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2 个结果
  • 简介:预测类Apollo返回舱外形在高焓来流下气动热特性,研究网格Reynolds数、壁面温度、多种化学反应模型以及限制器对预测热流影响.采用ESI-CFD-FASTRAN软件作为数值模拟平台,使用基于温度梯度及分子扩散效应热流模型;空间离散采用Roe-FDS格式,时间推进采用点隐式;采用等温壁面条件.数值计算表明:(1)热流在返回舱头部驻点处达到一个极值,沿着壁面热流不断下降,经过返回舱肩部热流有突越上升;(2)满足网格Reynolds数小于10网格获得热流较为准确;(3)使用Gupta模型计算得到热流与Park85模型得到类似,但是获得热流分布类似;(4)采用湍流模型获得头部肩部热流结果与层流结果相同;(5)二阶min-mod限制器实现了高阶格式,其计算得到热流结果在肩部略高,但是整体分布略低于不带限制器格式.因此,在计算中采用满足网格Reynolds数壁面网格,采用带限制器高阶格式计算获得热流分布更加准确;由于头部热流主要贡献并非来源于湍流,因此对于肩部热流采用层流模型足够准确.

  • 标签: 返回舱 气动热 肩部热流 数值模拟
  • 简介:为了实现水下潜器长时间高精度导航定位,同时考虑到传统地形辅助导航系统在先验地形图不可得或者是地形变化不明显海域(地形不可匹配区域),无法用来修正惯性导航位置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地形和环境特征水下导航定位方法。在先验地形图可得且地形高程变化明显可匹配区域,采用地形辅助导航系统来修正惯导位置误差,在先验地形图不可得或者是地形高程变化不明显不可匹配区域,采用基于海洋环境特征同步定位与构图算法来修正惯导位置误差。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地形可匹配区域以及地形不可匹配区域得到航迹都比纯惯导得到轨迹更接近于理想航迹,因此可以用来修正惯导位置误差。

  • 标签: 水下航行器 地形辅助导航系统 同步定位与构图 惯性导航系统
  • 简介:针对SINS/GNSS组合导航在GNSS信号异常时出现系统滤波精度和稳定性下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EKF自适应分类容错滤波算法。该算法通过比较系统残差协方差矩阵实际值与理论值来检测GNSS信号是否存在异常,然后对异常信号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类别的异常信号使用不同加权矩阵进行修正,以减弱异常值对系统滤波精度影响,同时在滤波过程中加入UD分解,使系统滤波性能更稳定。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降低GNSS输出异常信号对SINS/GNSS组合导航带来不利影响并提高系统稳定性;在GNSS信号出现异常情况下,其导航精度相比EKF至少提高95.6%,相比REKF和AEKF分别至少提高44.5%和24.6%。

  • 标签: SINS/GNSS组合导航 自适应滤波 分类 容错滤波
  • 简介:大飞机具有轻质大柔性特点,使得气动/结构耦合作用增强,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这种耦合效应,直接调用CSD/CFD方法计算周期长,无法满足工程需要.代理模型方法由于能显著提高工程优化设计效率,已广泛应用于飞行器气动外形优化设计中.采用Kriging方法建立代理模型,通过求解EI函数最大值得到需添加样本点以更新代理模型,提高代理模型拟合精度,结合改进粒子群最优化方法对大飞机结构刚度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能够处理复杂目标的全局优化问题,在保证升力系数及纵向稳定性能不恶化前提下,降低飞机巡航状态飞行阻力.

  • 标签: 代理模型 结构刚度优化 改进粒子群优化方法
  • 简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制导炮弹上低精度MEMSIMU/GPS组合系统飞行中初始对准算法.通过引入辅助载体惯性系和导航惯性系,将所求姿态四元数分解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载体系相对于载体惯性系姿态,由MEMS陀螺仪输出积分求解;第二部分描述导航系相对于导航惯性系姿态,利用GPS位置输出解析求解;第三部分描述两辅助惯性系相对姿态,采用Re-quest算法完成解算.详细讨论了算法误差、有效性条件,并对Re-quest算法进行了优化和简化.蒙特卡洛仿真结果表明,在弹体加速度以指数规律变化条件下,对准算法可以在10s时间内达到水平误差小于0.2°(1σ)、航向误差小于0.4°(1σ)精度,完全满足制导炮弹组合系统初始对准精度要求.

  • 标签: 空中对准 MEMS IMU GPS Re-quest 误差分析
  • 简介:信息融合系统开发需要规范化。在分析信息融合系统工程方法基础上,对信息融合系统设计过程及设计产品描述方法进行了研究,分别研究了应用体系结构设计、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及数据融合节点设计,以及各自设计产品描述方法,并提出了相应设计结果描述元模型。实践证明,规范化有助于提高信息融合系统质量以及开发效率。

  • 标签: 信息融合系统工程 设计过程 描述方法 元模型
  • 简介:重点介绍了杆臂效应原理和舰载水下潜器传递对准误差模型,针对潜器用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SINS),在释放前摇摆基座上进行初始传递对准时,系统中存在杆臂效应误差问题,提出了直接补偿杆臂干扰加速度和设计低通滤波器补偿方案.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方案可以有效提高传递对准精度,提供高准确性导航姿态基准.

  • 标签: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杆臂效应:传递对淮:摇摆基座 初始对准 误差补偿 舰载水下潜器
  • 简介:报导了提高压电射流角速度传感器性能途径.通过改进结构和工艺提高了压电射流角速度传感器零位重复性、稳定性,减低了交叉耦合.实验结果表明:零位重复性从原来0.2(°)/S提高到0.1(°)/S,交叉耦合从原来2%减小到1%.

  • 标签: 角速度 压电射流 热电阻丝 传感器 交叉耦合
  • 简介: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方法,系统研究了尺度自适应模拟(scale-adaptivesimulation,SAS)和大涡模拟(large-eddysimulation,LES)关联性问题.在理论分析方面,对比分析了系综平均和滤波定义、Spalart-Allmaras(SA)湍流模型和动态亚格子(subgrid-scale,SGS)模型关于湍流黏性系数求解方式.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系综平均等价于盒式直接滤波,SAS和LES控制方程在数学形式上具有一致性;SAS存在过多湍流耗散,主要来自于SA输运方程中扩散项.在数值模拟方面,选取来流Mach数0.55,Reynolds数2×10-5圆柱可压缩绕流为分析算例.计算结果表明,SAS和LES预测大尺度平均流场信息几乎一致,SAS预测湍流脉动信息略低于LES.SAS在圆柱近尾迹区湍流耗散过大,而在稍远尾迹区几乎能够完全等效于LES.

  • 标签: 尺度自适应模拟 大涡模拟 动态亚格子模型 可压缩湍流 圆柱
  • 简介:采用高精度格式求解二维Navier-Stokes方程研究超声速射流与同向超声速后台阶流动相互作用流场基本结构及规律,分别应用5阶WENO格式、6阶中心差分格式离散对流项和黏性项,时间推进采用3阶Runge-Kutta格式,并应用消息传递接口(messagepassinginterface,MPI)非阻塞式通信实现并行化.分别研究了超声速后台阶流动、超声速射流基本结构特征,以此讨论和分析超声速后台阶流动/射流相互作用特征,以及不同来流条件对波系结构、涡结构、剪切层、膨胀扇等影响,尤其是来流剪切层和射流剪切层相互作用,形成复杂波系结构及相互干扰流动现象.

  • 标签: 超声速 两步后台阶 射流 剪切层 数值模拟
  • 简介:在Mach数3.4来流条件下,对二维后台阶流动精细结构开展了实验研究.实验分为后台阶上游无控制加粗糙带扰动及微涡流发生器(micro-vortexgenerator,MVG)扰动3种状态,采用基于纳米示踪平面激光散射(nano-tracerbasedplanarlaserscattering,NPLS)方法获得了流向和展向切面内高时空分辨率流动显示图像,并测量了模型表面静压分布.对大量NPLS图像取平均,研究了流场结构时间平均规律,对比不同时刻瞬态流场精细结构图像,发现不同状态下湍流大尺度结构特征时间.有粗糙带状态相对无粗糙带台阶下游回流区压力更低,而下游压力较高,台阶上游区别不大;受MVG控制后台阶下游附近区域压力突增;MVG对流动控制改变能力较强,粗糙带能调整台阶上下游附近流动平稳过渡,流场壁面压力没有突变.

  • 标签: 超声速 流动显示 流场精细结构 后台阶 流动控制
  • 简介:针对单一指标评价地磁图适配性不全面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指标融合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标准差、粗糙度、相关系数、熵、累积梯度5个指标。针对传统模糊评判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客观性差问题,采用熵技术修正各指标权重,求解出地磁图综合评价值。利用传统MSD和MAD匹配算法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评价值能够全面、合理地评价地磁图适配性,综合评价值越大,匹配概率越高,显示了二者之间良好一致性。

  • 标签: 地磁导航 适配性 模糊评判 熵技术 匹配概率
  • 简介:针对采用固定指北坐标系双轴惯性导航系统运行在高纬度地区时导航算法失效问题,在横向惯性导航方法基础上,以双轴旋转调制惯导系统为对象,提出了一种以游移方位坐标系为导航坐标系惯性导航方法。首先分析了传统机械编排下极区导航方法在极区工作缺陷,进而建立了新机械编排方法。在横向地球模型下,推导了基于横向游移坐标系极区机械编排方法,并给出了该方法在全球范围进行导航流程,从而能够保证双轴惯导系统在高低纬度地区工作流畅性和平稳性。最后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通过虚拟极区技术,利用实际跑车试验数据完成极区导航算法半实物试验验证,其24小时导航精度与传统坐标系下导航精度基本一致。试验和仿真结果表明,横向坐标系可以满足舰船航行穿越极点以及极区导航需求。

  • 标签: 惯性导航 极区导航 游移方位坐标系 横向地球坐标
  • 简介:本文研究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歼击机惯性导航系统(INS)所应满足精度要求,并分析了组合系统效费比。系统性能与飞行轨迹和导航电子设备性能参数有关。系统设计中应对它们进行综合考虑。利用卡尔曼协方差分析估算了各种干扰环境以及采用不同精度等级INS时组合系统导航性能。分析结果表明,CEP为7.4-15km/hINS与GPS相组合,能满足歼击机攻击性能要求。与目前常规导航系统相比,采用捷联惯导组合系统,其成本可减小36-60%。

  • 标签: 组合系统 GPS 惯性导航系统 捷联惯导 武器投放 导航性能
  • 简介:飞行器再入大气层时姿态稳定性事关飞行安全,是气动设计关键问题之一.文章采用非线性自治动力系统分叉理论,耦合求解非定常Navier-Stokes方程和俯仰运动方程,研究了钝体和细长体两类航天飞行器再入过程单自由度俯仰运动失稳问题.研究表明,航天飞行器再入时,如果仅有1个配平攻角,随Mach数降低,其配平攻角处俯仰姿态失稳一般对应于Hopf分叉,并存在亚临界Hopf分叉和超临界Hopf分叉两种失稳形态;如果再入时随着Mach数降低,其配平攻角由1个演化至多个(一般为3个),其配平攻角处俯仰姿态失稳形态将更为复杂,可能发生鞍结点分叉形态刚性失稳行为;随Mach数进一步降低,其俯仰运动还可能进一步发生Hopf分叉和同宿分叉.

  • 标签: 动态失稳 HOPF分叉 鞍结点分叉 同宿分叉 数值验证
  • 简介:为了实现GPS信号缺失下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解决传统粒子滤波中粒子退化以及粒子贫乏引起移动机器人定位和导航精度下降问题,提出了基于小生境理论启发式蝙蝠优化粒子滤波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算法。首先,在启发式蝙蝠优化算法速度和位置更新过程中,引入惯性权重,加快了算法寻优精度,提高了收敛速度;然后,利用小生境理论进一步优化启发式蝙蝠算法,利用排挤机制和惩罚函数,有效地保证了种群多样性,提高了算法全局寻优能力;最后,将基于小生境理论启发式蝙蝠优化算法用于传统粒子滤波采样中,使得粒子能够智能、快速地向高似然区域运动,同时提高了传统粒子滤波算法全局寻优能力和寻优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显著提高了移动机器人导航和定位精度和实时性。

  • 标签: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 粒子滤波 启发式算法 蝙蝠算法
  • 简介:针对环形谐振陀螺谐振结构特性参数相同、检测灵敏度高、温度与抗干扰特性好等特点,提出了一种新颖S形挠曲支撑梁电容式环形谐振陀螺。其环形谐振子刚度系数、固有频率等振动特性参数是陀螺结构优化、模态控制、驱动与检测电路设计主要理论参数。为了得到该陀螺精确谐振子特性参数,基于角度敏感原理、谐振结构材料力学性能与机械振动特性,推导了谐振结构等效刚度系数与固有频率理论模型,并且分别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与样机频率特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理论模型计算固有频率与有限元分析误差为7.0820%,与样机实际测试误差为3.9035%,证明了理论模型正确性,为该陀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MEMS 环形谐振陀螺 结构设计 振动特性 固有频率
  • 简介:目前数字信号处理器已经由单核系统发展为多核并行系统,可通过并行执行任务加快信号处理速度。北斗CB2I码是GPSC/A码码长两倍,若使用传统捕获算法将会延长信号捕获时间。基于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FFT并行捕获算法。该算法将信号奇偶点分开进行并行处理,可将单次FFT变换点数减半,并通过高效利用多核资源加快信号捕获速度。为了验证算法性能,对比了传统算法和改进后算法PTP值。仿真结果表明,两算法PTP均值分别为2.961和2.938,改进后算法未降低捕获精度。最后,以多核嵌入式平台为基础分析了两算法单核运算量,结果表明:当待处理信号点数由1000增加到256000时,改进后算法单核乘法运算量减少比例由33%增加到了40%,而加法计算量始终减少50%,改进后算法可达到快速捕获效果。

  • 标签: 软件接收机 北斗B2信号 快速捕获算法 组合FFT
  • 简介:为了提高潜器导航定位精度,针对等值线算法在惯导系统初始误差较大时易发散问题,提出基于概率神经网络调优等值线改进方法。首先,在搜索区域内,利用概率神经网络算法对惯导系统航迹进行调优,并经过卡尔曼滤波器与惯导系统航迹进行信息融合形成待匹配航迹;在此基础上利用实时等值线算法得到最佳匹配位置。分别在不同初始条件下进行仿真分析,得出概率神经网络算法在大初始误差下不易发散但定位精度不高结论,然后在潜器行驶6h后,初始误差为5.438?条件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定位精度均值优于0.537?,从而证明改进方法是有效,即使在大初始误差下仍然能够达到较高定位精度。

  • 标签: 辅助导航 重力梯度 概率神经网络算法 等值线算法 潜器
  • 简介:研究了GPS软件接收机捕获和跟踪算法,并基于Matlab软件平台和射频前端在Pc上实现了GPS软件接收机样机。介绍了GPS软件接收机结构和数据采集硬件,讨论了GPSC/A码特性、产生原理以及捕获过程。针对传统串行搜索算法慢缺点以及高动态GPS软件接收机特点,在该样机中实现了快速基于循环卷积并行捕获算法,并联合使用超前滞后环和对相位反转不敏感科斯塔斯锁相环分别对码相位和多普勒频偏进行跟踪,解调得到导航电文。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使用GPS软件接收机进行信号处理思想使用户在算法处理和软件升级等方面具有更大灵活性,可应用于下一代任何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GNSS)和空基增强系统(SBAS)接收机设计。

  • 标签: GPS软件接收机 仿真 捕获 跟踪