精神 实践理性
  • 简介: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和教义要求,《圣经》中潜藏着对商事活动鼓励态度,在买卖、度量衡、契约、债、借贷、放债取利等一系列规定中,《圣经》体现了商事活动中诚实、公平、平等、仁爱基本准则,从而对后世价值体系、商业规则,对民商法基本精神及某些法律部门、法律制度形成有重大推动作用。

  • 标签: 圣经 商事立法
  • 简介: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31次会议于2000年9月20日通过《关于审理走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该司法解释是对1997年修改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二节走私罪重要补充,也是对2000年7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海关法决定,确立联合缉私、统一处理、综合治理缉私新体制,国家在海关总署设立专门侦察走私犯罪公安机构,严惩走私犯罪活动积极回应,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对该司法解释中若干问题理解与适用发表个人观点,供探讨。  一、走私犯罪是行为犯抑或结果犯  有一种观点认为走私犯罪是行为犯,理由是只要

  • 标签: 刑事犯罪 走私案 审理 行政从属性 结果犯
  • 简介:欧文·费斯(OwenFiss)先生是耶鲁大学最资深Sterling讲席教授,长期在耶鲁大学讲授程序法、法学理论和宪法。他著述颇丰,是美国法学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少数几个法学家之一。改革开放以后,费斯曾访问中国,帮助多名中国学生留学耶鲁大学法学院并取得法学博士学位。本文基于作者于2011年3月1日在天普大学毕斯里法学院Arlin&NeysaAdams宪法学讲坛演讲成稿。感谢费斯教授授权本刊请黄正东博士将其翻译成中文发表。

  • 标签: 耶鲁大学 世界 生活 法学理论 博士学位 论文被引
  • 简介:二零一四年里四分之三时间,我在蓉、荣之间往返。数十次启程与到达,少有不那么湿淋淋天气,却带了越来越亲近情绪。二月末尾当我初次踏上陌生土地,一切都还和远处山上那尊著名大佛一样模糊。我小个子旅行箱不允许我带走太多,几件换洗衣物、一只电吹风、一盒到哪里都离不开红茶、一本怎么看都不会觉得无聊《福尔摩斯探案集》,还有一个装满了旧日歌曲音乐播放器,差不多就是我全部行李。军绿色棉大衣裹着我胆怯和坚定,开始习惯这里缓慢流动空气。

  • 标签: 音乐播放器 福尔摩斯 旅行箱 电吹风
  • 简介:<正>不久前,我率江苏司法代表团访问澳洲,对澳大利亚律师制度,重点是律师事务所建设,律师工作发展过程中遇到情况和问题以及律师协会如何发挥自律作用进行了实地考察。参观法院,走访律师协会和律师事务所,旁听开庭,与法官、律师及相关人员座谈交流,如此等等,可以说看到了许多,听到了许多,也由此而引发了我们在更广泛层面上对江苏律师工作发展有关问题许多思考和感想。

  • 标签: 律师工作 澳洲 律师事务所 当事人 谈判 信托基金
  • 简介:研究法渊源是为了更好地发现现行法不足,发展现行法适用范围,提高现行法实效。本文将法渊源分为官方渊源和民间渊源,主要界定和研究法民间渊源,并从中寻找解决法律运行过程中产生社会矛盾途径,寻求把应然法最大限度实然化途径,以绘图形式描述了法渊源中民间法与官方法关系。

  • 标签: 民间渊源 官方法 民间法
  • 简介: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对警察权缘起等警学基本问题进行解析固然应该,但以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对警察权问题进行多维视角探讨更加必要。需要是警察权产生内在动机和驱动力;秩序是维系社会群体存续基础.警察权应社会共同体维护秩序、控制冲突诉求而产生。但并不是任何时态下社会秩序都是合理、有活力、合乎民意,人们更需要警察权所维护是一个正义秩序。基于正义普适性特征和人类对于正义秩序追求,警察权被赋予其存在合理性。

  • 标签: 警察权 需要 秩序 正义
  • 简介:民间法作为社会生活中一种规则,与国家制定法一样,具有自己生存限度。民间法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强制性、传承性等鲜明特点。与此相联系,出于对自然原初敬畏与恐惧、社会化了行为尺度、乡土社会正义观以及类同于国家法暴力构成了民间法效力来源和基础。民间法同样发挥着法作用,只是与国家制定法在作用内容、方式、方法、强度和向度上存在着差别。

  • 标签: 民间法 习惯法 效力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